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之帝王大業

正文 第184章 山東主將

字體:16+-

趙昀的捷報已經傳回臨安有一個月之久了,但是一直都沒有音訊,趙昀也不著急,他一直都在密州練兵,密州此時已經有些規模了,趙昀在密州訓練了五千新軍。

就在趙昀在密州訓練新軍的時候,崔與之帶著朝廷的聖旨來到了密州,崔與之的到來讓趙昀也有些驚訝。

“大人。”

趙昀走到崔與之身邊,然後恭敬地朝著崔與之說道。

崔與之倒是沒有怎麽看趙昀,他的注意力都被趙昀訓練的新吸引了,看著新軍在校場上麵整齊地邁著步伐移動著,崔與之心中一陣讚賞。

“五千新軍的武器可否解決了。”

崔與之已經得知了趙昀在密州訓練了五千新軍,然後朝著趙昀說道。

“啟稟大人,武器已經結局了,都是從金軍那裏繳獲的,但是至於鎧甲,還沒有著落。”

趙昀如實地說道,他心中期待著崔與之能夠為他解決這些問題。

但是崔與之微微笑了一下,然後也不在說此事了,他可是沒有多餘的鎧甲給趙昀,畢竟朝廷可是沒有打算給趙昀更多的軍餉,趙昀現在得到的軍餉隻有四千人的。

“這些事情還是你自己決絕吧。”

崔與之隨後感歎地說道,朝廷雖然給了趙昀很大權利,還可以就地征兵,但是沒有給趙昀軍餉,這就等於是間接限製了趙昀的壯大。

如果讓趙昀自由擴編軍隊,還給趙昀充足的軍餉,那有這種好事,如果真是那樣,邊軍真的要給朝廷拖垮了。

換句話說,如果朝廷有的是錢,那也不用這麽多年遲遲沒有收複中原了,說到底這些年還是財力不足,才讓邊軍的規模一直受到限製,也是對金戰事不利的一個重要原因。

崔與之內心非常清楚,這也是皇帝陛下限製趙昀的手段,雖然趙擴給了趙昀很大權利,但是沒有給趙昀足夠的巨響,依然隻是維持著海州四千人的規模,趙昀想要壯大,就必須要依靠自己,如果讓趙昀自己種地養活軍隊,那趙昀想要壯大,估計沒有三五年的恢複是絕對不可能的。

崔與之隨後說道:“趙昀接旨。”

他現在要將正事辦完,然後在說其他的事情。

趙昀知道正事要來了,也不敢耽擱,立刻單膝跪在了地上,然後說道:“臣在。”

崔與之隨後在將一份聖旨掏了出來,然後朗盛地念叨:“趙昀攻破金國嚴實大軍,立下大功,忠義軍將士功不可沒,賞錢三十萬貫,趙昀總領密州、海州軍政之事,攻伐山東之地。”

趙昀還沒有聽過癮,就結束了,心中不免一陣詫異,然後趙昀就驚愕地看著崔與之。

“大人,沒了?”

趙昀詫異地看著崔與之說道。

崔與之隨後笑了笑,然後說道:“沒了。”

趙昀心中一陣苦悶,他這次得到的賞賜不多,但是得到了一定的權利,就是可以攻伐山東之地了。

細細想來,趙昀知道這可能是讓他繼續進攻,讓崔與之在後方防守,但是朝廷之給了他權利,沒有給他軍餉和武器裝備。

崔與之也看出了趙昀的苦悶,然後解釋說道:“我剛剛從臨安回來,陛下非常欣賞你,所以決定讓你繼續攻略山東,給了你特權,可以不受我的節製,但是沒有給你軍餉和武器,這些都需要你自己解決,我想你應該明白這些了。”

趙昀聽了崔與之的話之後,微微點了點頭,他心中其實非常清楚,他已經得到了一定的權利,就是可以自行招募軍隊,然後攻打金人,也就是說他可以在山東為所欲為了。

這是趙昀心中最願意看到的,但是朝廷擔心他的權利過大,於是就沒有給他軍餉,如果再給趙昀軍餉,那也就不僅需要趙昀了,換做任何一工人都可以在山東打出一片局麵來。

此時趙昀也真正地感受到了養活一支軍隊的困難了,趙昀心在首宗有一萬五千多人,其中隻有四千人是可以得到朝廷軍餉的,剩下的人都需要趙昀自己養活。

現在趙昀就連糧食都快要斷了,之前給士兵們的軍餉也都大大地削減了,趙昀現在真的是窮啊,如果朝廷不給支援,趙昀現在的家底估計隻能維持三個月。

後世的趙昀本能地認為占據一座城池,招募一支人馬,就可以稱霸天下了,但是來到這個時代之後,趙昀才知道這有多困難,沒有朝廷的支持,一個人想要割據一方,是絕對不可能的。

或者趙昀換成另外一種壯大方式,那就是和之前曆朝曆代的起義軍一樣,裹挾百姓,也不管你是男人還是女人,全部都裹挾到一切,然後大家一路攻打,打下來一座城池就有飯吃,吃完之後繼續進攻,就這樣活命,最後活下來的人就是真英雄了。

趙昀一開始還非常鄙視這些義軍統領,認為他們沒有遠見,為什麽不停留在一個地方,好好地訓練一支軍隊,然後在繼續征戰。

但是趙昀現在明白了,對於這個時代起義的義軍來說,他們都是裹著朝不保夕的日子,今天有吃的,說不定明天就沒有了,所以他們需要不停地流竄作戰,搶奪更多的糧食。

擴編軍隊可不是說擴編就可以的,他需要很多東西,首先就是維持軍隊穩定的糧食,然後就是鎧甲武器,之後就是係統的訓練,這些對於朝不保夕的義軍來說,是根本做不到的。

趙昀現在才真正地感受到一切都如此艱難,如果朝廷給他充足的軍餉和武器,還有足夠的糧食,讓他攻略山東,趙昀清楚如果真是那樣,也就不需要他了,將這些都給崔與之,趙昀相信崔與之可以在幾個月裏麵變出十萬大軍,然後一舉攻占山東。

現在對趙昀才知道打仗真的就是拚國力,宋國雖然文明程度很高,但是後來的遼國和金國,還有蒙古人都是在壯大中漸漸地建立了文明製度,這才掌握了更多的資源,最後將對手滅掉。

崔與之看著趙昀一臉的苦悶,他也知道趙昀心中的難處,一心想著壯大軍隊,攻略更多的城池,這是好事,崔與之何嚐不是,但是要看手中有多少錢,還有有多少百姓可以生產,這才是根基。

“眼下我也幫不了你,朝廷給淮東軍的軍餉有限,一半的供給都是淮東百姓供養的。”

崔與之也說出了心裏話,他也希望擴編軍隊,壯大淮東軍,然後北伐中原,但是手中的錢財有限,裝備有限,朝廷每年給淮東軍的軍餉和武器都是非常固定的。

趙昀明白崔與之的話,他也沒有希望崔與之給他太多的幫助,畢竟皇帝已經給了他特權了,如果再供應更多的軍械和糧餉,怎麽可能會有這樣的好事?

趙昀清楚,現在宋軍的一套步卒戰甲的造價都已經在三十貫錢之多了,上百片鱗甲片,還有皮革,加上製作過程,所以養活一支軍隊可不是那麽容易的。

趙昀現在是深刻體會到了這些,他現在隻能勉強維持三個月的供給,所以趙昀現在不需要弄到更多的糧食。

如果先去掙錢買糧食,已經來不及了,眼下海州的糧食可能還有保障,畢竟海州在年初的時候就完成了耕種,所以糧食還是有保證的。

但是密州的大軍隻能一直消耗,密州現在是一片荒蕪,什麽都沒有,想要有收成,隻能等到明天秋天。

趙昀在送走崔與之之後,立刻令王貴趕到了密州,然後兩人好好地將趙昀的家底都算了一遍,趙昀是非常富有的。

但是趙昀需要養活人也非常多,兩州的軍隊就有一萬五千人,然後就是四萬多百姓,海州的百姓可以自己養活自己,因為他們已經開始勞作了,用勞動來換取糧食,但是密州的一萬百姓還需要趙昀來供養,這些人雖然已經安置完畢了,但是他們很多人還沒有事情幹,或者說幹的都是恢複耕地,這些在短期內看不到收益。

趙昀令王貴繼續組織生產,恢複耕種是必須的,但是也要讓手下的人掙錢,換回糧食。

首先就是製鹽,趙昀要盡可能地多製鹽,然後從朝廷獲得更多的糧餉,剩下的就是主動掙錢。

趙昀雖然已經開通了幾條商道,但是這些商道沒有什麽可觀的收入,就是海州沒有什麽商品可以換回糧食來。

趙昀心中也一陣苦惱,海州和密州都沒有什麽特產商品可以換錢,最後趙昀隻能將注意打向大海,大海的資源是非常豐富的,趙昀需要好好利用一下。

王貴也同意趙昀的想法,畢竟海州和密州都是靠著大海的,如果他們在大海邊上還餓死了,那就真的說不過去了。

趙昀決定打來發展海洋事業,首先就是出海打漁,這是最簡單的事情。

但是這些都是隻能勉強養活大家,趙昀想要讓軍隊壯大,就需要另尋其它方法。

趙昀現在心中已經有想法了,趙昀需要擴張,這是解決資源短缺最好的手段,隻有這樣才能保證軍隊越來越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