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之帝王大業

正文 第190章 趙昀知府

字體:16+-

朝廷的這個官員直接提到了趙昀賞賜的事情,眾人頓時安靜了下來了,這也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於是眾人紛紛看向皇帝趙擴,畢竟趙昀立下的這麽大的功,封賞還是需要皇帝陛下點頭才是。

趙擴聽了這位官員的話之後,立刻看向下麵的史彌遠,然後朝著史彌遠說道:“不知道史平章有何建議?”

百官已經習慣了這種方式,皇帝陛下習慣性地將問題轉移到史彌遠那裏,雖然現在還有另外一個平章正事在場,但是趙擴依然會先問史彌遠。

看到皇帝率先問史彌遠,喬行簡心中頓時有些不樂意了,他知道在皇帝心中,他還是無法和史彌遠相比。

尤其是這段時日趙昀接連送回捷報,讓喬行簡他們措手不及,一直在朝中得不到重視,更可以說他們根本就沒有讓人放在眼裏,因為滿朝都是史彌遠的爪牙。

史彌遠略微沉思了一下,然後就在眾人的注視下走了出來,朝著皇帝趙擴說道:“啟稟陛下,趙昀立下大功,理應重賞,趙昀一戰消滅金軍兩萬五千人,收複一府五州之地,趙昀又是山東戰場主將,不如直接拜趙昀為益都知府事如何,並且總領山東軍政事務,攻伐金國。”

史彌遠的話說完之後,現在立刻陷入了沉思之中,眾人都知道知府事官職不是很高,趙昀現在是知州事,如果拜為知府事,就是從正五品提升了一級,變為從四品,升遷不是很多。

趙昀的官職雖然不高,但是權力很大,趙昀總領著山東軍政事務,攻伐金國,這和邊疆大吏沒有什麽區別,甚至因為山東局麵特殊,一直都是金人的治下,所以趙昀更加自由一些。

眾人聽了史彌遠的話之後,紛紛看向皇帝陛下,他們知道最後的決定還是在趙擴那裏。

趙擴聽了史彌遠的話之後,也沒有說什麽,然後就轉向了喬行簡,然後朝著喬行簡說道:“喬愛卿,不知道你有何建議?”

喬行簡看到皇帝問向他了,立刻站了出來,然後說道:“啟稟陛下,趙昀可以拜為知府事,但是不可總領山東軍政大權,光複的山東一府五州之地可以派遣官員接收,恢複宋律,這樣才可以真正地成為宋國領地。”

喬行簡對於趙昀總領軍政大權不是很滿意,他甚至有些擔心,擔心出現唐末武將藩鎮的局麵。

在場的眾人都明白喬行簡的話,這種擔心也是有必要的,但是眾人也清楚如果你整天擔心武將專權,處處防備,而且還想讓武將給你打仗,這本來就矛盾。

趙擴看了看喬行簡,也沒有說話,然後就將目光轉向了在場的眾人,隨後說道:“諸位愛卿還有和建議,不妨都說一下。”

趙擴依然沒有表態,但是兩位平章都已經說明自己的立場了,他們都是不願意讓趙昀升遷太快,一個知府事就可以了,但是史彌遠想要將山東權力交給趙昀,讓趙昀繼續統領對金戰事。

但是喬行簡不同趙昀權利過大,他想要派遣官員去山東,分化趙昀的權利,此時輪到百官了,頓時大殿上麵一陣安靜。

就在眾人陷入安靜之中的時候,趙竑站了出來,立刻吸引了眾人的注意,大家這才注意到,趙竑也是朝中舉足輕重之人,畢竟趙竑將來可是要被立為太子的啊。

趙竑隨後朝著趙擴說道:“啟稟陛下,趙昀大功前所未有,理當重賞,山東局麵特殊,金人時刻都有發動的可能,如果現在就將趙昀的權利分走,必然會導致將來對金戰事的阻礙,那時諸將扯皮,必敗無疑,當初嚴實統領七萬大軍南下,為了敗給趙昀一萬人馬,原因就是嚴實和蒙古綱、完顏霆不和,兵馬糧草處處受限,兩人不聽嚴實指揮,最後然趙昀各個擊破,這才陷入如今的地步。所以現在我軍剛剛取得主動,萬萬不可分兵,讓趙昀繼續掌控山東軍民政務,可以不讓嚴實有喘息的機會,對我們攻占山東大有好處。”

趙竑的話明顯是照在史彌遠一麵的,同時也得到了很多官員的讚同,畢竟宋軍能夠在對金的戰事中取得這樣的優勢,實在是難得,所以不能因為不放心趙昀,就見這些優勢全部葬送了。

“陛下,不可,一旦出現藩鎮局麵,將是我朝永遠大患。”

喬行簡此時站了出來,一臉義憤填膺地說道,他是反對趙昀的權利過大的。

“喬大人,是金人占據的山東道對我們威脅大?還是趙昀占據的山東道威脅大?”

趙竑看到喬行簡的舉動之後,也有些憤怒了,然後朝著喬行簡說道。

喬行簡聽了趙竑的話之後,頓時驚愕住了,他還真的無法回答趙竑了。

“趙昀那是我宗室子弟,其母親和弟弟皆在臨安,未婚妻柳家也少送,舅家在臨安,如此統帥之才,喬大人非但不表彰他的功勞,反倒是一再說趙昀會割據一方,不知喬大人是何居心?莫非不是和金人串通好了?”

趙竑憤怒地說道,他對喬行簡也有些不滿,首先就是這樣愚夫的人實在是不可理解,趙昀剛剛取得勝利,就要限製趙昀的權力,在趙竑看來是非常可笑的。

“你說什麽?”

喬行簡突然被扣上了叛國的罪名,頓時憤怒不已。

“好了。”

看著下麵一片混亂的爭吵,趙擴看不下去了,然後說道,頓時大殿恢複了平靜。

百官立刻安靜了,然後紛紛看向皇帝趙擴。

趙擴看了看下麵的眾人,然後說道:“趙昀拜為益都知府事,總領山東軍政事務,對金作戰,就這麽定了。”

趙擴有些不耐煩地說道,他其實對喬行簡有有些失望,趙昀那是宗室子弟,一心為國,屢立戰功,雖然喬行簡認為限製趙昀做大是非常有道理的,但是趙擴更清楚山東的局麵,如果趙昀在山東剛剛取得一點成績,就要限製趙昀的權力,但是趙昀割據一方,這有些太可笑了。

宋朝的很多官員都是收到唐末藩鎮的影響,尤其是文官,對於武將非常防備,於是就造成了宋朝很多邊疆都是文官出身,比如崔與之和趙方,這些人都是文官出身。

但是趙擴非常清楚,眼下戰事才剛剛開始,就要限製打壓武將,那以後的仗怎麽大,畢竟對金的戰事才剛剛開始,趙擴的內心是渴望宋軍一直打到燕雲十六州的。

所以現在趙昀才在山東有了起色,就要限製,這實在是說不過去了,那是不是打下一座城池,就要擔心武將做大,就要限製。

趙擴的話已經說得非常明確了,喬行簡心中頓時一陣傷感,他知道皇帝陛下還是信任史彌遠,對於他還是有些不滿。

史彌遠心中非常滿意,他已經算好了趙擴的內心,身為皇帝,自然是希望武將開疆擴土了,所以趙昀必須要重用,為宋國開疆擴土,但是也不能讓趙昀升遷的太快,這樣也會引起朝中官員的不滿,畢竟趙昀還非常年輕。

於是史彌遠提出了隻升遷趙昀一品,從正五品升為從四品,拜為益都知府事,但是要讓趙昀繼續掌握大權,這樣有利於趙昀對金的戰事。

史彌遠認定趙擴心中也是這樣的想的,此時隨著趙擴的話音一落,史彌遠知道他猜測非常準確,皇帝自然是不會讓趙昀收手的,皇帝也想讓趙昀在山東放開手腳地幹,最後是能夠將山東收複了。

在史彌遠看來,防止趙昀割據一方非常容易,首先就是控製住趙昀的家人,然後在恰當的時候,看到山東局麵已經非常穩定了,宋軍已經取得非常大的優勢了,那時再將趙昀調走就可以了,來一個明升暗降,將趙昀調到其她道府做官。

但是眼下山東局麵不穩定,趙昀雖然攻占了益都和益都東麵的五州之地,讓宋軍在山東道的控製範圍擴大了一府七州,但是宋軍兵力有限,這些州府人口也不多,耕種都沒有恢複,此時還需要趙昀用心經營一段時日,擴編軍備,安撫百姓生產,等到著一府七州全部恢複了,才算是山東局麵穩定的時候。

朝廷的爭論自然是沒有影響到趙昀,趙昀在益都一麵忙著安百姓,一麵就是擴編軍隊,趙昀非常清楚,想要保住眼下山東的局麵,就必須要在兵力上保持有優勢。

就在趙昀在益都忙碌的時候,臨安的天使來到了益都,趙昀被拜為益都知府事,總領山東一府七州的軍政事務,總領對金作戰。

同時趙昀舉薦的功臣也都得到了冊封,趙昀為益都府知府事,也成為知府或者府尹,同時下麵的佐官有,長史為劉全,司馬為李思溫,司錄參軍為王貴。

劉全為長史,佐官之手,李思溫依然是軍師的角色,司錄參軍王貴雖然位列第三,但是在佐官是中是全力最大的一個,州府的司錄參軍是總領功、倉、戶、兵、法、士六曹參軍事的,是最有實權的一個,這個大管家的差事,自然是落到了王貴頭上。

至於武將,也都得到了冊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