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人在宛城,開局截胡曹阿瞞

第469章 一勞永逸

字體:16+-

就連孔融自己都沒有想到,原本自己精心準備的誅心之言,竟然被幾個平民老百姓給破解了。

曹昂這邊,父子二人沿途走了一路。

散出去的錢財,也已經達到了千貫之多。

等到天色漸黑,許都的宵禁即將開始。

父子二人,這才依依不舍的從集市上離開。

等回到魏王府之後。

曹操這邊,那叫一個高興。

一想到今天白天自己所遇到的那些百姓,尤其是百姓們對自己的擁戴。

曹操這邊,嘴巴就沒有合攏過。

“子脩啊,今日你可是幫了為父大忙了!”

“來人,上酒,上菜,今晚你我父子二人不醉不歸!”

曹操一邊說著,一邊招呼人上酒上菜。

等到下人們把酒菜準備好之後。

曹操這邊,先是把下人們轟了出去。

然後自顧自的給自己斟了三大碗酒之後。

曹操大笑道:

“痛快、痛快啊!”

“子脩,今日要不是你提醒,為父險些著了孔融那廝的道了!”

“來,這一碗,是為父敬你的!”

眼看著曹操這邊,幾碗酒下肚,就沒個正型。

曹昂連忙勸阻道:

“現如今流言的事情已經解決,那麽接下來,我們是不是該對付這流言背後的人了?”

“你是說孔融?”

當提到孔融,曹操的身上,本能的湧現出一股殺機。

沒辦法,孔融這一次的誅心之言。

若不是突然蹦出這個幾個老百姓。

再加上自己這邊處理及時。

否則,若是放任流言不管。

自己辛苦經營的基業,恐怕真的要毀於一旦了。

因此,一想起孔融,曹操就恨不得立馬殺了他。

不過轉念一想,孔家乃是天下讀書人的風向標。

自己若是真的動了他,那麽天下人,該如何看自己?

想當初一個禰衡,就讓曹操、劉表不敢輕舉妄動。

如今麵對孔融這個孔子的二十世孫,曹操就更得慎重了!

不過,見曹昂這邊主動提到了孔融。

難不成,曹昂這邊,已經有了對付孔融的方法?

曹操於是問道:

“子脩可有辦法?解決他?”

“嗬嗬,辦法自然是有的!

並且,我的辦法,不是暫時的解決他,讓他不敢輕舉妄動,而是直接殺了他,一勞永逸!”

“是什麽辦法,快快道來!”

當聽見曹昂這邊,說有辦法殺了孔融之後。

曹操此時,也顧不得形象了。

直接從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來,徑直走到曹昂麵前。

“嗬嗬……”

看著曹操如此激動。

曹昂此時就知道,恐怕在曹操的心裏,早就把孔融殺了無數回了。

看著曹操如此心急,曹昂此時也不賣關子,直接道:

“我聽人說,孔融曾經說過「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欲發耳;子之於母,亦複奚為?譬如寄物瓶中,出則離矣」”的話語!”

“我們何不以此為憑,給他判一個「不孝」的罪名,然後以此殺之!”

“「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欲發耳;子之於母,亦複奚為?譬如寄物瓶中,出則離矣」”

曹操低聲喃喃。

在反複的讀了三四遍之後。

曹操整個人不禁眼前一亮,然後大喜道:

“子脩,這話,真的是孔文舉所說?”

“自然是真的,不瞞父親,我這消息,乃是孔府內部的人告訴我的!”

曹昂胡謅了一個莫須有的人。

曹操聞言,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嗬嗬,哈哈,哈哈哈哈!”

“好、很好、非常好!”

“子脩,既然如此,那我們現在就派人去抓捕那孔融!”

曹操一邊說著,一邊就拽著曹昂的胳膊,就要往門外走去。

見曹操這邊,準備現在就去結果了孔融。

曹昂隻能無奈道:

“父親,此事不急!”

“既然已經要殺孔融了,那麽我們就要來個堂堂正正!”

“孔融,不是喜歡玩誅心嗎,那麽我們明日,就當著整個的許都所有讀書人的麵,給他來個殺人誅心!”

“嗯……”

見曹昂這邊早有計劃,曹操這邊,此時也連忙止住了身形。

一想到明日孔融就要身敗名裂了。

曹操此時,又嚷嚷著讓下人送來了幾壇酒。

……

另一邊。

孔融那邊。

孔融此刻的心情很不好,十分的不好。

今天上午,孔融這邊。

借著著讀書人的嘴,在許都散播了“天命歸漢”的謠言。

按照孔融的想法。

一旦這個謠言被那些人相信的話。

那麽曹氏集團的根基,一定會產生動搖。

再加上劉表那邊,如果劉表不是傻子的話,也一定會借著這個謠言,鼓舞士氣,然後一鼓作氣的殺到許都。

一內一外,二者相結合。

曹賊這次,一定會兵敗身死。

可是讓孔融沒有想到的是。

曹操這邊,僅僅用了半日時間,就讓這謠言,消弭於無形。

並且,曹操還當著許都所有勢力的麵。

秀了一把的自己的人望。

當看到許都那些百姓們發自肺腑的擁戴曹操的時候。

孔融知道,曹操的根基,已經是不能輕易撼動的了。

可是,孔融卻不死心。

畢竟,自己身為孔子的二十世孫,儒家學說的當代門麵。

自己又怎會輕易認輸。

而一想到前不久在朝堂之上,曹昂給自己的侮辱,孔融就恨不得現在就去殺了曹昂。

“哼,以為籠絡了區區一群黔首,我就會怕你嗎?”

“我明日就告訴你,這天下,是我讀書人的天下,我孔家說你好,你就好,我孔家讓你死,你就死!”

“來人,明日一早把我的名帖送往許都各路大儒手中,就說我孔融,請他們過府一敘!”

孔融沉聲道。

第二日。

天色剛亮,孔府之中,就有下人帶著孔融的名帖,去拜訪各路大儒。

等到天色大亮的時候。

那些收到的名帖的大儒們,已經齊聚孔融的府上。

雖然說,他們不知道孔融一大早,把自己等人找來做什麽。

但是,孔家的麵子,自己不能不給。

畢竟,隻要自己還是讀書人,那麽孔家,就是自己無法饒過的溝壑。

而就在一眾人心裏正疑惑的時候。

孔融本人,才姍姍來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