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忽悠

第五百一十一章 倭寇俯首拜天師

字體:16+-

二泉春二郎終於明白了,如果自己當初不是把矛頭對準了包天師,惹得這位神仙發怒,說不定自己在覆卮山下已經順利殲滅了明軍主力。

可是自己居然不知悔改,不但沒有改邪歸正,反而妄圖從倭國招來什麽陰陽師作法對抗包天師。

這簡直就是死罪啊!

對了,沒錯,必然是因為自己螳臂當車惹怒了這位包神仙,所以自己才有今天之敗!

“神仙,神仙啊!小人有眼不識泰山,居然冒犯了仙家,真是罪該萬死啊!”二泉春二郎哭喊著,轉過身來,將自己所聽到的和所想到的,全都告訴了身後的倭寇們。

倭寇們 臉色從最初的害怕懵懂,慢慢變成了滿臉的誠惶誠恐和敬畏。

這些年來,他們見多了強橫無比的強者,隻因為一時酒後觸犯了海神,不久之後便葬身在大海之中。

海麵上討生活的倭寇,不怕刀,不怕劍,最怕得罪了神明。

本來這些倭寇便一直想不明白,好端端的,一眨眼的工夫,自己怎麽就落得了如此下場,如今終於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

“快,咱們快向包神仙祈求,他老人家事神仙,必定會接受咱們的投降的!”二泉春二郎腦筋動的最快,連忙大喊道。

“沒錯沒錯!”身後的倭寇們一起響應。

到了眼下這個地步了,不管是真想投降還是假想投降,全都不重要了。

如今自己這一夥人,已經深深在明軍的包圍之內了,除了投降,再也沒有第二條生路。

反正都是投降,要挑靠山,自然要挑個大一點的。

眼下,除了這位能夠呼風喚雨的包天師,還有誰更大?

倭寇也不傻啊!

頓時,在杭州城城上城下數萬人目瞪口呆的注視之中,幾百名衣衫襤褸,滿臉橫肉的倭寇,跪著一步步朝前爬去,口中用半生不熟的漢話喊著:“咱們投降,求包天師原諒!”

所有人的呆住了。

這……

簡直太震驚了有沒有!

本來,人們已經十分崇拜包天師了。

僅用了一天的工夫就籌集到了十八口井的金銀,說明包天師的號召力何等之強?

包天師門下兩個徒孫,一個是今科的新科狀元,一個是名震東南的抗倭名將。

據說包天師的兒子在京師被敕封為帝友!

這是何等的榮耀?

據說包天師門下最不成器的,便是名滿天下的名醫李時珍!

至於今科的榜眼歸有光,放在旁人門下可以吹一輩子了,可是在包天師的徒孫裏,也不過是一般水平之下。

傳說之中,包天師曾在兩軍陣前登壇作法,大敗倭寇。昨天,更是在杭州城頭再一次施展神術,保佑杭州城免受倭寇的攻擊。

而據說俞大猷和魯永順之所以可以大敗倭寇,靠的也是包神仙傳授的仙法。

這一切都近乎是神話般的存在了。

可是如今……

這幾百名無比凶悍的倭寇,居然跪著爬了過來,像包天師請求投降!

這已經不是神話了,而是親眼所見了。

大家心裏全都湧起了一個念頭。

朝廷這麽多年來,勞師費餉,打了多少年的倭寇,可總是不見進展,若是早點請包神仙來,那東南的倭寇隻怕早就望風歸降了。

城頭之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包悟來的身上。

包天師……

活神仙啊!

人群中有人偷偷叫身上掛的佛像扔到了臭水溝裏,立誌從今往後,全身心的做包天師的信眾。

如果包天師有降服倭寇的法力,那麽一樣有有求必應的本事。。

如今最有用的,自然是包神仙,至於其他的……

這世上還有其他的神仙嗎?

大家心裏紛紛搖頭,表示沒聽說過。

城頭之上,胡宗憲的眼神很是複雜。

這……這到底是怎麽回事,自己讀了這麽多年聖賢書,好容易考中了功名,又是攀附嚴嵩,又是揣摩上意進獻祥瑞,在浙江任上,也是殫精竭慮,想盡法子想剿滅倭寇,可是這麽多年來,雖然也有些進展,可是畢竟成績不大。

可是這包天師才到浙江不到一個月,簡直就是天翻地覆啊!

這可見自己如何自處!

胡宗憲舔了舔嘴唇,感覺好苦。

倭寇投降,本來是天大的喜事,可是仔細看看,這根本就是醜事,是他胡宗憲的醜事。

作為江浙兩省的總督,倭寇投降,居然不是向自己投降,而是向包天師投降。

剛來了浙江一個月的包天師……

這一次的大勝,說的好聽點,是在自己的支援下,說的難聽點,不但和自己一毛錢關係也沒有,而且不管任何人聽說了,都會覺得胡宗憲太過無能!

對於這種結論,胡宗憲無法接受,可是更加無法解釋。

他臉上掛著尷尬的笑容看向包悟來。

包悟來麵如平湖,其實心裏波濤翻滾啊!

沒錯,露臉了,這回是露了大臉了!

就自己這一回在浙江的功績,回去如果給陶仲文那廝聽到,估計陶仲文會氣的吐血而死。

可是然後呢!

吃一塹長一智!

包悟來到底學得聰明一點了。

這一次如果不是自己一時心血**,想著衣錦還鄉,哪裏來的這血雨腥風?

雖說這次自己的運氣著實不錯,可是放眼看來,因為自己想衣錦還鄉,所以引來的倭寇,因為逃避倭寇,所以到了覆卮山,因為在覆卮山下誤打誤撞打敗了倭寇,得到了百姓們的擁護,結果在倭寇攻城之前,被架上了杭州城頭作法……

這麽算來的話,如果自己這一次老實不客氣地將功勞都攬到自己身上,隻怕以後整個大明朝的官軍就要失業了。

但凡哪裏出了些倭寇反賊,朝廷難免要將自己扔過去頂雷。

到了那個時節,自己可當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必然是死無葬身之地啊!

所以,包悟來眉頭緊鎖,望著那無比虔誠,匍匐而來的倭寇,一時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