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劍問明月

第四百零九章 秦王政十四年

字體:16+-

“姐姐又來了啊?”在三月的陽光中,一身粉色長裙的紅蓮剛踏進楊家的後門,一個小小的身影已經擋住了她的去路。

紅蓮不用低下頭去看那道矮矮的身影就知道是誰了,在這個家中,除了盈盈這個小丫頭就沒有人會這麽稱呼她了。

出生在秦王政八年的楊盈盈今年已經六歲了。

此時距離楊明從南陽郡回到鹹陽已經有兩年多的時間了,因為南陽一事,楊明被鹹陽宮責令閉門思過,不可擅離鹹陽,對於這樣的懲罰,楊明自然是樂於接受,他本就是一個很宅的人,有著嬌妻美妾在身邊,他又怎會想著外出,所以這來自鹹陽宮的懲罰就很意思,沒有人知道秦王政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心思。

“都給你說了多少次,要叫我姨娘的。”紅蓮俯下身,捏著盈盈的小臉道,在她幼年之時,就經常被父母兄長這麽捏臉蛋,那個時候的她可謂是苦不堪言。

那個時候的她對於這樣的行為可謂是深惡痛絕,但現在嗎?捏著盈盈的小臉,紅蓮隻覺得手感真的很不錯。

“你是爹爹的徒弟,就是我的師姐,我本就應該叫你姐姐的,你讓我叫你姨娘,是不是想占我便宜?”盈盈推開紅蓮,惡狠狠地瞪著紅蓮道。

看著凶神惡煞的盈盈,紅蓮卻是滿不在乎的笑了,說起來在紅蓮的心中也是有著一個大大的疑惑了,盈盈的娘親驚鯢是一副冷冷清清的性子,但在盈盈的身上,卻完全是另外一種性格,一點也不像驚鯢。

“這怎麽能說是占你的便宜,你沒看我叫你的那娘親和幾位姨娘都是叫姐姐的嗎?我是你娘親和姨娘們的妹妹,你叫我一聲姨娘有問題嗎?”紅蓮找著理由道。

“那你是想占我爹爹的便宜。”聽到紅蓮的理由,盈盈卻是反駁道。

“嗯?”聽到盈盈的反駁,紅蓮的目光不由一凝,下意識地審視起麵前的小丫頭,神色間已經多出了心虛之色,好在,似乎隻是無意之言,並非是她想象中的那般。

但被盈盈這似乎隻是無心的一句話給擊中心事的紅蓮卻是不敢再在這件事情上糾纏下去了,有時候小孩子的無心之言卻是會造成巨大的殺傷力的。

“好吧,隨你的意了,想叫我什麽就叫我什麽了,今天怎麽隻有你一個人?”紅蓮拉過盈盈的小手道,姐姐就姐姐吧!

“他們都在看黑白姐姐的修煉成果呢,我又看不懂就跑出來了。”盈盈解釋道。

“是嗎?黑白兩個小家夥修煉的怎麽樣了?是不是已經成為高手了?”紅蓮好奇地拉著盈盈向後院走去。

經常出入楊府的紅蓮對於黑白這段小姐妹自然也不陌生,知曉兩人也算是楊家最早的兩個成員了,楊明一直都有教導兩人武功,後來焱妃成為這個家的女主人之後,更是傳授了兩人不少陰陽術,而兩人也是真正的天才,幾年的時間下來,不過十二三歲的兩人,都算的上是一個小小的高手了,最起碼比紅蓮自己在相同的年齡時要強上不少。

“沒有吧,她倆在家中是最弱的。”盈盈搖搖頭道,她對高手這個概念還沒有清晰的認知,隻知道在這個家中,黑白的武功是最低的,哪怕是聯起手來也打不過任何一位姨娘。

“能這麽比嗎?你那幾位姨娘走出去,全天下能有多少人是她們的對手?”紅蓮搖頭笑道,弱也是要看跟什麽人比的,在這座府邸中的人,隨便一個走出去,都是頂尖的高手,哪怕是最弱的胡姬都是二流巔峰,一手的彎刀刀法迅疾如風,詭變如雲,更是殺氣十足,至於驚鯢、焰靈姬,那就更不用說了。

對了,也不是沒有弱的。紅蓮思索著,腦海中猛然間浮現出一襲青衣的身影,隻是那位也不弱了,最是聰明。

“是嗎?”盈盈將信將疑道,強弱的概念多在於對比,而她現在的認知僅局限在這座府邸之中,隻有橫向的對比,而沒有縱向的對比,對於強弱的認知自然是有失偏駁的。

“走了,咱們也去看看。”紅蓮道,不同於盈盈對武功沒什麽概念,她的興趣還是很大的。

轉過幾道回廊與庭院,紅蓮拉著盈盈來到了後院的一座內院之中,可惜,她來的顯然是有些晚了,此時的黑白姐妹正跪坐在焱妃的麵前接受教導。

至於公孫麗、驚鯢、焰靈姬幾人已經離開了,迎上焱妃投來的目光,紅蓮本能的生出一陣心虛來,在這座府邸的女主人麵前,她的底氣可沒有那麽足,尤其是在兄長韓非那裏知曉了焱妃另外一個身份的情況下。

“紅蓮來了?你師父現在有客人,你先在這裏等著吧。”焱妃看了一眼紅蓮,隨即就不再理會她,對這個三天能竄五次門的鄰居,焱妃早已經沒了見外的必要,招待更是無從談起。

“我不是來找師父的。”被焱妃直接道破心思的紅蓮麵色訕訕地說道。

可惜,對於紅蓮的解釋,焱妃顯然是沒有什麽興趣的,誰還是從這個年齡走過來的,又何必去深究。

在紅蓮還在盈盈‘鬥智鬥勇’的時候,楊府的前門確實來了客人,正是從東郡歸來不久的王翦。

在過去兩年多的時間中,天下間的局勢較為平靜,除了趙國依舊在挨打之外。

在兩年多的時間中,趙國南境的防線,被徹底北推到了漳水和南長城一線,至於漳水以南的大河北岸城池被秦軍盡數占領,而王翦則在這一係列的戰爭中,成功的走上了高位,累計軍功,正式取代了桓齮,成為了秦國的新一任上將軍。

在針對趙國的戰場中,王賁、李信、蒙恬同樣也是戰功卓著,皆可單獨領一軍作戰,其中固然有著幾人都是天資卓越之人的原因,但幾人的背景人脈同樣也是不可替代的原因。

而隨著秦國徹底占據了大河南北一線的城池,隔絕三晉之國,以大河一線的河東、河內、上黨、東郡四郡之地,徹底將天下沿著大河一線分為南北,秦國接下來的戰略目標也真正的發生了變化。

之前秦國針對六國的戰爭隻是為了攻取城池,霸占人口,而接下來的戰爭則是真正的滅國之戰。

“恭喜王將軍榮升上將軍,自此之後,當之無愧的軍中第一人了。”大廳之中,楊明對王翦恭賀道。

這些年來,楊明的升職速度看似最快,但實際上卻並非如此,在秦國,升職速度最快的人還要數王翦,在秦王政六年之時的五國合縱攻秦之戰中,王翦還隻是一個押運糧草的邊緣將領,這才不到十年的時間,就已經成為了秦國的上將軍,這份速度,在秦國,可謂是數十年來的第一份了。

“楊護軍這話可就折煞老夫了,什麽上將軍不上將軍的,隻是為大王、為秦國效力而已。”王翦謙虛道。

他雖然已經是上將軍了,在軍中的地位名義上還在楊明之上,但自家人知道自家的事,在楊明的麵前,王翦又怎麽那般膚淺的生出哪怕一絲的倨傲之心。

王翦很清楚,這幾年來,若非是鹹陽宮的那位大王有意壓製楊明晉升的速度的話,依楊明的能力,上將軍的位置可謂是手到擒來,又哪裏還輪得到他。

要知道,一個不到三十歲的上將軍未免太過駭人聽聞,別的不說,一個不到三十歲的上將軍,若無意外,必然有著三十年,甚至是四十年的職業生涯,讓一個人當三四十年的上將軍,換做是任何一位王,恐怕都不會因此而生出顧忌,甚至是忌憚來。

相反,王翦已經年過四旬,再征戰個十幾年差不多就該退下來了,鹹陽宮那邊也不用擔心軍中盡成了一姓之人。

王翦知道,自己在楊明麵前,隻是占據了年齡的優勢而已,至於其它的?還是謙虛點好,況且,他本就是穩重的性子,更不會有什麽狂悖的行為了。

王翦,可不僅僅隻是一位精通戰陣之道的戰將,他同樣也是一位深諳為官之道的官場老狐狸。

“上將軍此次造訪是……”對於王翦的謙虛楊明也不做回應,而是問向了另外一個話題。

“楊護軍可知,昨天大王對我問起攻滅六國之事。”王翦回答道。

“攻滅六國嗎?差不多是到了時候了。”楊明並無意外道,對於這個世界,楊明比任何人都看得清楚,畢竟,他是能夠看穿時空的人。

“大王曾問起我,即將開啟的滅國大戰,應當從哪一國開始。”王翦接著道。

“上將軍現在不會是想問我這個問題吧?”楊明問道。

“不僅是我,這也是大王的疑惑,所以大王特意遣我來問問楊護軍的看法。”王翦道。

“無非是韓國與趙國而已,至於攻滅的第一國到底是韓國還是趙國,那就是一個取舍的問題了,不過,更好的選擇應該是韓國吧。”楊明無所謂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