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人在宛城,開局截胡曹阿瞞

第400章 名留青史

字體:16+-

“妙、妙啊!”

“子脩,你這腦子,究竟是怎麽長的!”

“不要說什麽醫學院了,你這個計劃,完全顛覆了以往的師徒相處模式。”

“子脩,光是這個計劃,你就可以名留青史了!”

此時,在仔細的回味了曹昂的計劃之後。

華佗這邊,整個人都已經陷入了深深的震撼之中。

要知道,就在幾分鍾之前。

在聽到曹昂準備推廣醫學院的時候。

在華佗的心裏,曹昂的作用,不過是簡單的官方背書而已。

具體的操作步驟,還得自己來推進。

而一想到具體的操作,華佗就不禁有點頭大。

畢竟無論他的名氣如何大,華佗本身擅長的領域,不過是治病救人罷了。

哪怕,現如今的他,已經是名滿天下的神醫。

可是現在。

在聽到了曹昂的計劃之後。

華佗瞬間,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華佗相信,隻要自己按照曹昂的那個計劃實施。

隻要具體的細節上稍作改變之後。

這所自己和曹昂期盼的醫學院,一定會在最短的時間裏出現。

而曹昂,見華佗如此的激動。

就連曹昂,此時也不禁嚇了一跳。

見一向隻被別人拍馬屁的華佗,此時正不停的在腦海裏尋找詞匯,來恭維自己。

曹昂此時隻能尷尬的摸了摸鼻子。

然後趁著華佗思考的間隙,曹昂笑道:

“師兄說的這是哪裏話。”

“創建醫學院,乃是師兄你的心血,師弟我所做的,不過是提供金錢支持罷了,至於其他,這都是師兄的功勞,和我沒有任何關係。”

“???”華佗。

見曹昂主動的把功勞讓給自己,華佗此時卻懵了。

畢竟事情就像華佗剛剛說的那樣。

一旦醫學院的模式推廣開來。

那麽曹昂這個奠基人,一定會名留青史的。

這麽大的榮譽。

華佗自認為,自己本人,已經算是淡泊名利了。

但是在聽到這個計劃之後,華佗還是會忍不住激動。

反觀曹昂。

在華佗向曹昂明確了這個計劃所帶來的榮譽之後。

曹昂竟然直接,把這個潑天榮譽讓給自己。

難不成,曹昂年紀輕輕,境界就如此之高嗎?

麵對榮辱,竟然能夠做到,一點兒都不心動?

眼看著華佗看著自己的眼神越來越不對勁。

曹昂苦笑一聲,然後道:

“我曹家如今在朝廷的位置,您也知道。”

“雖然說,現如今的百官們,表麵上對我們父子客客氣氣。”

“但是暗地裏的那些心思,誰又能猜得透呢。”

“我之所以想要成立醫學院,是真的想要替天下百姓做一點事情,而不是為了自己的名譽,而去嘩眾取寵。”

“因此,這麽好的計劃,若是由您這個德高望重的神醫提出來,大家才會信服。”

“可若是這個計劃由我提出來的話,那麽在表麵上,那些人不會反對,但是在暗地裏,他們肯定會耍一些小手段。”

“這一點,您應該知道。”

“我不想因為我的原因,導致醫學院的事情,背離了他的初衷。”

“因此,對於這個醫學院,我唯一的作用,就是出錢。”

“至於其他,都是您的功勞!”

曹昂的話語,說的很是謙虛。

謙虛到讓一向自詡低調的華佗,此時也有點臉蛋發燙。

當然,有一句話,曹昂並沒有給華佗說。

那就是。

對於普通人而言,名留青史,已經是莫大的榮譽了。

但是對於皇帝而言,那隻是基操罷了。

以曹昂現如今的身份地位。

以及現如今這種情況下的曆史走向來看。

曹昂要麽是開國君主,要麽二代君主。

當然。

這一點對於曹昂而言,差別並不大。

另一邊。

華佗這邊,在得到了曹昂的支持之後。

剛離開曹昂的府邸。

就回家寫信,然後送給自己之前結交的那些,心懷天下的醫者們手裏。

那些人在得到信息之後,都十分震驚。

而在看到華佗背後有曹昂支持之後。

於是也顧不得多想,紛紛收拾行囊,開始往許都進發。

而許昌城內。

為了表明自己的支持。

曹昂更是大手一揮,直接把前國舅董承,以及周邊的宅子買了下來。

派人把三座宅子打通之後,作為學宮,交給華佗等人使用。

眼看著勢已經造的差不多了。

華佗這邊。

按照與曹昂商量的那樣。

直接貼出告示,說自己願意從全天下招收醫學人才。

不管來人是平民還是貴族。

是乞丐還是地主。

隻要他能讓麵試官滿意,那麽此人就有資格進入醫學院。

而一旦進入醫學院,不但他的學費全免。

甚至於醫學院這邊,還會每個月給他們發固定的俸祿。

此消息一出,天下嘩然。

畢竟自古以來。

想要學習真本事的,都得先跟著師傅做學徒。

給師傅辛苦打雜很多年後。

等到師傅覺得你經受過考驗之後,才會傳授你一點本事,讓你去安身立命。

當然,這些能通過考驗的人,終究還是少數。

絕大多數人,都會在打雜結束之後,被所謂的師傅,隨便找個理由打發掉。

但是華佗的這個模式一出,可謂是顛覆了傳統。

尤其是每個月發生俸祿一事。

對於那些富家子弟而言,不算什麽。

但是對於貧苦百姓而言。

華佗的這一舉動,可謂是活佛轉世。

不僅免費傳授本領,並且還能拿到錢養家糊口。

最重要的是。

在畢業之後。

還有機會進入太醫院或者是軍方。

甚至於這兩個地方都沒去的話。

也可以在自家附近開一個小診所,保證後半輩子有一技之長養活自己。

因此,在華佗的這份告示貼出來之後。

許昌城內,所有的人都沸騰了。

十天後。

整個北方,幾乎都沸騰了。

三個月後。

整個大漢,凡是知道消息的人,都沸騰了。

當然,對於那些居住比較遠的人,華佗並沒有耐心去等待他們。

準確的說。

在告示貼出的第三天時間裏。

華佗就已經開始第一輪篩選。

為了體現學院的公平、公正、公開。

華佗更是直接把荀彧請過來做麵試官。

這一舉動,更加點燃了眾人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