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雲仕途

第622章 如何掩蓋

字體:16+-

<!--divstyle="color:#f00">熱門推薦:

王浩沒了主意,回去以後,揣測著袁作海的主意,他感到袁作海實際上是想保護吳團結的,不然,他就有可能讓他再去問一問吳團結到底是怎麽回事,是不是記錯數字了,讓他再想法查看一下家裏,發現到底還有沒有其他失竊的東西。

然而袁作海根本沒有這樣做,隻是讓他依法辦事。依法辦事的含義十分豐富,有時候隻不過是領導讓人幹他心中所想的事情,但是又不願意承擔責任的做法,他估計袁作海應當是這樣的想法。

如果是這個樣子,他就得想法要求辦案人員讓那幾名盜賊改口供,好與吳團結的報案記錄相符合。然而這樣做,他將麵臨風險,他可不想當墊背的,想了半天,他便去找高鐵,高鐵是政法委書記,讓他下指示怎麽辦。

去了高鐵那裏,王浩把這個事情一匯報,高鐵的腦門便是擠了起來,皺紋比袁作海的還多。他是老法院出身,不是啥都不懂的外行人,這樣的事情他一聽就知道是怎麽回事,袁作海不願意下指示,他願意下啊?

高鐵嗬嗬了兩句說道:“王浩,這個事情你作主吧,政法委不準幹涉具體的案件,我不好多說什麽,你自己看著辦吧!”

王浩一聽說道:“那我安排人再去找吳團結問一下,看一看到底是什麽情況!”

高鐵眯著眼睛道:“具體怎麽辦,你看著辦,如果可以的話,不妨再問一遍,免得弄錯了。”

高鐵也是老狐狸,不會去當那個墊背的,王浩算是知道這個事情的棘手之處了,他也不可能逼著高鐵表態讓他怎麽做,因此他匯報完之後便是心裏不爽地離開了。

回去以後,王浩想了想,便是安排辦案人員再去找吳團結問情況,不過看在吳團結縣政協副主席的麵子上,他事先給吳團結打了一個電話,就說盜竊的案子還有一些細節要與他談一下,請他幫忙。

王浩的話說的很客氣,吳團結聽了心裏卻是一悸,連忙說一定幫忙,一定幫忙,有什麽事過來找他是了。

這邊話剛說完,吳團結掛下電話之後便是緊張起來,考慮該怎麽辦。公安人員過來找他,如果他把實話講了,肯定是不可以的,然而如果不講實話,王浩把這事捅出去怎麽辦?

想了一想,吳團結感覺必須要找王浩一下,讓王浩幫幫自己的忙,然後好妥善處理這個事情。

主意一定,當公安人員過來找他的時候,吳團結堅持沒有丟那麽多的東西,公安人員不能強求他說出真相,隻好回來向王浩複命。

看到是這種結果,王浩正想著該怎麽處理此事,一方承認盜竊多少錢,一方卻是不承認失竊,這不讓他為難了嗎?

正當他想著這個事情的時候,有人給他打電話說要請他一起吃飯,王浩便是問什麽事情,那人便說是吳主席要請客,有事情相商。

一聽到是吳團結要請他的客,王浩便知是什麽事情了,想了一想他決定去赴這個宴,與吳團結見一下麵,探一探虛實。

到了之後,吳團結一見他的麵便是堆起微笑,與他握起了手,王浩也是微笑以對。吳團結是縣裏的實力派人士之一,他原來隻不過是縣政法委的一名副書記,這當上公安局長之後才真正成為縣裏實力派人士的一員。

吳團結召集幾個人一起請王浩吃飯,這其中就包括其他幾個失竊的縣領導幹部,都是人大政協的領導,不過他們家裏失竊的東西不多,比較幸運,隻有吳團結比較倒黴,現在一起請客,名義是要感謝公安局的破案,而實際上是吳團結要與王浩談事情。

一起吃飯的時候,大家就是向王浩表示感謝,王浩也是十分謙虛,因為大家都是縣領導嘛,他不過是一個科級幹部,現在大家這麽感謝他,他當然要謙虛一下。

一時之間大家是觥籌交錯,你來我往,王浩有一種飄飄然的感覺,吳團結感到時機已到,便是把王浩拉到一邊說事情,告訴王浩,他家裏絕對隻是失竊了幾千塊錢,是盜賊說了謊,讓他回去再問問盜賊,不要讓他們亂說,否則的話會影響不好,而且盜賊少說一些錢,對他們的判刑有利,相信盜賊會把真實情況講出來的。

吳團結這樣一講,王浩醉意朦朧,又有這麽多縣領導陪他吃飯,一時之間便是頭腦昏昏起來,滿口答應了吳團結,告訴吳團結他會把這個事情擺平,讓吳團結不要擔心。

王浩是心知肚明,吳團結聽了他的話就是非常高興,表示以後他會全力支持縣公安局的工作,雖然他隻是縣政協副主席,但是在縣財政局當了多年的局長,各方麵人脈很多,一定會支持好公安局的工作。

吳團結知道要是想讓王浩真正幫他的忙,自己必須要付出一些代價,因此才講出了這樣的話,而王浩想來想去,確實需要解決這個事情,如果因此能得到吳團結工作上的支持,對他也是有利的,再加上酒勁之下,便是答應了這個事情。

答應以後,王浩便是安排辦案人員讓盜賊改口供,但是這幾個盜賊是學生,還有些認死理,不願意改,最後還是辦案人員逼迫著他們改的,改完之後,多出的錢財便是讓王浩想法拿出一部分作為辦案人員的獎金發放了,辦案人員也是感到皆大歡喜。

事情本來比較順利,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幾名盜賊在看守所關押期間,有一名學生受到同監室犯罪嫌疑人的影響,說這件事裏麵一定有蹊蹺,讓他到開庭的時候向法官講出來這件事,說不定會對他有利,不然,這個事情就是被掩蓋了。

其實這個同監室的人是在害他,但是這小子是一名學生,社會經驗還是不足,因此等到開庭的時候,法官讓他講一下案發的情況,他就是推翻了原來的口供,把真實情況講出來了。

開庭的時候有許多人參加庭審,包括一些人大代表和社會人士,此言一出,頓時引起法庭轟動。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