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雲仕途

第791章 追悼會

字體:16+-

<!--divstyle="color:#f00">熱門推薦:

朱仁到任老幹局長之後,很快就是適應了局裏的工作,獲得了有史以來在曆任老幹局長當中最好的好評,幾名老幹部專門跑到組織部找到部長韓學誌誇讚朱仁,倒是讓當時的韓學誌感到很意外。

關曉凡自然不大了解這些事情,但是也多少知道一點朱仁的情況,朱仁人比較厚道,工作比較有耐心,是一個不錯的好同誌。

把朱仁叫過來,關曉凡便是問他如何處理姚中南去世這個事情。朱仁見到他之後,便是把工作預案給拿出來了,原來他在知道姚中南死了之後,便是想著如何給姚中南舉辦追悼會的事,現在關曉凡一問便是把工作預案拿出來了。

關曉凡一看便是感到非常滿意,覺得朱仁工作做的真是不錯,根本不用著自己多考慮問題,他很欣賞地看了看朱仁,便是讓他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然後他向侯波匯報一下,姚中南是老幹部老同誌,到時候市裏甚至是省裏都有可能派人來參加他的追悼會,因此一定要把追悼會給辦好了,不讓人挑出毛病來。

向朱仁安排好之後,關曉凡便是去向侯波匯報這個事情,他要把朱仁搞好的工作預案再跟侯波講一下,看一看侯波還沒有什麽意見。

向侯波匯報完以後,關曉凡又和楊誠通了氣,預案讓侯波也很滿意,楊誠當然也不會說什麽話了,這個事情就是定了下來。

等到向侯波和楊誠都匯報完畢之後,關曉凡回到組織部,又想了一想這個問題,姚中南是一名為國家作過貢獻的老幹部,名望很大,他剛剛上任就是遇到了這個事情,既是一次機會又是一次挑戰,雖然他並不直接是老幹局長,但是卻是管老幹局的人,老幹工作做的好不好,也與他這個組織部長有一定的關係,他剛剛上任,而且比較年輕,雖然做的不好,那些老幹部不至於會把矛頭對準他,但是如果他做的好了,那些老幹部肯定會對他讚賞有加。

官場上口碑可是一個大殺器,而掌握權力需要輿論,一個好的輿論可是能讓權力運用的得心應手,讓他在組織部裏頭迅速站穩腳跟。

一想到這些,關曉凡感到自己不能直接把姚中南追悼會的事情全部推給朱仁了,朱仁雖然可以做的不錯,但是他必竟級別低,有些事情他是做不來的,他隻能在自己的權限範圍內去做這些事情。

姚中南應當說是連城縣老幹部當中的頭,因為他職務最大,經曆最豐富,許多老幹部唯他馬首是瞻,如果不是姚閑仁能力品行都不行,姚閑仁不但不會出事,而且絕不是隻擔任一個普通的副縣長,姚中南絕對可以把他送到更高的位置上去。

然而姚中南教子無方,姚閑仁讓他操碎了心,最後還出了事,落了一個這樣的下場。因此,如果把這次的追悼會辦好了,那些老幹部們不但會誇讚朱仁,而且還會對他讚賞有加,關鍵是他現在有沒有親力親為地去做這件事情。

關曉凡這樣一想,感到自己需要高度重視一下這個事情,好借著這次事情,提高他在老幹部們心中的印象,讓他們覺得他這個年輕部長很重視老幹部工作,尊重老幹部,這樣他就會在老幹部當中獲得很好的支持,從而夯實他在連城縣的地位。

這是一招好棋,他一定要利用好了。

想到這裏,關曉凡立刻把楊華叫過來,讓他通知召開部長辦公會,專門研究一下這個事情,作出一定的部署,體現組織部對這個事情的高度重視。

楊華一上來隻是把這個事情告訴了他,由於姚閑仁出了事,對於姚中南的追悼會到底怎麽開,開到什麽程度,讓哪些人參加,其實他心裏也是有一些顧慮的,不知道關曉凡會怎麽安排,後來看到關曉凡隻是把朱仁給叫過來,安排給朱仁了,他便以為關曉凡不太重視這個事情,隻不過是履行公事罷了。

現在一聽關曉凡要召開部長辦公會來研究這個事情,他便是感到事情可能出現變化了,難道是上麵的領導下指示要隆重召開姚中南的追悼會?

楊華急忙去通知副部長們來開會,關曉凡在開會之前,與朱仁又計議了一下,拿出一個更加準確的方案,然後拿到部長辦公會上進行研究。

一拿到部長辦公會上進行研究,有人就是提出,姚閑仁和姚天海兩人現在正在收監,姚中南現在要開追悼會,要不要讓姚閑仁和姚天海兩人參加,如果不參加好不好,如果參加了,怎麽安排這事呢?

關曉凡一聽到這個事情,心裏就是一動,覺得這是一個難題,如果要想把這個追悼會辦好了,姚中南的兒子們應當過來參加追悼會,兒子不在靈堂前,這有違華夏的風俗啊。

但是姚閑仁和姚天海二人正在看守所收監,如果讓他們出來參加追悼會,他們兩人要是跑了怎麽辦?而且這裏麵還需要協調司法機關配合,不然的話,司法機關也不能讓他們兩人出來。

此外,到時候姚中南的追悼會可能還有著省市的領導,他們看到姚閑仁和姚天海二人後,心裏麵會是什麽想法,二姚會不會不服從安排,再在追悼會搞事,向省市領導求情,以求得減輕處罰,甚至想著及早出來,到時候如果省市領導麵對這些情況,會不會生氣?

這都是需要考慮的事情,現在一有人提出來這事後,關曉凡一時也是拿不準,但是讓姚閑仁和姚天海兩人參加追悼會,顯然是一種比較人性化的做法,會獲得一些人的讚賞的,關鍵是如何做好這個事情,不至於發生什麽意外。

“我覺得可以讓姚閑仁和姚天海二人參加追悼會,具體怎麽做,我們再研究,你們看呢?”關曉凡想了想,就是做了決斷,先決斷,後想著如何去落實這個事吧。

關曉凡一作出這樣的定奪,幾名副部長都連連點頭,覺得他敢於冒著一定風險決斷,別看年輕,挺有魄力的。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