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人在宛城,開局截胡曹阿瞞

第609章 人心齊 泰山移

字體:16+-

得,臉上還能露出羞愧之色,那就證明還為時不晚。

在敲打了一番眼前眾人之後。

曹昂又把眾人叫到麵前,直接道:

“既然你們的士氣都如此高昂,那這次攻打劉璋,你們就都去吧!”

“人數和之前一樣,一人三萬士兵,同時從永昌郡出發……”

曹昂一邊說著話,一邊指著地圖,給眾武將們吩咐任務。

因為有了地圖的緣故,加上抓了幾個南蠻舌頭,從他們那裏得到了消息。

所以曹昂這次的目標很是明確,即進攻波月洞。

而為了鼓勵大家的積極性,曹昂更是直接宣布,這一次誰能把劉璋的腦袋取回來,那麽曹昂這邊,就給誰記首功。

八-路大軍,同時進攻,不分主次。

而為了防止遇到敵人大規模的反抗。

曹昂這邊,更是貼心的發明了“孔明燈”,用作傳訊手段。

一旦有人遇到不可力敵的敵人,就可以點燃孔明燈。

而在他附近的其他人,見到孔明燈之後,必須率領手下的士兵前去支援。

眼看著曹昂在大戰在即,還能發明孔明燈。

眾人的心裏,紛紛露出了敬佩。

至於法正這邊,當看到曹昂的孔明燈圖紙之後,也是敬佩的無以加複。

對於曹昂的智慧,法正此時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當然,在法正的心裏,還有一個大大的疑問。

那就是,為什麽這個燈,要叫做孔明燈。

如果他沒有記錯的話。

前段時間在荊州聲名鵲起的那位,貌似就叫做諸葛孔明。

雖然說,這個疑問很能引起人的八卦。

但是法正這邊,卻還是忍住沒問。

作為一個優秀的謀士,除了能夠時刻明白領導的心思之外,還要時刻克製住自己的八卦心思和炫耀想法。

畢竟,領導可以容忍下屬比他聰明,但是領導絕對不會容忍下屬不知尊卑。

因此,雖然說內心很想知道,但是法正最終還是忍住了。

法正的想法,曹昂並不知道。

當然,就算是法正問了,曹昂也不會說。

至於曹昂發明的孔明燈,為什麽還叫孔明燈。

曹昂隻想說,習慣罷了!

……

就這樣。

在曹昂一聲令下。

趙雲、樂進、張遼、許褚、於禁、張任、顏嚴、李嚴八人。

每人率領三萬大軍,共二十四萬大軍,從永昌郡出發,目的地,正是波月洞。

至於曹昂及剩下的六萬大軍,此時則是繼續待在南中四郡。

因為,對於曹昂而言,區區劉璋而已,趙雲他們一行人就夠了。

而曹昂這邊,則是有著更重要的事情來做。

什麽更重要的事情呢?那自然是對眼前這南荒大山北麓,進行地貌改造了。

按照曹昂的想法,漢人為什麽征服不了南荒大山。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因為南荒大山不適合漢人居住。

至於為什麽不適合漢人居住,那原因就更簡單了,即沒有土地適合種地唄。

至於為什麽不適合種地。

那是因為南荒大山中,多是高山險川或山地丘陵。

加上山上那一眼望不到邊的原始森林和部分沼澤。

待個人都費勁兒,更別說漢人了。

在曹昂之前。

劉璋執掌益州的時候,自己益州的土地都沒人種呢,就別談南荒大山了。

因此劉璋對這裏,並不上心。

加上山上盤踞著大量的南蠻,每年為了抵抗南蠻就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因此劉璋就更不上心了。

但是曹昂卻不同。

在曹昂看來,現如今南荒大山北麓,既然已經肅清。

那麽自己這邊,要是再不把這塊土地掌握在漢人手裏。

那麽用不了多久,就會再來一批蠻人霸占這裏,然後繼續和漢人為敵。

不就是地方不適合人類居住嗎?

那我更改地貌不就是了。

後世曹昂讀大學的時候,曾去過芸南支教。

在那裏,曹昂親眼看到了大自然與人類智慧的完美結合。

芸南屬於芸貴高原,而芸貴高原和南邊的單幫高原加起來,就是現如今的南荒大山。

沒錯,曹昂要做的,就是修煉梯田。

通過梯田的形式,征服一座座大山。

當曹昂把自己的構想告訴法正之後。

法正這邊,不禁心潮澎湃。

看著眼前這個年齡比自己還小的男人,竟然想出了如此厲害的發明。

如果說之前的法正,心裏對於曹昂還有那麽一絲不服氣,想著什麽時候,能和曹昂比一比。

但是現在。

在親眼見識到曹昂隨手就弄出了“孔明燈”和“梯田”兩大發明之後。

此時的法正,心裏對於曹昂,隻有尊重和尊重。

沒辦法,畢竟段位相差太遠,沒法兒比。

就這樣,等到四郡郡守來到曹昂麵前的時候。

曹昂再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四郡郡守。

四郡郡守聞言,紛紛麵露喜色。

一想到自己等人,在有生之年,竟然能夠征服南荒大山。

四郡郡守,笑著笑著,就哭了起來。

而這樣的結果就是。

在從曹昂這裏得到啟示後的第二天。

四郡郡守們,就發動各自治下的百姓們,對他們郡城附近的大山進行改造。

而為了鼓勵百姓們的積極性。

四郡郡守更是下達命令。

這些梯田都是無主之地,誰修建的,就是誰的。

自己這邊,不但可以給他們免費提供石材,來年他們要是能種地了,自己還給他們免費發放種子。

當然,前提是他們必須修築梯田,並且梯田修築完成後,必須要做官府驗收合格後,才能投入使用。

不得不說,這個消息足夠吸引人。

雖然說,對於南中四郡的百姓們而言,自家的土地,已經足夠了。

但是土地這種東西,誰還會嫌多呢。

就這樣,伴隨著這個消息一出。

整個南中四郡的百姓們,都沸騰了。

一時之間,整個南荒大山北麓,到處都是忙碌的漢人們。

眼看著眼前的南荒大山,一天一個樣貌。

曹昂此時,也不禁感歎。

古人常說“人心齊,泰山移”。

曾經對於這句諺語,曹昂還有些不信。

但是現在,在看到眼前這一切之後。

曹昂此時,也不得不感歎,果然,人力的強大,是不可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