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家父袁術,開局就稱帝

第二百章 西涼大宛馬

字體:16+-

袁耀用手摸著這些西涼戰馬,戰馬身上那柔順的毛發,散發出黝黑明亮的光澤。用手摸起來十分柔滑。

這些西涼戰馬,圍聚在一起,時不時的用前蹄踩一踩地上的青磚,發出噔噔噔的聲音。

時而又晃一晃腦袋,背上的鬃毛也隨風搖擺,嘴裏還發出嗤嗤的聲音。

體型龐大的西涼戰馬,是最適合充當軍用戰馬的。

因為體型龐大,身形健碩奔跑起來的速度也十分的迅捷。

再加上體型大,負重能力就更大。

讓西涼戰馬可以穿戴更多的護甲,組建西涼重騎兵。

其實,在漢末時期各地諸侯手下都有一些馬匹,但能夠擁有西涼戰馬的少之又少。

大部分都是從北方遊牧民族的手中販賣過來的烏桓馬和鮮卑馬。

這些馬匹的體格略小一些,相比之下雖然跑得遠,但一旦遇見了真正的西涼大宛馬還是要遜色幾分。

袁耀看著這些西涼戰馬,不免還是搖了搖頭。

曆史就是這麽湊巧。

擁有如此多戰馬的董卓,如果不是被呂布,給殺死了。

光憑這些兵馬,董卓的實力完全有一統天下的能力。

隻可惜董卓身死道消,留下的這些兵力被手下的幾個大將瓜分幹淨。

而手下的這幾個大將又相互攻伐,最終錯過了雄踞一方一統天下的資格。

袁耀有了這五百匹駿馬,組建一支騎兵完全足夠了。

“紀將軍,你從軍中挑選出500名,會騎馬的將士出來,我打算用這些馬匹組建一支騎兵。”

“公子放心,這件事情就交給我去辦吧,我保證給你選出一些年輕力壯的小夥子來。”

紀靈聽從袁耀的建議,剛準備下去選拔人才。袁耀又突然想起了什麽。

“回來,再幫我叫幾個鐵匠來。”

雖然有了這些戰馬,擁有了組建騎兵的基礎。不過,袁耀並不打算,讓這些騎兵,隨隨便便就上戰場。

要想讓這些騎兵發揮更大的作用,成為一個可怕的殺器,還需要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一番武裝。

那就是給這些馬匹配上足夠強大的護具。

同時讓這些馬匹成為重騎兵。

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普通的騎兵雖然厲害,但也隻是針對普通的步卒而言。

一旦對上了敵軍的騎兵,優勢就並沒有那麽明顯了。

輕騎兵雖然奔襲的速度快一些,但是,一旦遇到敵軍的弓箭手。傷亡依然會比較大。

真正能夠被稱為恐怖,戰鬥力極為強悍的乃是重騎兵。

重騎兵在戰馬的周身都覆蓋甲胄,有甲胄的保護戰馬能夠避免受到箭矢的攻擊。

極大的減少馬匹的傷亡,同時因為身披甲胄,戰馬體型和負重的增加,讓戰馬的衝擊能力變得更強。

在戰場上就算隻有區區數百匹戰馬的衝鋒,所引發的恐怖動靜,也足以讓普通士兵聞風喪膽。

所以,將這500匹戰馬全部武裝成重騎兵是最好的選擇。

既增加了騎兵的作用,又能夠減少戰馬的傷亡。

在當今這個,缺少馬匹的時代,袁耀隻能這麽去做了。

不過要想要將這些戰馬,武裝到牙齒,所需要的甲胄,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光是馬背上的鞍具,鴻頸,麵簾製作起來,就不容易。

而且這個時代,製作甲胄的技術也不算先進,大致都是工匠鍛造出一些鐵片,然後在鐵片上打洞,利用繩子將這些鐵片連接起來,形成一整塊甲胄。

但是因為鐵片的大小,導致甲胄無法完全做到符合每個人的體型,所以這種甲胄,大都隻是保護一個胸膛,最多再加上兩片肩甲。

這種製作方式,一般也被稱為鐵劄甲。

正是因為這樣的製作工藝比較煩瑣,而且需要消耗大量的鐵器,而且頗為笨重,能夠配上這樣甲胄的人,要麽是擁有不俗的武藝,要麽就是地位尊崇。

普通士卒,隻能著皮甲,甚至連穿甲的資格都沒有。

至於戰馬,因為體型龐大,所需要的鐵片數量更多,製作更為麻煩。

袁耀原本以為,自己找來幾個工匠,再燒製一批鐵礦,製作馬匹的鎧甲應該不成問題。

可等袁耀在這些鐵匠的口中一問,確實得到了一個驚人的答案。

這幫鐵匠,無一例外,居然全部都不知道該如何鍛造甲胄。

這可讓袁耀頗為驚訝,這些鐵匠的能力他是知道的,袁耀受降了那些黃巾軍之後,武器裝備奇缺,一下子就多出了幾萬把武器的缺口。

他手中當時可沒有那麽多兵器,而朝廷之前也沒有那麽多兵器可以供應,就算有,到了這個時候也已經沒法供應了。

所以,想要武裝自己的人手,隻能夠自己鍛造武器。

袁耀就是依靠這些鐵匠,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裏,打造了幾千件武器,加上黃巾軍原本的一些舊兵器,勉強把這些兵馬進行了武裝。

這些鐵匠的鍛造技藝,雖然談不上如何出眾,可是打造一些基礎兵器,還是絲毫問題都沒有的。

袁耀本以為他們能夠鍛造武器,想來打造一些劄甲也不成問題。

誰知道這些鐵匠從未打造過甲胄一類的防具,這讓袁耀頗為好奇,連忙開口詢問。

“黃師傅,你們打造兵器的手藝不俗,為何不會打造甲胄呢?”

那領頭的黃師傅麵露難色,連忙開口解釋。

“太守大人,倒不是我們不想要學習打造甲胄,而是官府不允許啊。”

“朝廷這些年雖然放開了管製,對於私藏兵器之人,並不會特別追究,但是對私藏甲胄的人,那是嚴懲不貸啊!”

“一旦發現,那可是死罪,所以我們這些鐵匠,哪裏敢去私自鑄造甲胄啊,那可都是掉腦袋的事情啊。”

黃師傅一句話,這才讓袁耀明白了過來。

好像在漢朝,確實是有這麽一條禁令,禁止民間任何人私藏甲胄。

畢竟甲胄這東西,危險太大了。

一甲頂三弩,三甲進地府!

就憑這一句話,就能夠知道甲胄在古代的作用,以及官府對其管控的嚴格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