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動物

盧杞

字體:16+-

宋·劉克莊【雜詠一百首·盧杞】僭偽蟠宮闕,忠賢血賊庭。相君無喜慍,麵色隻藍青。

盧杞,字子良,出生在河南滑縣,祖籍則在範陽。範陽是盧氏郡望,在隋唐四大郡望裏排在第一。盧杞的爺爺叫盧懷慎,當過李隆基的宰相,因為拒腐蝕,把自己搞得很窮,老婆孩子都跟著饑寒交迫。某次盧懷慎得了病,宋璟去探望,見盧家的大門連漆都沒刷,再進屋,隻見一張破**鋪了條單薄褥子,別說躺著了坐著都覺得硌屁股,弄得宋璟心裏和屁股雙重不舒服。要說盧懷慎工資不算低,但都散給了窮親戚,到死也沒積蓄,還是皇上出錢給辦的喪事。絕對大唐廉政典型之一。

盧懷慎的兒子盧奕官至禦史中丞,安史之亂洛陽破城,別的官員都跑路了,惟獨盧奕不跑,寧死不屈痛罵反賊最後被割了大好頭顱。因此盧杞是貨真價實的忠良之後、烈士遺孤。這身份根正苗紅,所以盧杞不用跟別人似的寒窗苦讀準備高考,而是順利“蔭官”,出仕就當刺史,然後禦史,最後當上了宰相。這個人的經曆告訴我們,有個顯赫的爺爺當個將軍不在話下,碰巧再有個好爹,當個宰相也沒什麽好意外的。

由此看來盧杞少年時也不會窮到哪去,到底是官宦世家,怎麽也比老百姓強。不過唐人盧肇編的《逸史》中有段傳奇,說盧杞幼時窮得叮當響,生了場大病,幸虧鄰居有個滿臉麻子的老嫗照顧才沒死。這老太太叫麻婆,每日喂飯悉心護理,盧杞大概是吃了麻婆豆腐才痊愈的。話說這麻婆不是凡人,跟機器貓似的,某一天她掏出個剖成兩半的葫蘆當飛行器載著盧杞飛到了天宮。一個叫太陰夫人的美女神仙接見了盧杞,讓他三選一,A.留在天宮做神仙,可以長生不老,可以跟美女神仙睡覺;B.回到人間做地仙,但隨時可以到天宮自助遊;C是最差的,給個人間宰相當當。盧杞不假思索選擇了A。天宮使者問他,你確定嗎?不改了嗎?

盧杞想想還是當宰相實惠,猶豫片刻後改選了C。

可把個太陰夫人氣壞了,嗬斥麻婆領著盧杞哪來的回哪去。

這故事相當有料,有飛行器,有克服地心引力,還有一道深具哲學意味的選擇題,以及一個現實主義者在夢想與現實之間的踟躕。後來盧杞真的做了宰輔重臣,所作所為也確實能把神仙活活氣死。蘇洵有一篇著名的文章,叫《辨奸論》,說盧杞之奸,雖然奸到了“傾國傾城”的程度,可是這家夥長得一點吸引力都沒有,語言能力也達不到騙了人人家還幫他數錢的境界,都是因為唐德宗太二,盧杞這種人才有了用奸之地。

假如老蘇洵分析得有理,那麽盧杞的經曆證明:一個壞蛋的成功,與一個混蛋上司提供的平台是分不開的。

盧杞還隻是個禦史中丞時,郭子儀就對此人做出了準確評價。那時郭子儀已是譽滿天下,雖然誰都承認他是挽大唐社稷於既倒的第一功臣,這老人家卻還是時時如履薄冰,不惜以日日吃喝玩樂縱情聲色來自汙,以避免主子猜忌,“趴體”隔三差五地辦,筵席是三天兩頭地擺。老郭接客的時候,他家的女眷從不避席,一塊聊天喝酒跳舞唱歌,直到有一天盧杞上門……

門童稟報後,郭子儀果斷並毅然命令女眷們回屋躲避,並以從未有過的嚴肅叮囑:來客不走萬萬不可現身。

盧杞進來了,盧杞又走了,這中間郭子儀和他談了什麽史無記載,我想以老郭的政治智商,應該是跟盧杞聊了聊“今天天氣哈哈哈”之類的問題。盧杞走後,女眷們好奇地問:為什麽讓我們回避呢?郭老答:此人那副德性醜到家了,你們女人呢又愛笑,跟一群鴨子似的。錢鍾書曾指出:有雞鴨的地方,糞多;有女人的地方,笑多。你們一瞧他長那樣肯定憋不住笑,一笑可就把他得罪了。這人將來有了權,我這一大家子人就危了……

一個人醜到什麽程度才會讓女人忍不住笑呢?請看清代禁毀小說《玉樓春》中盧杞亮相的描寫:隻有二尺七八寸長的身材,臉如黑炭,左半邊又生得古怪,渾如青靛染成。黃髯數莖,渾似鐵絲出地;黑麻滿麵,卻如羊肚朝天……不是武大郎重生今日,定是柳樹精又下凡塵。《舊唐書》裏說,盧杞“貌陋而色如藍,人皆鬼視之”。我知道唐時人種比較亂,有黑人有白人,還有昆侖奴那一類的馬來人,倒是沒見曆史記載有藍胖子或藍精靈蒞臨過大唐。總之既然盧杞長成這樣,其血統看來相當複雜。

總之郭子儀做對了,盧杞權傾朝野後努力害人,卻沒害郭汾陽,相反還挺尊敬。讀到這個故事後,大家的收獲應該是:見到長得出乎意料的人決不能表現得出乎意料。

別看盧杞長得慘不忍睹,唐德宗李適卻喜歡得不得了,可能是李適對長得有創意的人多有好感。真正原因應該是李適覺得自己是個英主,自我感覺一貫良好,而盧杞所擅的,就是維護李適自我感覺之良好。比如領導的決策永遠是高屋建瓴的,領導的目光永遠是高瞻遠矚的,領導的姿態永遠是高居深拱的——類似的話盧杞一定沒少說,這樣的下屬現在也吃香啊。

不過李適總還不是個聾子,也耳聞好多人說盧杞不是個好鳥。李適想不通,就問名臣李勉,都說盧杞人性差,怎麽我就沒覺得呢?李勉說:“天下皆知盧杞之奸邪,獨陛下不知,所以為奸邪也。”可李適還是沒被說服,相反還給李勉做了雙小鞋穿。實際上是他不肯相信而已,這個道理其實非常簡單:全世界隻有一個人說好的鳥一定不是什麽好鳥。

升任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也就是當了右相的盧杞,開始收拾他看不順眼的人和看他不順眼的人。

楊炎和盧杞是同事,職位一樣。此人屬於看盧杞不順眼的人,楊炎每看見盧杞一次都像是進了一回茅房,到家就吐,弄得自己每天下班都跟懷了孕似的。另外盧杞學問太差,楊炎羞於跟他同朝為官,聽盧杞說不著四六的話就摟不住火。盧杞就跟李適奏了一本,說楊家的家廟規格修得僭越,有篡逆嫌疑。李適就貶了楊炎的官,半路上被盧杞的人勒死。有個叫崔寧的大臣則是盧杞看不順眼的,因為崔寧跟皇上一聊起時事新聞就掉眼淚,憐我世人,憂患實多。盧杞淚腺不發達,哭不出來,無法表現得更憂國憂民,就上表稱崔寧和反賊有勾結,於是崔寧再也不會哭了。

接替楊炎的張鎰耿直,李適很是器重,盧杞很是吃醋。當時侍禦史鄭詹跟張鎰交好,經常等盧杞晝寢的時候去跟張鎰聊幾句,盧杞就假寐,偷聽鄭和張的談話,還故意“醒”來跟張鎰說有重大事件商議,張說鄭禦史在這,盧杞便陰陽怪氣地說:我們說話曆來不讓無關人等聽啊,你怎麽讓他來了呢?張鎰氣得沒話說。不久盧杞找了個理由把鄭詹殺了,張鎰也被罷了相。

對郭子儀客氣,對另一位大唐功臣顏真卿,盧杞就不客氣了。他害死的人裏頭,以顏真卿最有分量。這顏老和他兄長一樣有副“顏常山舌”,人品好、骨頭硬,說話也不拐彎抹角,學問書法又實在太優秀,這讓盧杞倍感自卑。就想方設法把顏真卿外放,顏當然不高興,就說:你爹盧奕當年被叛賊砍頭,頭顱送到我手裏,這般英雄唯恐失敬,我都沒敢拿布擦他臉上的血,而是伸出舌頭一點一點舔幹淨的,如今你想怎麽收拾我呢?把他的烈士爹抬出來,盧杞隻有作揖感謝的份兒,不過可不是良心發現,而是越發恨顏真卿了。

不久,李希烈藩鎮造反,盧杞等來了機會,上表推薦顏真卿去說降李希烈,讚揚顏真卿忠烈耿直,非這樣的老臣不能說服反叛青年雲雲。顏真卿走之前給兒子遺書一封,僅區區六字:奉家廟,撫諸孤——說明老頭頭腦清醒得很,知道此去必死。見到李希烈後,李很想利用顏真卿的聲望和影響力,欲封之偽官,顏抵死不受,一年後被李希烈絞死。諡“文忠”。

傳說中的捉鬼將軍鍾馗也是盧杞逼死的,話說書生鍾馗文章錦繡高中狀元,卻因為相貌奇醜被褫奪功名,盧杞就是鍾馗的主考官。這多半是給盧杞栽贓,你想他都長成那樣了,好容易來了個跟自己有一拚的,為什麽不留下呢?

除了禍害人,盧杞在經濟學上還有兩項發明,一曰“稅間架”,一曰“除陌法”,前者是兩根房梁算一間房,每間房交稅多少錢,搞得大唐的業主人心惶惶,恨不得把房梁拆了,反正拆房是砸死繳稅是餓死,橫豎都是死。“除陌”類似增值稅,不管是工資還是做買賣,隻要賺一千錢就得上交官府五十錢,以物換物別以為就能躲了,照樣折價算錢。這麽重的稅賦,自然民不聊生烽煙四起。造了反的藩鎮借此打出口號標語,“我軍不稅間架不除陌”,百姓一聽,自是紛紛歸附。眼見壓不住了,又有節度使李懷光上表彈劾盧杞,李適才貶了他的官,又給自己下了罪己詔。又幾年,盧杞死,眾皆稱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