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匹夫之見耳
“哼,辛仲治,你自己不為主公出力,大可閉口不言,何故在我替主公出謀劃策的時候,出口傷人!”
逢紀的這番話,不可謂不歹毒!
直接給辛評安了“不為主公出力”的罪名!
若是辛評不解釋這個問題的話,那麽逢紀這邊。
就可以直接拿這個問題說事,然後在袁紹麵前將辛評一軍。
到時候以袁紹的武斷,即便是不處罰辛評,但是讓辛評和袁紹之間發生間隙,這一點,逢紀還是有把握的!
而袁紹,此時也十分聰明的接收到了逢紀的訊息。
直接開口質問起辛評。
問責他隨軍多日,為何一個計策都不出!
這番話,直接把辛評噎住。
不過,辛評是誰。
好歹也是千年的狐狸,豈能中了逢紀這點小手段!
於是開口道:
“主公,前幾日屬下沒有為主公獻計的原因,是因為主公連戰連勝,根本不需要屬下獻策!”
辛評淡淡的一句話,無形的拍了袁紹一個大大的馬屁。
而袁紹,在聽到了辛評的話語之後,此時也不禁點頭,表示同意。
同時並揮了揮手,示意辛評繼續說下去。
辛評見狀,繼續道:
“如今屬下替主公獻策的原因,則是因為這官渡,實在是太重要了!”
“事實上,我軍若是想要攻打許昌,那麽官渡此地,則必須拿下!”
“但是,官渡之地,我們能夠想到,那麽曹軍那邊,又豈能想不到嗎?”
“主公須知,曹軍那邊,除了有鬼才郭嘉之外,還有毒士賈詡,除此之外,程昱、荀彧、荀攸等人,也是不出世的人才!”
“對方這麽多的謀士,又豈會親眼看著我軍把官渡收入囊中!”
“而更重要的一點是,官渡,乃是在黃河南岸,並且距離我軍方勢力太遠,我五十萬大軍南下,每天都在消耗大量的軍糧,一旦敵軍切斷了我方的糧道,那麽不出幾日,我方就會不戰自潰!”
“雖然說,白馬距離許昌十分遙遠,但是白馬的對岸,就是黎陽,黎陽這些年在主公的經營下,完全可以做完我軍的大後方!”
“因此,屬下覺得,官渡雖然是個好去處,但也正是因為地方太好,很容易被對方針對,因此,屬下還是建議我方大軍,從白馬渡河!”
辛評的一番話,可謂是分析的有理有據!
而袁紹,在辛評的分析下,此時也不禁動搖了。
畢竟正如辛評所說。
曹操一方,有那麽多的謀士!
自己這邊既然既然能夠看到官渡的重要性,那麽曹操一方,自然也能看出來。
再加上官渡位於黃河南岸,若是曹操一方在官渡設下計謀。
等到自己一方大軍一腳踏進去。
然後再絕了自己的糧道!
到時候自己的五十萬大軍怎麽辦?
餓著肚子去和別人打仗嗎?
因此,在聽到辛評的分析之後,袁紹是越想越不對勁。
另一邊,眼看著自己的計策被辛評三言兩語給否決掉。
逢紀此時,頓時不樂意了。
要知道,原本袁紹帳下的謀士,死的死、關的關!
現如今,正是逢紀問鼎袁紹帳下第一謀士的大好時機!
這個時候,逢紀又怎麽會甘心讓別人來出手阻止呢!
再說了,其實辛評的擔憂,逢紀之前也是想過的,曹軍會不會用官渡為誘餌,然後布下天羅地網!
不過,在觀察了這幾日的戰鬥之後。
逢紀最終覺得,還是要賭一把!
再說了,逢紀此人,雖然說愛玩權術,但是卻不能說其人就是酒囊飯袋!
他既然想到了官渡,自然想到了屯糧之地!
此時,見辛評提出了兩個問題!
逢紀當即忽略的跳過第一個問題,然後突然哈哈大笑起來。
等到把袁紹笑得心裏發毛之後,逢紀開口道:
“辛仲治之見,匹夫之見耳!”
“我既然想到了官渡,那麽豈能想不到軍糧的問題!”
“主公且看!”
逢紀一邊說著,一邊指向地圖一處!
大聲道:
“此地名曰烏巢,南北兩處,都是黃河的支流流,此地更是易守難攻!”
“隻要我們把大軍的軍糧屯在此處,並且派重兵把守,曹軍縱然猜到了我軍軍糧屯放之所,也絕不會越過官渡,而去進攻烏巢!”
“至於你說的第一個問題,那就更是笑話了!”
“知道有陷阱,那我們就不去了嗎?”
“有陷阱又如何,我們可是有五十萬大軍,在明公的帶領下,即便是陷阱,我們也給他踩平了!”
“若是連這個都怕,我們還不如早早的棄械投降算了!”
“那曹孟德如今掌控天子,按照辛先生的一番話,他日天子聖旨下來,讓我們統統自-殺,辛先生是不是也要遵守啊!”
不得不說,逢紀的一番話,可謂是正中袁紹下懷。
此時,在聽到了逢紀的一番話後。
尤其是那句“有陷阱又如何,我們可是有五十萬大軍,在明公的帶領下,即便是陷阱,我們也給他踩平了!”
更是說到了袁紹的心坎上了。
再加上最後的那一句“那曹孟德如今掌控天子,按照辛先生的一番話,他日天子聖旨下來,讓我們統統自-殺,辛先生是不是也要遵守啊!”
則是充分的激發了袁紹心中的傲氣!
沒錯,就是傲氣!
憑什麽從小到大都是我袁紹馬仔的曹阿瞞,卻能夠掌握天子,代天子名義發號施令!
而我這位「四世三公」的大將軍,卻要屈居於曹操之下!
正是因為這份驕傲與不甘!
促使了袁紹最終拍板了這個計劃!
至於辛評,眼看著袁紹明知道可能有陷阱還是“義無反顧”的跳下去!
辛評此時張了張嘴,還準備說些什麽!
而逢紀,見袁紹此時已經答應了自己的計劃,生怕辛評再跳出來反對自己。
於是開口向袁紹進諫道:
“主公,軍糧一事,非同小可!”
“辛先生為人素來謹慎,屬下覺得,這糧草籌措一事,可交給辛先生來打理!”
而袁紹,心裏早就對辛評產生了厭煩。
此時見逢紀竟然能夠不計前嫌的推薦辛評。
心裏對辛評的好感,頓時噌噌噌的上升!
於是袁紹大手一揮,直接下令,讓辛評先後鄴城,為五十萬大軍籌措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