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忽悠

第654章 我的台詞

字體:16+-

“父皇,這可是張真人親手書寫的血經啊!”朱載圳大聲道。

在內心之中,朱載圳已經崩潰了。

這特麽是什麽事啊!

自己費盡心機搜羅了這三件寶物,便是最差的一個,也是之前嘉靖皇帝極為喜歡的祥瑞白鹿。

而佛骨舍利雖說是佛門之物,卻也是有大功德,大道行之物,可以說是稀世珍寶,更不要說自己最後這一件禮物乃是父皇費盡心力尋找了多年的張真人的血經。

本來一切都安排的妥妥當當,可是沒想到半路殺出來個包大農,居然拿了一包東西給父皇,口口聲聲說是張真人送給父皇的生日禮物。

不過那也沒什麽,你送你的仙丹,我送我的血經,正所謂井水不犯河水。

畢竟朱載圳的對手是同為王爺的裕王朱載後,而不是包大農。

隻要自己所送的禮物可以好過朱載後,自己就算是成功了。

嚴嵩等人也蒙了。

根本想不到啊,傳說中的神仙張三豐神龍見首不見尾,可是今天,居然在這暖閣之中出現了兩次。

嚴嵩的眉頭皺了起來,這裏麵的道道如今他也已經摸了個七七八八。

景王朱載圳的血經雖說是花了大價錢弄來的,可是到底是不是張三豐的手稿,誰又說得準呢?

當初景王朱載圳也正是瞧上了這一點,所以才大大方方地將這部血經拿了出來。

如今一邊是張真人親手製作贈送的丹藥,一邊是張真人手書的血經,都是好東西啊。

除了今天張三豐這位傳說中的仙人有搶戲的嫌疑,其餘的並沒有什麽不妥。

可嚴嵩是什麽人,一眼就看出來了,嘉靖皇帝的神情不對啊。

以嚴嵩對於嘉靖慌的了解,向來崇信道教的嘉靖皇帝這麽多年以來對於張三豐那是念念不忘,如今張真人手書的血經出現,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嘉靖皇帝都不該是這樣一副表情啊。

可是事實偏偏如此。

嚴嵩的目光落在了嘉靖皇帝懷裏的那一隻錦盒之上。

“難不成是這錦盒之中有什麽古怪?”嚴嵩看向了那隻錦盒,可是即便狡猾如嚴嵩,也猜不出那錦盒之中到底是什麽東西。

“父皇請看!”朱載圳說什麽也不肯放棄這次露臉的機會,上前兩步,打開懷中錦盒,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一本薄薄的冊頁。

眾人隻見這冊頁雖然很薄,卻是用上好的蘇杭絲綢織就,隻不過年深日久,已經有些發黃,顯得很是古舊了。

“父皇請看!”朱載圳忍住心中的激動,伸手緩緩掀開一頁冊頁,高高舉起,給大家展示。

那是一篇手寫的道德經,墨跡鮮亮,字跡工整,或許是墨汁中夾雜了鮮血的緣故,字跡已然顯得有些發褐。

“父皇,這是張真人手書的血經啊,這裏麵的鮮血是取自張真人的舌尖和指尖,實在是道門之中難得一見的至寶!”朱載圳得意洋洋,看了一眼一臉慚愧的朱載後,又示威一般地鄙視了一下包大農。

“父皇,兒臣這一本血經是張真人如假包換的手書,可不比某些人隨便弄兩粒丹藥來就來說是張真人的,父皇一定要當心,萬一這是毒藥呢!”朱載圳對包大農早已經恨之入骨,逮住機會,自然要踩上一腳。

“好了,不要說了!”嘉靖皇帝的臉色有些難看,隻不過今天到底是他的誕辰,不想搞的太難看。

在嘉靖皇帝的內心之中,早已經認定包大農帶來的血經乃是真跡。

道理很簡單,張三豐是神仙人物,可是即便是張三豐也沒有過呼風喚雨,撒豆成兵的本事。

如今的包天師包悟來在聲勢上早已超過張三豐很多了,可以說,包悟來已經是大明朝開國以來最著名的道人了。

而這,隻不過是其一。

最重要的一點是剛才包大農拿來的丹藥。

雖說嘉靖皇帝信道成迷,可到底也知道好歹。

這些年來各方道士進獻來的丹藥多了,每次嘉靖皇帝吃了後都覺得口幹舌燥,身子不大舒服。

就在上次嘉靖皇帝身子最不舒服的時候,在臥榻之上發現了丹藥。

吃下了那兩粒丹藥之後,一直身子不舒服的嘉靖皇帝居然神清氣爽,身子很快就好了。

從那一刻起,嘉靖皇帝就已經認定這是上天賜給他的仙丹,而如今包大農拿來的丹藥,無論是在外形還是氣味上,都與那次一般無二。

除了傳說中的張三豐,更有什麽人會有如此功效的仙丹?

如今包大農不但拿來了仙丹,還拿來了張三豐手寫的血經,而且包大農還捎話過來說,張三豐日後會與自己在天庭上有相見之日。

這分明就已經指定了嘉靖皇帝前世大羅金仙的身份。

如今朱載圳好死不死,居然又拿來一本張三豐的血經。

現在嘉靖皇帝手裏就有兩本血經了。

萬一打開一看,這兩本血經的字跡不同,不管是包大農拿來的是假的,還是朱載圳拿來的是假的,場麵都會極度的尷尬。

所以最好的辦法便是冷處理。

嘉靖皇帝擺了擺手,要黃錦將朱載圳手裏的血經收下,連帶他手裏的錦盒一起收了起來。

然後嘉靖皇帝轉過頭,微笑著看向了裕王朱載後。

嘉靖皇帝忍不住有些氣悶。

這裕王朱載後一副受氣包的模樣,畏畏縮縮,哪裏有一點王者氣概?

雖說景王朱載圳有些過於跋扈,可是和一臉蔫的裕王朱載後相比,似乎還是景王朱載圳更有王者之風。

“父皇,兒臣為父皇織了一件道袍,也不知道合不合身!”裕王身後,李妃站了出來,笑語盈盈,從身後太監手裏接過一隻錦盒打開。

一件蜀錦裁剪而成的道袍出現在了大家的麵前。

“你有心了!”嘉靖皇帝望著那袍子上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壽”字,臉上露出了笑容。

這才有點家人的模樣。

“黃錦,把袍子拿過來,朕試一試!”嘉靖皇帝站起身來,在黃錦的伺候下換上了新袍子。

佛靠金裝,人靠衣裝,果然不是蓋的,嘉靖皇帝穿上這件道袍,居然真的有了一點仙風道骨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