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2章 山東布局
三天之後,一個震動山東的消息傳來了,烏林答與率領著兩萬人馬向趙昀投降。消息直接震動了山東,同時也將淮東和臨安震動了。
趙昀在山東的大勝傳回臨安之後,整個臨安城再次陷入了震動之中,在之前,宋軍剛剛在棗陽擊敗了金將完顏訛可的大軍,也是大勝一場。
此時又傳來山東的勝利,趙昀先後消滅了五萬多金軍,俘虜了七萬多人,攻占了濟南府和滄州、濱州,控製了山東的大部分領地。
最後金國兵部尚書烏林答與竟然也投降了趙昀,這可是金國重量級的人物,烏林答與也被直接送到了臨安城,被宋帝冊分爵位,然後養了起來,他身邊的幾個將領也得到了封賞,過上一個富足翁的日子是沒有問題的。
此時,趙昀已經控製了山東的的兩座重鎮,益都和濟南。現在他手中控製的領土已經非常大了,兩府十州之地,大小城池已經上百個,人口也超過了百萬,可謂是一片大好。
趙昀的捷報讓整個臨安震動了,史彌遠也驚駭於趙昀的勝利,趙昀實在是太能打了,竟然又打勝了,如果讓趙昀繼續這樣發展下去,估計一個山東都裝不下趙昀了。
對於趙昀的勝利,宋地趙擴自然是非常歡喜,和朝廷的一些文官請命限製趙昀權利的想法不同,宋帝對於限製趙昀權利不是很上心。
以喬行簡為首的文官紛紛請命限製趙昀的權力,派遣官員接受山東各地,將山東納入治下。
但是這些人的觀點遭到了趙竑的反對,趙竑是去過山東的,他將山東的情形向皇帝趙擴說明了一番,明確表示山東百裏無人,十室九空,到處都是荒廢的村落,和宋國完全不同,如果按照宋國的法令和官員治理山東,是絕對行不通了。
宋帝此時也對限製趙昀的不是很在意,畢竟趙昀雖然現在控製著的地盤很大,手中的兵力也不少,但是他還沒有讓宋國忌憚的地步,況且山東是一塊飛地,趙擴認定趙昀在上麵折騰就好了,他的目的就是讓趙昀在上麵折騰,給金國填麻煩,削弱金國的力量,就這樣多打幾個勝仗,到時候最後能夠占據山東之地,最後給趙昀一個平章也無所謂,然後將趙昀調回朝中,這樣也不會有什麽威脅了。
雖然有喬行簡一眾人反對趙昀的全力過大,但是支持趙昀的人還是非常多,這些人的理由非常充分,就是趙昀可以打勝仗,放開他在山東折騰好了,最後是能夠一直打到汴梁,收複三京。
對於一直在對北方遊牧部落戰鬥中出於劣勢的宋國來說,此時趙昀帶來了一個個勝利,讓臨安朝堂歡喜不已,加上趙昀每次打勝仗之後,都不會忘記獻俘,將繳獲的財寶拿出一部分獻上來,於是讓趙擴在內的很多人都對趙昀讚不絕口。
於是趙昀的賞賜有很快就下來了,那就是從知府事提拔為山東轉運使,治所益都,總領山東的軍政事務。
趙昀對這個官職倒是沒有什麽在意的,他最滿意的就是皇帝還非常信任他,繼續讓他在山東總領一切事務。
趙昀在接收完烏林答與的大軍之後,就開始布局山東,派出彭義斌駐守濟南府,然後趙昀坐鎮益都。
宋軍在這一次會戰之中是損失的兵力超過超過三萬,北麵奔襲滄州,攻滅王福。然後伏擊嚴實,最後益都保衛戰,還有就是奔襲濟南府。
如果不是大量民兵補充的話,趙昀的軍隊估計早就打光了,現在趙昀手上的軍隊雖然還有四萬,但是一半人都是民兵了,趙昀隨後對手下的軍隊進行了整編。
趙昀一直想建立一支專業的軍隊,但是這個時代情況讓趙昀無法做大,如果讓四萬多人整天訓練,那麽誰來養活他們,這些人可都是山東的壯勞力啊。
所以趙昀需要繼續執行各軍守備的任務,將軍隊分散到各州府去,平日裏種地訓練,一麵生產糧食,一麵軍事訓練,這樣才可以讓治下穩定。
趙昀將製定一州的守軍維持在三千人,海州維持五千人,濟南府維持在五千人,益都維持在一萬人,這些都是根據各州府的情況製定的,必須要能夠養活這些軍隊。
趙昀現在最大的問題依然是糧食和武器裝備,經過這次大戰之後,趙昀的宋軍基本上變成義軍的摸樣了,原有的宋軍鎧甲和戰袍基本上全部損壞了,大量的鎧甲和武器需要修理,軍隊也急需補充鎧甲武器。
但是臨安和淮東已經明確表示了,什麽都不會補充給趙昀,就是然趙昀自立根生,自己想辦法。
趙昀無奈,也隻能自己補充,將殘破的鎧甲修複起來,將繳獲的金軍鎧甲進行改進,但是金軍的鎧甲也非常少,現在金國國力已經非常衰敗了,所以很多士兵都沒有鎧甲。
趙昀心目中的正規軍現在隻能變成土八路了,這也是無奈的事情,於是趙昀在鎧甲盡量能夠修複的同時,還是大量地修複武器,刀劍的損壞是非常嚴重的,很多刀劍經過一場大戰之後,都已經卷刃或者開口,已經很難修複了。
於是趙昀隻能大量地打造長槍,長槍是最廉價的武器,隻需要一個槍頭和硬木就可以了。
得到了朝廷的聖旨之後,趙昀也算安心了,既然讓他在山東繼續經營,那麽他就需要著手春耕和恢複生產。
趙昀將大量的士兵全部派出去生產勞動,也是保證今年的收成,同時趙昀也開始為錢苦惱起來。
接連的消耗,趙昀的收入來源非常有限,除了海州的海鹽可以從朝廷換回一些物資之外,趙昀現在沒有其它的收入來源,所以趙昀需要增加收入來源,不然他現在真的是要破產了,需要養活大軍,治下的春耕才剛剛開始,平日裏的開銷就非常大。
於是在一切都基本結束之後,尤其是春耕結束之後,趙昀又將幾位心腹召集了起立,然後一同商討研究掙錢的事情。
趙昀現在就想要錢,其它的任何事情都無法讓趙昀興奮,就是手下們一直催出的婚事,趙昀此時也提不起興趣來。
“按照大人的吩咐,入夏以來,閑置的百姓都已經全部進入鹽場曬鹽,現在咱們在萊州、密州、登州、寧海州都建造了大量鹽場。”
王貴朝著趙昀說道,他現在按照趙昀的意思,建造了大量的鹽場,為了能夠出產更多的海鹽。
趙昀清楚海鹽是眼下最掙錢的買賣,雖然都是提供給淮東和臨安的,但是可以從那裏換回物資,向糧食和布匹這些最基本的東西。
雖然淮東和臨安不會給趙昀武器鎧甲,但是像糧食和布匹這些物資,還是非常慷慨的,但是前提是趙昀給他們提供充足的海鹽。
鹽和鐵都是朝廷專賣,即使趙昀在山東獨立性很大,但是也絕對不能擅自賣眼,隻能將出產的海鹽全部運送到淮東或者臨安,然後換回物資,這也是趙昀和他們打成的協議。
海鹽可以換回大量的糧食,趙昀打算大力發展曬鹽,山東在後世就是中國重要的鹽場,基本上全國的一半的鹽業都出自這裏,所以趙昀要接住這個優勢,大力發展曬鹽業。
但是除了海鹽,趙昀還真的沒有其它收複了,趙昀在山東執行的是嚴格的管控製度,每一個百姓都被嚴格管理起來,發揮他們最大的效能,但是就變如此,山東缺乏人口的事實還是讓趙昀很多計劃無法實行。
趙昀看著在座的眾人,直到出了曬鹽之外,似乎沒有其它的財路了,大家也都皺著眉頭,行商雖然已經進行了好久,但是獲利還是非常有限,加上全輝此時被趙昀調取了造船,於是行商這一塊就更缺人手了,趙昀又將臨安的朱振調了回來,坐鎮海州負責商業,但是趙昀治下實在是沒有什麽出產可以獲利太多的,根本就沒有什麽競爭力。
就在眾人都陷入沉默之中的時候,呂誠突然站了出來,然後朝著趙昀說道:“大人,我有一個重要的事情。”
趙昀一看是呂誠,心中頓時一陣歡喜,然後說道:“大哥說來。”
李思溫此時突然說道:“軍中隻有將軍和士兵。”
趙昀也意識到他的言語有些失態了,略微有些尷尬,然後看著呂誠。
呂誠也沒有在意,然後說道:“大人,我在寧海州發現了金礦。”
“金礦。”
趙昀和眾人一聽,頓時驚駭不已,趙昀更是大聲地喊了出來。
呂誠竟然在山東發現了金礦,趙昀心中一陣歡喜,在他的記憶裏麵,山東確實有金礦,但是沒想到竟然被呂誠發現了。
呂誠隨後講述了他是如何發現金礦的,趙昀令沿海各州大理建造鹽場,於是呂誠在寧海州也準備建造鹽場,在選好一處靠海的名為兩水鎮的地方,準備建造鹽場。
就在呂誠指揮手下修建鹽場的時候,眾人在挖掘的時候發現了金沙,呂誠看到金沙之後,也知道事情的重要,於是立刻調來軍隊,將這處鹽場全部封鎖了,然後就急忙趕到了益都,向趙昀回報此事。
“將女真囚犯全部押送到那裏,準備淘金。”
趙昀在從呂誠那裏確定了消息之後,然後朝著身邊的人說道,這可是一個重要的錢財來源,趙昀是絕對不會放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