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收官!(二)
“嗯?這是……”
虎牢關上,看著遠處打著曹魏天子旌旗的隊伍,此刻卻是不避不讓、堂爾皇之的朝著漢軍包圍圈而來,疑惑不已的同時,一股不詳的預感,卻是瞬間襲上了曹洪、司馬懿等一眾曹魏大小將領的心頭。
沒辦法,他們可不會認為此時的‘大魏’皇帝還有親征漢軍的能力!
“原來如此!”
時間不長,隨著這隊打著曹魏天子旌旗的隊伍逐漸靠攏後,曹洪、司馬懿等一眾魏軍將領心中的疑惑終於是解開了。
這支隊伍之所以敢於如此大膽,卻是因為其後麵有著一支漢軍將士‘護送’著呢!
當然,隨著眾人心中疑惑的解開,那股不詳的預感,自然也是同樣得到了確定與證實!
“子廉、仲達……”
片刻之後,在那支漢軍的‘護送’之下,這支打著曹魏天子旌旗的隊伍,已是來到了關城之下。而為首的陳群、鍾繇兩人,更是話未出口便已哽咽了起來。
“長文、元常,你們怎麽都…都來了?陛下……陛下現在何處?”
看著話未出口便已哽咽起來的陳群、鍾繇等一眾如喪考妣的文武官吏,再看看一輩子旌旗下的還未打開車門的馬車,曹洪、司馬懿等一眾關上將士頓時不由得心中一沉。
“先帝……先帝已於半月前不幸駕崩,如今鄴城被破,主公,主公已然削去帝號降漢,大魏……大魏沒了!”
聽到曹洪等人問起曹叡,一臉悲傷與無奈的陳群、鍾繇,此刻也是打開了天子旌旗下的車門,將曹穆從中抱了出來。
“什麽?陛下,陛下駕崩,我大魏沒……沒了?”
聽到陳群等人的回複,眼前一黑、腦袋瞬間一陣眩暈的曹洪,差點兒沒直接從城關之上一頭栽下。
“大司馬!”
一把扶住差點兒栽下城頭的曹洪,司馬懿也心中也是不由得一陣悲意襲來。
“城上的魏軍將士聽著,曹叡已死、鄴城已破,爾等新帝已下令投降。從今以後,爾等皆為我大漢子民矣……”
就在司馬懿剛剛扶住差點兒栽下城關的曹洪時,關城外,二爺那充滿了威嚴與力量的招降聲,此刻已是傳上了城頭!
……
“敗軍之將,見過大漢太子殿下!”
虎牢關內,看著眼前不怒自威的雄壯青年,帶著複雜的心情,以司馬懿這個曹叡封的‘司州大都督’為首的一眾魏軍將領,此刻全都紛紛上前,大禮參拜了起來。
不用說,有著曹穆這個‘嗣主’的出麵,在如今大勢已去的情況下,虎牢關的十數萬魏軍將士並沒有頑抗下去,很快便幹脆利落的開關投降了。
而之所以領頭之人是司馬懿,而不是曹洪這個‘虎牢關戰區’的曹魏大司馬,倒也並不是他寧死不降,實在是此刻的他就是想降也降不了了。
原來,之前在城關上聽到曹叡駕崩、鄴城被破和曹穆降漢的一連噩耗之後,驚怒之下一口氣沒上來的曹洪,卻是還沒等漢軍入關接收,便已經就這麽去了。
所以,這率領關上魏軍將領投降的事情,自然便落到了司馬懿這個司州大都督的頭上。
“嗬嗬,卿便是司馬仲達?”
揮手讓一眾降將起身之後,劉禪的目光卻盯向了帶著眾將參拜的為首之人,司馬懿!
“回太子殿下,下臣正是司馬懿!”
麵對劉禪這明顯帶著‘挑刺’意味的明知故問,司馬懿臉上卻仍是一臉的平靜,並無半分波動。
“嗬嗬,雙眼狹長、目光犀利如刀,這鷹視之相倒也名副其實。隻是聽聞卿尚有目能自視其背的狼顧之相,不知可是當真?”
與曹操當初還要暗中查驗不同,看著眼前雖然雙眼間距較常人稍寬,但相貌反而有些清雅之意的司馬懿,劉禪卻是懶得費什麽事,就這麽直接了當的當麵向他詢問了這‘鷹視狼顧’之相的真假。
“殿下……”
麵對劉禪這顯得十分無理的行為,司馬懿還沒開口呢,其長子司馬師卻是有些忍不住住帶著憤然的表情站了出來,看樣子是想要跟他理論理論。
開玩笑,當麵辱及父母,為人子者豈能無視?
“殿下麵前不得無理,還不速速退下!”
見自已兒子站了出來,沒等其理論的話出口,被劉禪這不按常理出牌的舉行弄得有些措手不及的司馬懿,此刻終於也是反應了過來。
“回稟殿下,人之相貌乃與生俱來,下臣亦無法作主……”
喝退了司馬師之後,司以懿這才帶著幾分無奈與苦笑,抬頭向劉禪望了過來。
很顯然,對於地這‘鷹視狼顧’的事情,司馬懿卻是變相的承認了。
“嗬嗬,孤倒是聽過一句俗語,叫做相由心生。言心有惡念者,相貌必惡。若是常懷善念之心,其貌必慈!不知卿這‘鷹視狼顧’之相,又是因何心而起?”
看著無奈苦笑的司馬懿,劉禪卻是一臉戲謔的朝他望了過去。
很顯然,對於這個解釋,有著‘曆史經驗’,清楚知曉司馬家黑曆史的劉禪卻是根本就沒聽進去。
說起來,對於司馬懿,劉禪最大的惡感並非其隱忍的性格與原曆史上篡奪曹魏江山之事。也不是其後代的無能導致了五胡亂華,而是在於其把誓言當屁放,開了違背誓言的先河,破壞了誓言在華夏子民心目中的神聖性。
因此,後麵司馬昭公開弑君,司馬家純粹靠著力量強取豪奪繼續大開各種惡習的先河,自然也就不足為怪了。
所以,原本按常理來說,麵對司馬懿等人的投降,劉禪此時應該做的好言安撫,自然也就變成了如今的當麵求證或者說是質問。
“呃,這……”
麵對劉禪這出自佛經的‘俗語’,即便是狡詐如司馬懿,一時之間也是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了。
“嗬嗬,卿不必急於回孤,待孤接了太上皇回轉之時,再答複於孤即可!”
看著一時詞窮的馬懿,劉禪卻是出乎眾人預料的將這高高舉起的板子,又這麽輕輕放下了。
隻不過,眾人不知道的是,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其實隻是劉禪對於司馬懿這‘塚虎’是殺是放的主意還沒拿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