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忽悠

第五百零三章 功勞是大家的

字體:16+-

俞大猷內心感慨萬千啊!

世上隻有師父好,有師父的孩子像個寶啊!

回想自己這幾年來,就因為不肯攀附嚴嵩,抗倭之時,一直受到限製。

相比之下,因為戚繼光與胡宗憲關係緊密,胡宗憲背後又站著嚴嵩,戚繼光的處境就要比自己好很多。

這一次,自己受到排擠,編練新軍,任哪個明眼人一看,也知道這是對自己的冷處理。

兩千名新兵又能做出些什麽來?

這不是明擺著的事嗎?

不要說旁人,便是俞大猷自己,也不相信自己還有翻身的那一天。

回想自己與徐文長帶著這兩千人惶惶如喪家之犬一般地逃出杭州城,那一日,能夠保住性命已經是十分的奢望了。

沒想到這才幾天工夫,自己就已經平步青雲了!

而自己之所以能夠打勝仗,完全依賴於師祖的指點啊,這三處地點,名義上來說是師祖包天師劃出來的,可是俞大猷聽徐文長說了,這是恩師在包天師離開京師之前寫好的錦囊!

恩師真是學究天人,高深莫測啊!

想到此處,俞大猷突然十分想念自己的師兄徐文長。

當日,徐文長自告奮勇,帶領一百多新兵孤軍深入到桃花島中去,黃鶴一去不複返。至今,也沒有半點關於徐文長的消息!

俞大猷在東南沿海抗倭多年,深知海中風浪滔天,不要說徐文長從未下過海,便是自己,若是沒有信得過的船師,輕易也不敢下海冒險。

而且那海中乃是倭寇縱橫的天下,若是一個運氣不好遇到了倭寇……

俞大猷簡直不敢想象下去。

師兄大老遠的拜別恩師到了浙江,若是有個三長兩短,自己可如何對得起恩師!

他身後的魯永順也是百感交集。

自從張經被殺之後,魯永順便一直靠邊站,不得重用。這麽多年以來,魯永順借酒澆愁愁上愁,好好一個熱血青年如今兩鬢斑白,本來以為自己就此蹉跎一生,沒想到峰回路轉,居然立下如此不世之功!

當初自己之所以會和徐文長、俞大猷一路,一方麵是賭氣,一方麵也是無可奈何,走一步看一步,哪想到居然時來運轉。

望著不遠處熊熊燃燒的大火,魯永順多年沒有挺直的腰杆瞬間變得筆直。

“俞將軍,這些你還滿意吧?”魯永順麵帶微笑的問道。

“滿意,滿意,太滿意了!”俞大猷簡直要忍不住笑出來了。

俞大猷是個直來直去的軍人,雖然這次立下大功,但是在俞大猷心裏,就應該將所有從倭寇處搶來的財物收集起來,上繳給朝廷,然後就地就殺死的倭寇屍首掩埋,等地方官前來檢驗倭寇首級,給諸軍記錄功勞之後,便將那些倭寇的首級一把火燒了。

是魯永順攔住了俞大猷,將那些將士們所搶來的財物全都賞賜了,並安排排練了之前所有的一切。

多年沉淪下僚,使得魯永順明白,會幹的不如會說的,這次的功勞雖大,可是無論是自己還是俞大猷,都在朝中沒有根基。

俞大猷雖然拜了當今帝友包大農作為恩師,可這位恩師隻有一個帝友的頭銜,無品無級,當做靠山實在有些不大牢靠。

當年張經的功勞也不小,可還是一樣冤死,所以要想這一次的功勞不被旁人強占,最好的法子就是搞得滿世界都知道,隻有這樣,別人就是想搶功勞也搶不到。

所以,在來的路上,魯永順幾次利用休息的時間排練隊形,終於獻上了這一場大戲。

如今該是主角登場的時刻了!

馬車緩緩向前,俞大猷和魯永順兩個一起揮手致意。

人群中頓時爆發出如雷鳴般的掌聲來。

魯永順看了一眼俞大猷,低聲道:“俞將軍,千萬不要忘詞兒啊!”

“不會!”

俞大猷微微一笑,清了清嗓子,朝著城頭之上的包悟來和胡宗憲舉刀為禮,大聲道:“胡大帥,下官俞大猷,與副官魯永順二人率軍出征,幸不辱使命,擊潰倭寇兩路,殺傷倭寇無數!”

鏗鏘有力的話語遠遠傳了出去,頓時引發一片喝彩之聲。

城頭之上,胡宗憲滿臉苦澀。包悟來笑容滿麵。

俞大猷停頓了一下,繼續道:“這一次末將可以成功,那是皇上聖明,包天師法力通玄,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胡大帥指揮有方,算無遺策,率領大軍出征之前,秘令末將與魯永順二人於獨馬關、響泉關埋伏下來,防備倭寇偷襲,下賴三軍用命,勇猛殺敵,才有末將尺寸之功!”

一句話說完,將近兩千名將士齊聲響應,大喊道:“是皇上聖明,是包天師庇佑,是胡大帥英明!”

聲震四野,氣貫長虹!

所有在場的百姓們一起鼓掌歡呼,將欽佩的眼光投向了城頭之上的包天師和胡宗憲。

“呼!”

胡宗憲長長出了一口氣。

沒想到啊,這俞大猷到底是個懂事的人,居然將功勞算到了自己的頭上,雖說這功勞自己受之有愧,可是俞大猷當眾這一番話,分明是說,他們去響泉關、獨馬關埋伏是出自於自己的授意。

如此一來,自己臉上可好看多了!

想到此處,胡宗憲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笑容。

這一回大勝,自己自然是有功勞的。

俞大猷和魯永順再厲害,也是自己的屬下,如果當初俞大猷等人校場射箭時,自己沒有寬宏大量,將他們捉了起來,他們還有什麽機會建此奇功?

想到這,胡宗憲便也有些釋然了!

“胡大人辛苦了!”

一旁,包悟來大聲道:“貧道乃是世外之人,這塵世中的榮辱本就不放在心上,這功勞嘛,自然是胡大人的!”

“豈敢豈敢!”胡宗憲慌忙道:“我們大家誰不知道,是包天師登壇做法,祈求上蒼保佑,才有這一次大勝,本官一定上書朝廷,將所發生的一切奏報皇上,讓全天下的百姓全都知道包天師敬天愛民,法力無邊!”

一時間,兩人互相吹捧,氣氛極為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