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劍問明月

第五百八十六章 封爵東王,坐鎮桑海

字體:16+-

秦王政仰望著天空中對峙的一人一龍,此刻,一個全新的世界呈現在他的麵前,對於長生的渴望從未像此刻這般強烈。

天外世界,神龍,蒼龍七宿,還有楊明那猶如神魔的力量,在這些神異麵前,寡人求個長生不過分吧?秦王政在心中對自己說道。

曾經的他雖然也渴望長生,但對於長生一事卻是將信將疑,畢竟長生若是可得,為什麽幾千年來從未出現過長生之人?但現在,星空外的世界,神龍,還有楊明那揮手之間可奪取十萬大軍軍械破裂星空的力量,哪一個不是神話,神話已經發生在他麵前了,為什麽不能多出一個長生的神話。

隻是,神龍?天空中異狀讓秦王政不免有多出了遲疑,那是他所不能掌控的存在。

此刻,相對於秦王政的心思複雜,整個泰山上下,超過十萬道視線的主人已經陷入了失神之中,他們都看到了什麽?

神魔與蒼龍嗎?楊明與青龍對峙的一幕清晰的落在每一個人的視線之中,這已經超出了他們的認知,那些秦軍士卒尚且還說,他們本就敬畏楊明如神魔天人,但秦國的那些文武大臣可就不一樣了,在往日中,他們是真的與楊明有著交集的,此刻,楊明那屹立於蒼天之上,撼動星空,對峙蒼龍的神姿落在他們的眼中,對於他們的震撼更是巨大。

這是與我同殿為臣的楊太師?這是假的吧?這是此時所有在泰山之上的秦國大臣心中的所思所想。

以後若是相遇,我是不是要拜他如神明?

“這家夥可真的越來越有魅力了,哀家能夠神明拜倒在哀家的身上。”趙姬怔怔地看著天空,此刻這位大秦太後的眼中閃爍著炙熱的神采,想到與楊明之間的親密無間,趙姬隻覺得心中的火焰被點燃,她從未像此刻這般,迫切地想要將楊明攬入懷中,屬於她的征服欲望在這一刻達到了巔峰。

“這是我父親?”楊盈盈下意識地看向娘親驚鯢,因為了解,此時才會更加的震撼,所以才會不可置信,她想要從娘親驚鯢這裏得到肯定的回複。

但驚鯢此刻卻顧不得女兒的震驚與疑惑,從方才楊明迎上天空的那一刻起,她的心神就全部放在了楊明的身上,隻不過相對於別人,她沒有震驚,她有著的隻有擔心,他人見識到的是楊明的強大,但驚鯢看到的卻是楊明麵對的危險。

“這頭龍有著怎樣的實力?”這是驚鯢此時唯一的想法。

在驚鯢的擔憂之中,焱妃握住了她的手掌,來自焱妃掌心的暖意讓驚鯢微微回過神來。

“不用擔心,他是最強的。”似是知曉驚鯢心思的焱妃安慰道。

“妹妹不也在擔心嗎?”驚鯢道,她能感覺到來自焱妃掌心中的汗跡。

此刻,楊明則完全是另外一種心思,青龍,蒼龍七宿,龍元,這三者同時出現在他的麵前,隻讓他有著一種時空錯亂的感覺,尤其是蒼龍七宿呈現出的封印,更是讓楊明隻覺得一種恍然若夢,原來這就是蒼龍七宿的最後的秘密,竟然是為了這頭蒼龍準備了。

而這頭蒼龍又為什麽寧可舍棄半截身體也要來到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到底有什麽東西吸引它,讓它不惜付出這樣的代價?

蒼龍七宿真正的主人九天玄女,是不是早就料定了此時的一幕。

這一刻,楊明隻覺得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秘密並未完全掌握,這個世界一定還隱藏有自己的秘密,蚩尤、黃帝、九天玄女之間一定還有著更大的秘密。

青龍在蒼龍七宿的封印下,已經徹底失去了神性,一身精元被鎖化作在龍元,化作了一頭純粹的凶獸,不過楊明並沒有在此刻屠龍的打算,不說其他,青龍雖然失去了神性,但僅僅隻是肉身力量,依舊是這個世界的巔峰力量,在這裏與之交手,所波及的範圍,足以讓泰山之巔化作煉獄。

而青龍雖然神性盡失,隻剩下獸性,但獸性並不代表沒有理智,相反,獸性對危險的直覺甚至更加直觀敏銳,在楊明的身上,它亦感覺到死亡的威脅,所以,在一人一龍的對峙之中,人因為顧忌,龍因為對危險的直覺,人與龍都沒有選擇動手。

在無數人的視線之中,最終是獸先慫了,隻見青龍化作一道流光,重現東方的天空,龍歸大海,東海才是青龍最喜歡的地方,在那裏,它才是無敵的存在,人可在陸地稱雄,但在海裏,是屬於龍的世界。

看著青龍遠去的流光,秦王政不由鬆了一口氣,隻要這頭龍還在這個世界,他就有機會,但不是現在,此刻對於他來說,青龍還是巨大的危險。

秦王政二十四年六月,秦王政祭天於泰山之巔,認為自己一統天下,開創全所未有的帝國之業,可德兼三皇,功過五帝,遂棄用王號,取三皇之“皇”、五帝之“帝”合成‘皇帝’,自稱大秦始皇帝,昭告天下帝國的建立。

適時,有神龍臨空,被視為秦國承天之名,秦王政以此為意,取秦國重寶和氏璧製成皇帝印璽,上篆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自此,一個新的時代開啟了,一個迥異於從未,未來還不可知的時代開始了。

秦國,齊郡,臨淄行宮。

始皇帝嬴政看著麵前由趙高草擬的封賞詔書,視線落在了卷末的位置,那裏還有著空白,具體的封賞沒有任何人都能代替他,必須出自他的手中。

“趙高,對太師的封賞,你覺得該如何?”嬴政抬頭問向趙高道。

這個問題對於趙高來說實在有些超綱,皇帝可以決定他的榮辱,但楊明同樣也是強大到可以不講道理的存在,泰山上的那一幕可還沒有過去多久,趙高如何敢得罪楊明。

當今天下,恐怕沒有人敢得罪楊明,哪怕是皇帝陛下。趙高在心中下意識地想到。

在嬴政的視線中,趙高心思急轉,嘴上卻是不敢有絲毫的遲疑,連忙說道:“太師還是皇帝陛下的臣子,對他的封賞自然由皇帝陛下您來決定。”

趙高的回答顯然讓嬴政很是滿意,隻聽這位皇帝陛下自語道:“你這奴才倒是狡猾,太師功高,當列第一,不可不重賞啊。”

嬴政說話間已經拿起了禦筆,筆走龍蛇之間,已經在詔書後半部分的空白之處書寫出了他的決定。

始皇帝二十四年,封東侯、太師楊明為東王,封地桑海城,是為大秦第一王。

秦國廢分封,置郡縣,連皇帝親自都隻能稱皇子、公子,而不得王爵,但皇帝卻偏偏寫下這樣的一道封王詔書,這讓秦國上下震動的同時,又讓經曆過泰山之事的人視為理所當然。

皇帝封一人為王固然來得不可思議,但皇帝若封王的不是人,而是神呢?封一個神為王爵,對於皇帝來說,大概也是一件很不錯的事情吧?

嬴政在齊地待到了七月末,在天氣轉涼之際,繞道燕趙之地,巡遊返都。

東海之濱,桑海城。

“這裏以後就是我們的家了?”與楊明一起漫步於街頭的焱妃看著熱鬧繁華的街道,目光之中多有著好奇之色。

桑海城,得漁鹽之利,最是富裕,又有儒家小聖賢莊與稷下學宮的分院在此,聚集了大量諸子百家之人,更為這座城市增加了繁華與文化底蘊,又有海天之景,可以說,在整個齊地,甚至是整個天下,桑海城都是首屈一指的城池。

“還算不錯,都是海景房。”楊明笑道,麵朝大海,春暖花開,這大概也是一種小小的浪漫了。

嬴政將自己封到此地,楊明大概能夠猜到對方的想法,對於自己這個不受掌控的存在,嬴政固然有著忌憚,但還有著借重,不說別的,那頭逃入東海的青龍,秦王政就不可能放棄,他的長生之求最終還要落在自己的身上。

“夫君與皇帝做了什麽交易,他竟然會封你為王?”焱妃問道。

“你還是王妃了,這又需要理由嗎?”楊明反問到。

“需要理由。”麵對楊明的調侃,焱妃卻是十分嚴肅地說道。

“東海之中有頭龍啊,王妃覺得我鎮守的這桑海城真的隻是東方齊地嗎?”楊明解釋道。

“那頭龍?”想到那頭在泰山之巔的威淩天下的蒼龍,焱妃的心頭就是一顫,那種神話中的生物,給人的壓力實在太大了。

“正是那頭龍,皇帝需要那頭龍。”楊明道。

“那頭蒼龍可是有什麽神異嗎?雖然它本身就是神異,但絕對不止如此。”焱妃道。

“在那頭龍身上,可得長生之秘。”楊明直接說出來真相道。

“長生之秘?”焱妃愕然,雖然已經見識了神話,但長生,龍雖然神話的生活,但長生,世間怎麽可能有長生不死的生物,哪怕是龍也是如此。

“蒼龍的一身神性精華被蒼龍七宿所封印,形成了龍元,龍元之中所蘊含的能量對於這個世界的生靈來說是不可想象的,若有人能夠吞服龍元,依靠其中的神性精華,可得長生不死。”楊明道。

“長生不死,那是怎麽做到的?”焱妃問道。

“龍元之中蘊含著蒼龍的神性精華,那種傳說中的生物,其神性精華對於一個人來說可以說是近乎無窮無盡的,換一種說法說,一個人若是能夠吞食龍元,一個人維持不死而緩慢的消耗在龍元龐大的神性精華麵前,可以說是微不足道的,龍元足以支撐一個人活到天荒地老,雖不得永恒,但幾千年的時間對於一個人來說,其實與永恒也沒有什麽區別。”楊明道。

如果將人比作一台機器的話,那龍元就是近乎永不枯竭的動力之源,人所消耗的數額在一龍的神性精華麵前,實在不值一提,當然,當神性精華被消耗枯竭之時,人依舊會死,龍元隻是能量,並非是不死的規則。

“原來如此,這個世界真的是不一樣了。”焱妃歎息道,一點也沒有因為長生之機而激動的情緒。

“所以,皇帝是要夫君你屠龍嗎?”焱妃又問道。

“皇帝需要我屠龍,而我也需要屠龍。”楊明道。

“夫君也是為了長生?”焱妃道。

“是為了你們,我現在即使沒有龍元,也可以在這個世界上永遠的活下去,但你們不一樣,如果沒有更多的機緣,你們不可能達到我這個地步。”楊明道。

龍元是隻有一顆,但那並不說明龍元隻能讓一個人吞服,這就是楊明與皇帝的交易,皇帝需要楊明屠龍,而楊明也需要皇帝的力量挖掘出這個世界最終的秘密。

“我們?”聽著楊明的話,焱妃沒來由的生出了一種恐慌,她竟然在不知不覺間已經成了楊明的累贅,她竟然已經不能理解楊明所看到的世界了,而她是楊明的妻子啊!

“好了,不說這些了,愛妃,我們現在要看看隻屬於我們的地盤了。”注意到焱妃眼眸深處的憂慮,楊明也不做開解,而是攬過焱妃的腰肢,大踏步的朝著前方走去。

這東海之主的癮,可要好好過過才是,畢竟這可是權勢帶來的享受,而他正好是一個俗人。

小聖賢莊中,以伏念為首的儒家新一代領軍人物此刻愁眉苦臉的聚集在一起,桑海城多出了一個主人,在這個主人的地盤上,哪怕儒家底蘊深厚,也依舊感覺到一種沉甸甸的壓力。

“這桑海城的天要變了。”自韓國徹底覆滅之後就投入儒家的張良長歎一聲道,此時,他已經想要離開桑海城了,以他的身份,實在沒有勇氣與楊明做鄰居。

“師弟,看來你要出去避避風頭了。”已經繼承儒家掌門之位的伏念說道。

張良的底細,伏念當然知道,作為掌門,伏念不會出賣儒家弟子,但他也不能看著張良將儒家拖入萬劫不複的深淵,有著楊明在桑海城,儒家上下必須小心做人,容不得有一點出錯,而張良就是出錯的地方。

“良知曉,我很快就會離開桑海城。”張良點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