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人在宛城,開局截胡曹阿瞞

第459章 請文舉兄解惑

字體:16+-

【叮,係統檢測到宿主麵臨抉擇,現給出以下三種選項。】

【選擇一,殺了孔融,宿主可獲得“殘暴”稱號。】

【選擇二,向孔融道歉,宿主可獲得孔融的鄙視!】

【選擇三,以德服人,用語言說服孔融,宿主可獲得現實扭曲力場!】

當聽到了係統給出的選項之後。

曹昂果斷的放棄了選項一。

殺了孔融?

笑話。

要是孔融能夠隨便殺的話,那麽曹老板早就動手了,何必等到現在呢?

因此,曹昂隻是瞥了一眼之後,就放棄了選項一。

至於選項二。

向孔融認錯?

曹昂表示。

認錯是不可能認錯的,這輩子都不可能認錯的。

再說了。

曹昂征服新羅、百濟兩個國家。

本就是開疆拓土的壯舉。

這等功績,乃是為漢人擴大生存地盤。

這一點,無論怎麽看,都是功在千秋。

可是到了孔融的嘴裏,卻變成了無道?不仁不義?

此刻,要不是現在人多。

曹昂絕對會狠狠的大耳刮子抽他丫的。

要知道,縱觀曆史。

漢人王朝,一直後世的那些專家們的眼裏,稱之為沒有進取心。

他們拿出的證據就是。

漢人王朝沒有開拓精神。

每一代的皇帝,都是守成之君。

原本在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曹昂還十分生氣。

當即拿出鍵盤,在網絡上和那群專家們,互噴了三天三夜。

等到後來,那些專家們把曆史版圖。

如宋、明的版圖,和元、清的版圖拿出來對比之後。

曹昂才無奈的放下了鍵盤。

甚至曹昂一度以為,這些專家們的話,還有那麽一點兒道理。

可是現在。

在聽到了孔融的這幅歪理邪說之後。

曹昂這才明白。

哪裏是漢人王朝沒有進取心。

究其根本。

是“儒家文化”沒有進取心。

當然,這裏的儒家文化是要打引號的。

更加準確的說,是這些文人,沒有進取心。

縱觀曆史。

那些武將們,在前線拚命廝殺,馬革裹屍。

而這些文臣們,卻是在後麵一直拖人後腿。

你打下一個地方的領土了,這些文人們,會說你殘暴;

你殺了異族了,這些文人們,會說你殘暴;

你想要訓練軍隊了,這些文人們,會說有謀逆之心。

反正這些文人們所做的隻有一點,那就是無限打壓武人。

如果說文武相爭,一開始隻是權力地位的爭執。

那麽到了後麵,就是無腦的打壓了。

加上武將們的戰場在疆場上,他們距離皇帝太遠。

那些深宮裏長大的小皇帝,根本看不到武將們的辛苦。

而這些文官們,他們的戰場在朝堂之上。

天天和皇帝見麵,所以說那些皇帝們,很容易被文臣所蠱惑。

最有代表性的皇帝,就是崇禎皇帝朱由檢。

從登基到亡國,縱觀他的一生,可謂是都在文臣們的套路中。

這也是為什麽,崇禎在臨死之前。

會說出,“朝堂之上,無一忠臣”的話語了。

……

原本的曹昂,每每讀到這一段的時候,還不怎麽相信。

畢竟在他看來,文官再怎麽厲害,也就是磨磨嘴皮子,能有多大威力。

可是現在。

在親眼見識到了孔融的顛倒黑白之後。

曹昂這才明白。

有時候毀掉一個人,其實並不需要用刀子,隻要一張嘴就夠了。

想到了這裏。

再看看選項二的獎勵。

曹昂果斷的選擇了拒絕。

笑話。

我都給你道歉了你還鄙視我,那我還拿熱臉去貼你的冷屁-股?

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不自在嘛!

既然前兩個選項都不能選了。

曹昂的目光,不禁落到了選項三上麵。

當看到“現實扭曲力場”這幾個字之後,曹昂不禁心動了。

這個詞語,來源於後世一個賣手機的人。

原本描述的,也不過是此人那強大的演講天賦。

通俗來講。

就是說此人的身上,有一股強大的氣場,每當他說話的時候。

會讓那些聽了他話語的人,會不由自主的選擇相信他所說的一切。

而放在動漫上的話。

現實扭曲力場,還有一個更加有名的稱呼,那就是“嘴遁”。

當看到這個獎勵的時候,曹昂心動了。

畢竟相比於武力,現如今的曹家,更需要輿論來支持自己。

想到了這裏,曹昂看向孔融的目光裏,不覺有寒芒閃爍。

……

剛剛還準備高談闊論的孔融,突然間覺得後背一涼。

循著方向看去,恰好看見曹昂,此時正笑臉盈盈的看著自己。

“嗬,虛偽!”

心裏先是鄙夷了曹昂一番後,孔融隨即開口道:

“怎麽,曹公子對我說的話有意見嗎?”

一張嘴,就是話裏帶著刀鋒。

一般來說。

麵對著孔家後人的問詢,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認慫。

沒辦法,你要是不認慫的話。

那麽你接下來要麵對的,就是全天下讀書人的口誅筆伐。

即便,你本人是曹昂。

而就在朝堂之上所有人都以為,曹昂會選擇後退的時候。

曹昂卻是突然開口道:

“子脩前番讀書的時候,有一些疑問,還請文舉兄幫我解答一二?”

“有疑問???”

見曹昂這邊,明顯給自己“下套”,孔融當即心生警惕。

不過,出於內心的驕傲。

孔融又十分“大度”道:

“有什麽問題,你盡管說出來吧!”

“在下讀書的時候,聽書上的孔子老人家,乃是魯國人,這一點可是真的?”曹昂笑道。

“自然是真的!”

孔融甩了甩衣袖,似乎對於曹昂提出的這麽簡單的問題,十分不滿。

“可是在下又從書上得知,孔子他老人家,祖上乃是宋國公室,可有此事?”曹昂繼續道。

“自然!”孔融再次回應。

不過這一次,他的臉上,不禁露出了慌張。

雖然說,他不知道曹昂要做什麽。

但是憑直覺,孔融知道曹昂沒有憋著好。

果然,就在孔融回答了第二個問題之後。

曹昂再次發言。

“眾所周知,宋國乃是商朝後裔,其祖上,乃是與紂王同宗”;

“至於魯國,乃是周武王之地周公的封地。”

“按理說,周與商,乃是世仇!”

“何以孔子他老人家,身為商人後裔,卻去侍奉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