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人在宛城,開局截胡曹阿瞞

第325章 這人,我趙雲來救

字體:16+-

幽州,易京樓外。

張燕此時很難受,十分難受。

尤其是看著自己的手下們不斷被屠戮,張燕感覺到自己的心都在滴血。

雖然如此,張燕的目光,還是不禁投向了身後那座高大的城池。

這座城池,名叫易京樓。

乃是公孫瓚自從上次敗給袁紹之後,這些年一直經營的結果。

這麽高大的城池。

不要說騎兵了,恐怕是敵人插上翅膀都飛不進去。

因此,在看到這座城池的那一瞬,張燕的心裏,有一股莫名的安全感。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座城池的主人——公孫瓚,正是自己的盟友。

這也是為什麽,張燕在被匈奴和烏桓聯軍打敗之後的第一時間,會選擇往易京樓所在的方向逃跑了。

在張燕看來,因為敵人人數眾多,且都是騎兵。

自己這邊,硬碰硬是做不到了。

既然不能硬碰硬,自然得據城死守了。

至於據守哪座城?

不用想,張燕都知道是易京樓了。

畢竟易京樓的城高牆厚,張燕可是見識過的。

再說了,張燕這一次之所以答應出兵。

究其根源,是公孫瓚親自派人去請自己出山的。

至於自己為什麽會出現在烏桓南下的必經之路。

則是趙雲向自己傳達了曹昂的建議。

因此,在張燕看來。

自己現如今與曹昂、公孫瓚,都是盟友。

因此,在被敵人殺的丟盔卸甲之後。

張燕才會在第一時間,想著來找公孫瓚。

在張燕看來,自己替公孫瓚擋住了刀子。

於公於私,公孫瓚在這個時候,都得救援自己。

再加上公孫瓚手下的大軍,以及易京樓的規模。

若是雙方配合得當的話。

能活命都是小事。

以公孫瓚手下的白馬義從的本領,說不準,還能打一個漂亮的反擊戰。

因此,在被匈奴和烏桓聯軍打敗的第一時間。

張燕腦海裏首先想到的就是公孫瓚。

而事情的發展,也正如張燕想的那樣。

眼前的易京樓,沒有讓張燕失望。

可是讓張燕沒有想到的是。

自己這邊,被匈奴、烏桓以及袁尚的軍隊,追著殺了這麽久。

易京樓那邊,卻是一點動靜都沒有。

什麽意思?

難不成,這些人都睡著了?

還是說,他們打算見死不救!

當這個念頭剛一在張燕的腦海中浮現,這個想法就立刻被張燕否決掉。

原因很簡單。

因為他認識的公孫瓚,並不是這樣的人!

正所謂“人的名、樹的影”。

自己當初之所以結交公孫瓚,就是因為其講義氣,夠朋友。

因此,對於易京樓現如今的一片死寂。

張燕本能的認為,是公孫瓚有事情耽擱了。

可是。

伴隨著時間的逐漸推移。

張燕手下的士兵們,犧牲的人數進一步增加。

張燕此時心裏的那點希望,此時也在逐漸破滅。

……

易京樓內。

一座富麗堂皇的大殿上。

趙雲此時半跪在地上。

而在大殿的上首,趙雲的前方。

公孫瓚此時則是一臉冷漠。

“主公,那張燕乃是我們的盟友,當初就是他帶著十萬大軍擋住了烏桓南下的腳步,現如今張燕有難,還請主公發兵救援啊!”

趙雲一字一頓,盡量克製住自己的情緒。

“哼,張燕死不死,關我什麽事?”

“今日我若是救了張燕,那明日李燕、劉燕有難,你說我幫還是不幫?”

“再說了,外麵那些人,大多數都是騎兵,若是他們趁著我們開城門的間隙,強行衝進來,到時候死的就不止張燕了,就連我們,也會有生命危險。”

公孫瓚冷哼一聲,冷漠道。

而趙雲,見公孫瓚竟然這般回應,此時的他,整個人都不由得愣住了。

要知道,趙雲當初之所以投奔公孫瓚。

就是因為趙雲覺得公孫瓚夠義氣,是個大英雄。

可是現在,在聽到了公孫瓚的一番話語之後。

趙雲整個人都為之一震。

看著眼前這道霸氣卻又略顯疲憊的身影。

有那麽一刻,一股從未有過的陌生感從心底升起。

趙雲的反應,自然被公孫瓚看見。

眼看著趙雲的臉上流露出的不滿。

公孫瓚長歎一口氣,悠悠道:

“子龍,你是知道我的。”

“現在這種情況,不是我見死不救,而是我不能救啊。”

“你仔細想想,敵人為什麽要在易京樓外屠殺張燕等人,說白了就是希望我們去救,一旦我們打開城門,敵人就有機會趁虛而入啊。”

“還有那張燕,他口口聲聲說他是我們的盟友,可現如今,他明知道我無法救他,他卻偏偏賴在易京樓外麵被人殺戮,這是做什麽,這不是陷我於不義嗎?”

“他張燕若真的是英雄好漢,那他就應該替我想想,要死也死遠點。”

公孫瓚一邊說著,一邊麵露凶狠。

至於趙雲,此時聽到了公孫瓚如此“掏心窩子”的一番話後。

整個人,不禁失望到了極點。

不過值得慶幸的一點是。

早在河內郡的時候,趙雲早在河內郡的時候,就已經投靠了曹昂。

本來對於投靠曹昂一事,趙雲的心裏,對公孫瓚還有些許愧疚。

可是現在。

在聽到公孫瓚突然說出這樣的一番話後。

趙雲非但不會覺得愧疚。

相反,趙雲還覺得十分慶幸,慶幸自己,早早的認清了公孫瓚的真麵目。

而就在趙雲內心波瀾起伏的時候。

公孫瓚這邊,見趙雲久久沒有回應。

以為趙雲被自己的話語說服了。

於是公孫瓚一甩袖子,然後冷聲道:

“話我已經說到這裏了,至於那張燕,你若是有心,等他死後,你替我多給他燒幾張紙錢吧。”

說完這話。

公孫瓚轉身就走。

而趙雲,見公孫瓚離去。

此時的他,內心深處,不禁升起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心裏想著,趙雲退出了大殿。

走廊門口。

一群將官們見趙雲出來,有人連忙問道:

“怎麽樣,大人答應了我們出兵的請求嗎?”

此話一出,在場眾人紛紛把目光投向了趙雲。

“沒有。”

趙雲淡淡道。

“果然……”

雖然說,對於公孫瓚的回複,大家隱約有些猜測。

可是現如今從趙雲的嘴裏說出來,卻又是另外一回事。

見四周眾人紛紛麵露失望。

趙雲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然後笑道:

“不過,雖然說大人不答應出兵,但是我卻要決意出兵了。”

“大丈夫生於天地間,自當無愧於心。”

“這張燕本就是我們的盟友,他今日遭此大難,也都是因為替我們出頭的緣故。”

“於公於私,我們都必須救他。”

“既然大人不救,那麽這人,我趙雲來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