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要的是葫蘆
計較已定,接下來三人分頭行動。
魯永順的名聲算是臭了大街了,到哪都沒人待見,所以徐文長指派魯永順四處招募箭法好的獵戶。
徐文長自己先來見胡宗憲。
胡宗憲老遠望見徐文長,一臉的尷尬,拍了拍腦門,叫一聲:“看我這記性!”轉身便走。
徐文長三步並作兩步,跳到了胡宗憲的麵前。
自從拜在恩師門下,其他的本事似乎沒怎麽樣,這臉皮倒是越來越厚了!
徐文長心裏忍不住自嘲了一下,手卻是毫不客氣,一把揪住胡宗憲的衣襟。
“什麽?十門大炮?徐狀元,你幹脆殺了我得了!”胡宗憲急的直跳。
這十門大炮是他花了大價錢從紅毛夷人那買來的,目的是為了將倭寇圍困住之後用來轟炸倭寇的城牆的。
把大炮給了你,難道要我用頭去撞?
胡宗憲很鬱悶!
看來得加強保密工作了。
這十門大炮的事情,他是千藏晚藏,沒想到還是給徐文長發現了。
胡宗憲拒絕的很幹脆,可是徐文長如同他的名字一般,說起話來徐徐不急,文縐縐而且又臭又長。
管你胡宗憲如何賭咒發誓,百般拒絕,就是不肯鬆手。
若是旁人,誰敢在胡宗憲麵前胡來?
他可是堂堂的江浙總督,封疆大吏,那官威也是很大的。
可眼前這位一則是新科狀元,日後說不好會登堂拜相,胡宗憲多少要留些香火情。二來這徐文長乃是祭海的副使,大家都看的明白,正使包天師雖然道法高深,卻是個出世之人,不大理會官場上的事情,但凡有事,都是這位徐副使出麵。
如果應對不好,等到回京麵聖之時,在奏疏之中隨意寫上那麽兩筆,胡宗憲就吃不了兜著走。
想當年抗倭第一功臣張經,明明取得了大勝,隻不過因為惡了嚴嵩的幹兒子趙文華,被趙文華打了小報告,不但功勞都成了趙文華的,還因此不明不白地丟了腦袋。
這樣的教訓不可謂不深刻,不可謂不慘烈。
所以胡宗憲縱然有十萬個不願意,也隻能耐著性子任徐文長胡鬧。
“算了算了!”徐文長察言觀色,眼見胡宗憲即將到了崩潰的邊緣,才鬆了口,道:“既然胡大人不願割愛,我也沒什麽法子,隻不過我這次出兵,乃是扼守要道!”
“要道?”胡宗憲翻著白眼說不出話。
旁邊的將領們一個一個捂著嘴笑。
大家都是明白人,不管是誰,就算瞎了眼也能看出來,胡宗憲隻不過是礙不過這兩位欽差的情麵,敷衍二人而已。
看來這位徐欽差,雖然是個讀書人,雖然也有過率領幾十人向倭寇衝鋒,可如今看來,到底是個隻會紙上談兵之人。
剿滅倭寇,靠的是前線真刀真槍的拚殺,靠的是多數人衝上去狂毆少數人,而這書呆子,居然想在大後方扼守什麽要道?
諸將看著胡宗憲氣的胡子直翹的模樣,不由得有好氣又好笑。
“胡大人,既然要大炮你不給,我要弓箭你總不能不給吧!”徐文長一副氣哼哼地樣子。
“給,給,給!”胡宗憲早就給磨的沒脾氣了,心裏隻求這位徐文長趕緊滾蛋,再說一共區區一千五百人,能用多少弓箭?想也不想,立馬抽出紙筆寫到:現有欽差徐副使來武備庫支取弓箭,悉聽取用!
徐文長大喜,也不等胡宗憲客套,一把抓住那手令,轉身便走。
胡宗憲看著徐文長遠去的背影,長長鬆了一口氣。
不容易啊,十門大炮總算保住了!
現在已經是火器的天下了,大炮射程遠,威力大,那是炮打一大片,一轟死一千啊!
而且大炮還是攻城的利器,任你何等堅固的城牆,幾炮轟過去就是支離破碎。
至於弓箭,射程短,需要的人手多,容易受大風的影響。
尤其是弓箭要用好,需要經過長期的訓練,自己給徐文長那一千五百名新兵是什麽德行,胡宗憲自己心裏最清醒,隻不過是一些手腳粗笨的農夫而已。
似這等人,力氣自然是有的,可是要說射的準,那就別想了。
所以胡宗憲很肯定,徐文長隻不過是一時頭腦發熱,等到他發現自己手下那一千五百人,根本連敵人在哪也找不到時,自然會放棄弓箭。
畢竟大敵當前,火炮的數量也很少,弓箭也是很重要的!
他這裏滿腹心思,徐文長卻是滿心歡喜。
一邊跑一邊回頭看,還好無人追趕。
徐文長一路跑,絲毫不敢停歇,到了武備庫,俞大猷老早已經帶著一千五百人在那等著了。
徐文長抬頭看去,隻見俞大猷身後跟著的都是些直眉瞪眼的鄉下農夫,一副拿起弓就想彈棉花的樣子。
歎了口氣,將手令遞給俞大猷。
俞大猷接過手令看了一眼,大喜。
五百人十萬支箭,一千五百人就是三十萬支箭啊!
俞大猷拿著手令,挺胸疊肚,來到武備庫前,叫開庫門,那管庫的官兒見是俞大猷,又有胡宗憲的手令,自然不敢多話。
“兄弟們,每人兩百支箭,給我搬!”徐文長一聲大喊。
身後的一千五百人嗷的一聲一起衝上前去,衝進了武備庫中。
“這,這特麽是搶劫嗎?”武備庫的官兒蒙了,連忙派人去給胡宗憲送信。
當了這麽多年的差,從來沒見過如此來領取兵器的。
徐文長在人群中間躲躲閃閃,被那些強壯的農夫們撞的七歪八扭。
“哎,無組織無紀律啊,都是驢子,隻是有勁!”徐文長心裏暗啐了一聲,連竄帶蹦地逃到一邊。
這些新兵在十天之前,還不過是田裏的農夫,整日裏靠天吃飯,平日裏地上有一坨牛屎,也要當做老天的饋贈,喜滋滋地撿起來放到自家地裏去。
如今雖然改行當了兵,可到底積習難改,眼見這庫房裏堆積如山的軍器布匹,弓箭刀槍,都是白給的,一個個眼睛都紅了。
偏生這些人都是農夫出身,在家裏幹慣了農活,一個個力氣大的驚人。
徐文長和俞大猷目瞪口呆地看著這一千五百人衝了進去,然後如同搶劫般地肩扛手抬脖子纏嘴咬,將一座武備庫搬空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