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劍問明月

第三百四十五章 七海蛟龍甲

字體:16+-

按照當世人的觀念,自彭城為界,以淮北沛、陳、汝南、南郡等地,被稱之為西楚,又以東海、廣陵、吳地等彭城以東之地為東楚,大江以南的豫章等地為南楚,此為三楚之地。

而彭城作為西楚與東楚的教會之處,其地位位置的重要性自不必不說,尤其是在本屬於西楚之地的汝南、南郡本就被秦國占領的情況下,秦國若是占據彭城,就可向西攻略西楚之地,與本就占領了許久的南郡、汝南相連,全據西楚之地,還可以向東威脅東楚之地。

因此據守彭城對於楚國來說至關重要。

也正是因為如此,哪怕楚國定下了在西路集結精銳,痛擊魏軍,在東路,以國土換時間,進而秦軍相持的策略,卻依舊要在彭城集結重兵防守,單父、沛縣的這些城池可以丟,但彭城這樣的重鎮卻是絕不能被秦軍攻占的。

當秦軍沿著泗水而來,一路攻城拔寨,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將泗水流域的城池占領的差不多,隨後兵臨彭城城下。

而在秦軍橫掃泗水流域的這段時間中,彭城也已經做好了充足的防禦準備,城牆被修繕加固,城外更是依托河流山丘營造起各道壁壘,分別以精兵把守其中,儼然已經將彭城周圍三十裏之處,轉化成了一座巨大的軍事基地。

彭城外圍的一道山崗之上,楊明帶著一隊親兵駐足於此,眺望著視線盡頭的彭城,視線從一座座壁壘中劃過,拔出一座座這樣的堡壘可不容易,最後的彭城,更是麻煩。

可以說,隻要彭城內部的守軍不犯錯,秦軍短時間內想要攻下這樣的一座城池根本做不到,或者說哪怕是能夠做到,楊明也不會去做,因為那樣要付出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並不劃算。

不過,若是不攻彭城,那豈不是正中了楚軍的意,楚軍以雷豹軍團並幾萬吳越之兵就想拖住他們這十萬秦軍,未免也太過想當然了。

“城在的守將是誰?”楊明對身邊的離舞問道,這位情報人員,雖不在秦軍的編製之內,但關鍵時刻發揮的作用,卻是不可小覷。

“據說是楚國上將軍項燕的長子項越,在楚國內部名氣還不小,被視為虎父無犬子。”離舞回答道。

“虎父無犬子嗎?”聽到這話,楊明卻是不由笑了,虎父是可以無犬子,但若不是虎父,而是犬父呢?

“主人我看這楚軍的防禦甚為嚴密,應該算是一個兵家高手吧?”視線一直不曾從楊明身上離開的離舞自然也看到楊明神色間的輕蔑之色,不由出言提醒道。

“隻能說合格,說是高手的話,那要看對什麽人而言了。”楊明收回視線道,彭城不好攻,但楊明為什麽一定要去攻?

戰爭嗎,在自己沒有更好的選擇的情況下,如何讓敵人的計劃落空也不失為一個合適的選擇,現在的彭城對於楊明來說也算如此。

“那對主人而言呢?”離舞問道。

“對我而言,自然就是一般般了,甚至可以說是破綻百出。”楊明颯然一笑道。

彭城的防禦是很好,甚至可以說是無懈可擊,但是,世間真的有無懈可擊的東西嗎?

一件東西,從這個角度上,它也許是完美的,但若是換一個角度看的話,則就未必了,孔雀開屏雖然華麗,但若是從後邊看呢?

楚軍在彭城將防禦可謂是做到了極致,但這也正說明,楚軍將絕大部分的力量都用在了防禦上,那麽,相對而言,他們就失去了進攻的能力。

楊明根本就不需要去攻城,依照彭城的地形地勢,依照楚軍的防禦體係,楊明隻需要用三萬兵馬,就可以將彭城隔絕成一片孤地,到時候,就不是秦軍攻城,而是楚軍想著怎麽進攻了。

在那個時候秦軍雖然沒有彭城這樣的堅城,但楚軍同樣也沒有秦軍的進攻能力。

“破綻在何處?”與楊明之間的關係並不僅僅隻是上級與下屬的離舞,此時自然可以問出自己的疑惑。

“怎麽說了,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吧。”楊明側身看著麵前的離舞道,在這軍營之中,本是九十分的離舞,也已經有了一百分的吸引力。

“故事?”離舞愕然,隨即就生出好奇之色。

“這個故事跨越了差不多四百多年的時間吧。”楊明道,不過在楊明的心中又補充了一句:我可沒說這個故事是四百多年前的故事,還是四百多年後的故事,反正它是真的跨越了四百多年的時間。

“在這個故事中,有著一位被稱為天才的兵家弟子,在收到了阻擊敵軍的軍令後,領兵前往一個名為街亭的地方,在到達後,他觀察地形,覺得街亭這個地方多高山,可以據山而守,到時候,敵軍若是來攻,他就刻意以麾下的兵馬居高臨下,占據地勢,痛擊敵軍了,離舞,你說這位兵家子弟的決定對還是不對?”楊明翻閱著自己的記憶對離舞說道。

“這個,好像是對的吧?居高臨下的地勢,是挺好的。”離舞遲疑道,從道理上說這樣做確實沒有問題,但從邏輯上來說,楊明既然都這麽問了,那肯定是有問題了,隻是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裏,離舞一時間卻是想不明白。

“的確不算錯,但他隻看到自己,卻沒有看到敵人,敵人就真的要照著他的謀劃去做嗎?萬一敵人不進攻,而是在山下結成營寨,以守對守呢?”楊明反問道。

“那時,他也可以下山進攻吧?”離舞不確信道。

“但那樣的話,攻守就已經易勢了,到時候主動權就在敵人手中了。”楊明道。

“最關鍵的是,那人可沒有萬夫不當之勇,防守可用心智做到萬無一失,但進攻,卻沒有那個能力將麾下的士卒變成最鋒利的劍,所以,等待他的結果隻有被困死,被圍死,隻有在被圍困中,一次次徒勞無功的發起進攻,最終以慘敗收場。”楊明借助道。

馬謖失街亭的事情,對於楊明來說,可謂是記憶深刻,尤其是在楊明從軍之後,記憶中那無數次載於史冊上的戰爭,楊明更是不敢忘記,前車之鑒的意義,楊明又怎會不明白?

戰爭,是一場心智上的較量,不是自己覺得是什麽就是什麽的,製定的軍略,也是針對敵人的情況而製定的,而不是自己在大帳中,看著輿圖,就將一場大戰安排的明明白白了。

楚軍在彭城的防禦是很完美,但楊明既然已經知道這一點了,又為什麽要用麾下士卒的性命去撞個頭破血流?

楊明完全可以用數萬的兵力,在彭城外圍的各處交通要地上的設下營寨壁壘,徹底隔絕彭城對外的聯係,將其變成一座孤地,到時候,手掌尚有五六萬兵力的楊明,就徹底掌握了主動權,到時候,無論是向西與魏軍合兵一處,攻楚軍的項燕助力,還是向北,橫掃楚國占領的原魯國之地,對於楊明來說,都是可行的事情。

所以楊明才會說,項燕的這個兒子,還稱不上虎父無犬子,或者說項燕這個當父親的,本就稱不上虎父之名,雖然可稱得上良將,但也僅此而已。

在楊明觀察著彭城之時,彭城的城牆之上,楚軍同樣也在觀察著秦軍的動向。

作為防守的一方,楚軍上下雖然知曉自己在野戰中絕不是秦軍的對手,但依托城池、壁壘,卻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所以,哪怕秦軍已經打到了城下,但彭城之中依舊一片平靜,都是百戰精銳,誰又比誰膽怯?

城牆之上,一青年男身著一套奇異的戰甲屹立在城牆之上,手掌搭在女牆之上,視線在城外如同烏雲壓境的秦軍之中。

他的年齡大概在二十五六歲,身高體壯,身上的戰甲一看就不是俗物,尤其是在其背後,竟然有著數枝短槍如同孔雀開屏一般插在背後。

此甲名為七海蛟龍甲,傳聞中,在數百前年,吳越之地有異人在大江之中捕殺一頭蛟龍,從蛟龍之腹中挖出了一塊似金非金,似玉非玉奇異物質,後又有當時最厲害的鍛甲大師以此為材,鑄造出這樣的一套戰甲,被命名為七海蛟龍甲。

七海蛟龍甲,質地輕盈,但卻刀劍不入,這裏所說的刀劍不是尋常的刀劍,而是可防名劍的,可謂是真正地做到了一甲在身,利刃加身而無懼。

而這還不是七海蛟龍甲最神異的地方,七海蛟龍甲最神異的地方在於,它的材質是可以根據主人的形體而調整的,少年能夠穿戴上,成年人也能夠穿戴上。

這樣的戰甲本不可能出現在現實之中,但在這個似是而非的世界中,卻又理所當然。

而能夠身著七海蛟龍甲這本神器的人,身份必然不凡,這位青年也不厲害,他就是楚國上將軍項燕之子,項氏一族的少族長,楚國吳軍郡郡尉項越,方才被離舞稱之為虎父無犬子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