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齊國當屬秦
楊明說的輕鬆,但焱妃聽到耳中的卻是嚴肅,她相信楊明所說,也正是因為如此,她才會感覺到另外一種壓力。
最是深情難負,無論對於男女來說都是如此。
出身陰陽家的焱妃比大多數人都清楚飛升對於東皇太一與楊明這般已經站在這個世界的巔峰的人來說意味著什麽,之前她因為自己的懷疑而生氣,此時在消除了懷疑之後,她又有著另外一番心情,她不舍,但卻不願成為楊明的累贅。
“我已經成了夫君的障礙了嗎?”最終,焱妃所有的心緒都化作了這樣的一句話。
“夫人這話可說錯了,你是我人生中最美的色彩。”楊明抱住焱妃的肩膀,將她軟軟的身體抱進懷中,下頜摩梭在焱妃光潔的額頭上,相對於飛升之後那個虛無縹緲的世界,此刻在他懷中的人才是真真切切的存在。
“那飛升之事?”焱妃問道。
“我會找到另外一條路,一條可以讓我們永不分離的路。”楊明堅定地說道。
“秦國的腳步永遠不會停下,齊國即是秦國與寡人的下一個目標。”在楊明與焱妃說著屬於他們的路時,秦王政也召集了一幫重臣,說起了秦國下一步的動向。
在鹹陽宮的大殿中,一副巨大的輿圖懸掛著,黑色的線條圈出了屬於秦國的國界,這是一個北起草原,南至南嶺,西起隴西,東至大海的世界,這是一個超越了前代,兩千年來不曾出現的龐大國界,但在這張輿圖上,還有著一塊由紅色線條所勾畫出的區域,在整張輿圖間顯得那那般的刺眼,而秦王政要做的就是抹除那異類的顏色,他要讓整個天下唯有一種顏色,那就是屬於秦國的黑色。
作為古往今來統治著最龐大的一個國家的秦王政,此時有著的隻有意氣風發,他已經超越了古人,接下來他還要創造出一個哪怕是後世之人也不能超越的功業。
秦王政雄心勃勃的情緒在大殿中蔓延開來,一下子將眾臣也拉入了這種情緒之中,秦王政固然要創造出冠絕古今未來的功業,他們又何嚐不想在青史中留下自己的名字。
“大王,滅楚之後,各地的府庫已經充實,攻滅齊國的準備已經做好了,隻等大王一聲令下,大秦銳士就可以跨過秦齊邊境,攻滅齊國,讓大王成為天下間唯一的王。”因為熊啟的自爆而順利當讓右丞相的馮去疾朗聲說道。
因為意外而成為秦國文臣之首的馮去疾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攻滅齊國,讓自己的秦國右丞相變得實至名歸,而且,隨著秦國即將變成天下唯一的一個國度,他這個右丞相的地位也會水漲船高,他將輔佐秦王政管理一個空前的國度,他的權力將會擴充到天下間的任何一個角落,哪怕是張儀、範雎、呂不韋這些秦國曆代丞相中的佼佼者與他相比,也會多有不如。
“屠睢。”秦王政喊出了一人的名字。
“臣在。”屠睢應聲道。
“由你統領龍騎禁軍匯合燕地府兵,作為攻齊的北路軍,從薊城出發攻打齊國。”秦王政道。
“臣領命。”屠睢道。
秦王政看著麵前這個大將,露出了滿意的神色,龍虎禁軍之中出來的人才不少,尤其是羽林衛,楊明窮盡數年之功對其進行各方麵的訓練,又在十年間的征戰中,使得龍虎禁軍在立下看赫赫軍功的同時,從中也走出了不少優秀的軍中將領,僅僅隻是達到校尉一級的軍官就近百人,至於千夫長、百夫長的存在更是不可勝數。
在秦軍占領燕趙之地後,龍虎禁軍更是有著不少軍官轉入文官體係,在縣鄉一級的行政級別中的人更是足有千人之多,可以說,因為龍虎禁軍的存在,讓秦王政看到了秦國另外的一個文官體係來源,文武兩用的人才,是值得培養的,尤其是在秦國連滅數國,統治根基不穩的情況下。
在龍虎禁軍之中,屠睢就是最頂尖的人才,也是最早做到郡守一級的人,整個龍虎禁軍,也有著章邯等寥寥數人能夠與屠睢相提並論。
而此次,秦王政讓屠睢統領龍騎禁軍匯合燕地府兵作為北路軍攻打齊國,也正是看中屠睢龍虎禁軍的出身,因為燕地的府兵的體係中多是楊明當年在麾下,讓屠睢統領這些人,可以避免很多麻煩,而且,對於這些人,秦王政還有著更進一步的安排,那就是楚地之南的領土,秦國的領土不該被山嶺終結,秦國需要看到大海。
隻要屠睢能夠在這一次的滅齊之戰中再立軍功,秦王政就可以將屠殺提拔到更高的位置,讓他負責秦國對南疆的開拓之事。
聽到秦王政的命令,在大殿中幾位武將俱是露出了羨慕的神色,如今六國已去其五,滅國的軍功可就隻剩下一件了,而屠睢此時被秦王政任命為攻齊的北路軍大將,無疑已經分到了其中最肥的一塊肉,他們如何能夠不羨慕。
一時間,無論是王賁還是蒙恬都是下意識地看向了秦王政,他們此時出現在這裏,絕對是有著理由的,秦王政又會如何安排他們?想到這裏,王賁與蒙恬兩人心中的躁動更深了。
“王賁。”秦王政又點出了王賁的名字。
“臣在。”聽到自己的名字,王賁連忙起身道。
成了。王賁在心中對自己說道,攻打齊國既然已經有了北路軍,那必然有著南路軍,他也許就要成為南路軍的統帥了。
“由你率河東郡兵與東郡兵匯合百戰穿甲兵作為南路軍攻齊。”秦王政說著了王賁最想聽到的話語。
“是。”王賁堅定地回答道。
在王賁的激動中卻是蒙恬的失望,這位秦國如今的內史,不由有些後悔當時的選擇,從軍職轉為內史,似乎讓他錯過了很重要的事情。
齊國不算小國,但對於現在的秦國來說,齊國卻隻是一隅而已,有著南北兩路大軍攻打齊國,可謂已經是給足了齊國的麵子,蒙恬不認為齊國還值得秦王政派出第三路大軍,他已經沒有機會了。
“此次,寡人準備禦駕親征,親自送齊國這個有著八百年曆史的國度上路。”就在蒙恬認為自己沒有機會之時,秦王政竟然又說出了一句所有人都不曾想到的話。
禦駕親征?這樣的事情在秦國進入擴張階段,尤其是武王之後,可從來都沒有發生過,當年秦國被魏國一路吊打,被魏國將戰線推到河西之地後,當時還是秦公的秦國君主才需要上前線,但隨後,在秦國一步步強大之後,這樣的事情就再未發生了,尤其是有著武王這個反麵教材之後,禦駕親征的事情更是成為秦國內部公認的禁忌。
隻是現在秦王政卻要一改傳統,這樣的事情……但秦國的這些重臣又該如何勸說秦王政呢?
現在的秦王政隨著秦國的國勢走上巔峰,個人的權勢也達到了巔峰,在秦國內部,還真沒人拂逆秦王政的決定的,王翦算一個,但現在王翦可是已經卸甲歸田了,楊明也算一個,但現在的楊明卻在修仙,在秦國內部,能夠改變秦王政決定的人,似乎已經沒有了。
“大王,是不是再考慮一下,齊國,對於我們來說旦夕可滅,實在不值得大王親自出手啊。”思索良久之後,馮去疾覺得自己還是有必要發揮自己身為右丞相的職責,不能讓秦王政一味地順著自己的心思去做。
秦王禦駕親征,哪怕是必贏的戰爭也不應該去,秦王應該做的是坐鎮鹹陽這個秦國中樞,掌控秦國的一切,而不是將自己的精力放在一場戰爭之中。
“右丞相毋庸多言,此事情寡人主意已定。”秦王政堅定地說道。
如果隻是為了攻滅齊國,當然不值得秦王政禦駕親征,遠赴千裏,但此次攻滅齊國,秦王政可不僅僅隻是為了齊國的江山,他還有著另外一個目的,那就是東皇太一所說的長生一事。
天下即將到手,秦王政已經擁有了天空下的一切,已經將分散的空間聚合在一起了,下一步,秦王政要追求的就是時間的目標了,而長生就是秦王政必須擁有的東西,是東皇太一向他承諾的東西。
“大王萬金之軀不可輕動。”馮去疾還想勸諫道。
“莫非右丞相認為寡人的禦駕親征會讓前線的將士戰敗?”秦王政冷冷地說道,他需要麾下的臣子進諫,但那是真正有用的話,而不是馮去疾現在說的這些廢話。
在秦王政看來,馮去疾的本領實在一般,陌生是呂不韋,就是與熊啟相比也是多有不如,當然,這是馮去疾的不足,但也是他的優點,秦王政已經經曆了權臣呂不韋和不能掌控的楊明,還有叛亂的熊啟,馮去疾這個本領尋常卻又容易掌控的右丞相也就不是一無是處了。
果然,隨著秦王政表現出不耐之色,馮去疾的堅持已經不受控製地發生了動搖,他可沒有呂不韋的底氣和楊明的傲氣。
“大王,臣絕無此意。”馮去疾連忙邊辯解道。
“所以右丞相就不要多說什麽了。”秦王政揮手讓馮去疾退下道。
馮去疾聞言還能說什麽,隻能老老實實地退回了自己的位置,直臣不是什麽人都能當的。
“蒙恬,此次由你統領黃金火騎兵護駕。”秦王政又看向了蒙恬道。
今天秦王政將麵前的這幾位重臣召來,可是有著自己的安排的,在這裏,沒有一個人是多餘的。
“諾。”蒙恬應答道,雖然不能直接衝殺在第一線,但能夠護衛在秦王政身邊,也是一種莫大的殊榮了,若非是寵信到了極致,誰能接過這樣的任務?
在鹹陽宮的這座大殿中,關於攻滅齊國的戰爭安排被一步一步的完善起來,滅國大戰,曾經還需要舉行廷議進行商議的大事,此時已經能夠在秦王政的一言之間決定了,這就是秦王政在秦國如今的權勢。
在秦王政的推動之下,秦國的重心迅速轉移到了攻打齊國一事上,而秦王政的禦駕親征,也在秦國內部確定了一批隨駕的臣子,楊明赫然被列在第一位。
屠睢這位攻齊的北路軍大將,在離開鹹陽之前來到了楊府,他要拜訪一下自己的老上司,楊明對於他來說,不僅是曾將的上司,更是一手帶著他讓他走上如今高位的人。
“你現在來拜訪我,可是不怎麽聰明。”將屠睢帶進書房的楊明道。
屠睢如今在秦國已經不需要再給自己找靠山了,到了他現在的這個位置,他就隻能有一個靠山了,那就是秦王政了。
他再與楊明表現出太深的交情,對於他來說已經沒有多少好處,有著的隻有潛在的風險,軍中抱團,大概是秦王政最忌諱的事情了,比文臣抱團更犯忌諱,這無關心胸,隻是身為王關於權力格局的考慮。
“末將不管別人怎麽看,太師在末將的眼中,永遠都是那位在上林苑一手締結了龍虎禁軍的護軍大人。”屠睢回答道,神色間不見一絲的遲疑之色,他明白楊明為什麽這麽說,但他不在乎。
“我現在可是已經升職了,比當年的護軍可要高出許多。”楊明笑道,他雖然嘴上說著利弊,但昔日的麾下能夠來拜訪,他還是很高興的,一個人的意義,畢竟也是需要他人來證明的。
“那是自然,天下誰人不聞太師之名。”屠睢看到楊明的笑容,亦是恭維著說道,楊明喜歡聽好話,這在當年的龍虎禁軍中本就不是什麽秘密,他們這些作麾下的人都知道,不過他們對此並不討厭,因為楊明是能夠帶著他們取得別人不可能取得的勝利的,也因為他們知道,楊明並非是喜好浮華虛榮之人,他喜歡聽好聽的話,隻是性子中的詼諧使然,他可從來沒有因為這點小愛好而耽誤了軍中正事。
“你倒是在官場上混出了一個人樣了,這最後的滅國之功可是了不得。”楊明道。
“末將可不敢在太師麵前說功勞,更何況這不還沒能將齊國滅掉嗎?”屠睢說著,但神色間卻不是謙虛而是自得中的矜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