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開城布公!
“臣劉禪,拜見太上皇、太後!”
濁鹿城山陽公府大堂,看著有些局促不安的劉協麵前,劉禪領著二爺、諸葛大大為首的一眾季漢文武重臣,卻是恭恭敬敬的拜了下去,並沒有半分輕視之意。
“殿……殿下與諸位不必多禮,如今吾早已不是……諸位快快請起!”
看著恭敬拜服於地的眾人,帶著些許的無奈與局促不安,劉協也是快步上前,親手扶向了劉禪這個如今的大漢太子。
說起來,曆經了世態炎涼、人生如夢之後,如今的劉協卻是早已大徹大悟,拋棄了帝王身份的枷鎖。
而沒了帝王身份的壓力後,融入這田園山水間的他,這幾年卻是其有生以來過得最為逍遙跟舒心的日子了。
然而現在,隨著劉禪這位如今的大漢太子突然到來,卻是意味著他的逍遙日子很有可能又要再次失去,並再次淪為傀儡!
因此,劉協的心有不安與無奈,自然也就能夠理解了。
“陛下雖已不在皇位,然仍是我大漢之太上皇。受大漢臣民朝拜,乃理所當然之事……”
在劉協的攙扶下順勢起身的劉禪,自然也是聽出了其語氣中的不安與無奈。
隻不過,眼下這個場合,卻不是跟其細說打消顧慮之時。
因此,劉禪暫時也隻能拿他這個‘太上皇’的身份說事,勉強安其心了。
“嗬嗬,吾忝居皇位數十年,於大漢社稷、百姓卻是無半分貢獻。若無皇叔與諸位力挽狂瀾,大漢卻是早已崩塌,吾又有何顏麵受臣民朝拜?今大漢已是複興,餘願已足。如今吾隻願為一普通百姓,躬耕於田園足矣!”
搖了搖頭,劉協卻是並未將這‘太上皇’的名份放在心上,隻是重申了自已想要退隱田的意願。
沒辦法,幾十年的傀儡經曆下來,劉協是真的累了。如今早已放下帝王枷鎖的他,又哪願再過那被人控製的傀儡生活。
因此,劉禪這以‘太上皇’之名安其心的打算卻是徹底失敗了。
“躬耕田園麽?嗬嗬,臣於來時路上,便聽聞太上皇與太後親自種有許多瓜果菜蔬。太上皇這麽一說,臣倒是有些餓了,不知臣能否有此口福……”
見劉協仍是心有不安,眼下這個場合又不是說話的地方,劉禪也是借著對方的話便轉移了話題,打算換個場合再說。
“呃,隻顧著說話,吾倒是忘了殿下遠道而來。夫人,快,快去菜園摘些新鮮的瓜果菜蔬,為殿下與諸位準備晚膳……”
怎麽說也是做了幾十年皇帝之人,哪怕就是傀儡皇帝,那也是皇帝不是?
因此,在聽到劉禪轉移話題的話語後,心知其還有其它話說的劉協,也是隨即轉頭望向了旁邊的曹節。
……
“吾在位二十餘年,親手葬送了大漢數百年之基業。幸得皇叔與殿下力挽狂瀾,方有如今大漢之複興,吾實無顏回京麵對大漢列祖列宗矣。山陽雖僻小,然卻樂得逍遙自在……”
山陽公府後堂,沒了一眾季漢重臣在側,帶著愧疚的神色,劉協也是誠摯的再次向劉禪提起了歸隱田園的願望。
說起來,若不是因為‘季漢’的複興,或許這種愧疚感劉協還不會重燃。畢竟大漢雖亡,但自已也已經算是盡力了不是?
但現在,隨著大漢在劉備父子手中再次興起,卻是讓劉協看到了自已的‘無能’。
因此,這歸隱田園的事,雖然主要還是因為不願再做受人擺布的傀儡,但也有部分原因是因為對大漢先前崩塌的愧疚在內。
“嗬嗬,先前我大漢崩塌之事,乃積年弊端所致,非太上皇之責。當年黃巾之後天下大亂的形勢,即便是換成高祖、光武在世,亦同樣無回天之力……”
看著一臉愧疚之色的劉協,劉禪卻是微笑著擺了擺手,開口替他開脫了起來。
說起來,比起其它朝代的亡國之君不同,劉協自登基之日起,卻是從來沒有掌握過帝國的實權。
因此,在‘東漢’崩塌這件事上,他還真是沒有什麽該負責的地方。
“至於太上皇所憂之事,嗬嗬,其實卻是大可不必!如太上皇所言,如今大漢已然在父皇手中複興,父皇與臣亦無需如曹公般借助太上皇之名。因此,太上皇擔心為人所控、再為傀儡之事,卻是有些多慮了!”
沒有外人在場,劉禪自然也是懶得費那些彎彎繞的心思,直接開門見山的以最直接的方式來打消劉協的顧慮。
“呃,殿下……”
見劉禪就這麽直白至極的將自已的擔憂給說了出來,有些尷尬的同時,劉協也是不禁心生感動起來。
沒辦法,自小失愛、又一直做了幾十年的傀儡,何曾有人這麽掏心掏肺的對過他?
“嗬嗬,其實此次接太上皇回京,臣亦還是有些私心的。父皇年事已高,已多次提出要退位。估計此次回京之後……屆時有太上皇與父皇比鄰居躬耕,豈不美哉!”
就在劉協還在為劉禪的直白之語心生感動之時,劉禪那帶著蠱惑之意的輕笑聲卻是再一次傳入了他的耳中。
“什麽,皇叔要退位?那吾若是跟殿下回京,屆時我大漢豈非……豈非……”
聽到劉備要提前‘退休’,原本感動之下已經有些動搖了劉協,卻是又顧慮了起來。
“太上皇是想說屆時我大漢就有了兩位‘太上皇’之事吧?嗬嗬,想必太上皇還不知,臣之太子妃乃是兩妃並立吧。屆時臣必定同樣是兩後並立,皇後都可兩後並立,咱大漢有兩位太上皇又有何妨,哈哈哈哈……”
看著再次麵帶顧慮的劉協,劉禪這一次卻是直接拿自已兩妃並立的事舉起了例子來。
“兩後並立?殿下真乃好福氣也,哈哈哈哈!”
受劉禪的笑聲感染,之前一直局促不安、無奈的劉協,這會兒也是難得放鬆大笑了起來。
“殿下,吾如今雖早已退位,但終歸曾為天子。若是跟殿下回長安,殿下就不擔心再起……再起‘衣帶詔’故事?”
片刻之後,其實心中主意已定的劉協,最後也是鼓足勇氣,忐忑無比的做出了自已有生以來最為大膽的舉動。
沒辦法,雖說他早已退位多年,但畢竟曾為大漢天子,而且若是從法理上講,還是比劉備這個現任天子更為名正言順的那種。
因此,若是到時候萬一有心懷不軌之人借他之名生事,那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
所以,在大概了解了劉禪的性格之後,劉協這才幹脆把心一橫,就如同劉禪直接說破其擔心的傀儡之事一般,也是將這事擺到了明麵上直接說破。
“衣帶詔?哈哈哈哈,太上皇你這還真是敢想啊!”
看著劉協那一臉忐忑的表情,劉禪卻是忍不住噗呲一聲開口大笑了起來。
“呃,那個……那個吾就是隨口……隨口一說,殿下……”
麵對劉禪這不知‘深意’的大笑,自已心裏想多了的劉協,卻是立馬就後悔恐慌了起來。
“太上皇不必擔心,且不說陛下退位之事於大義上天下臣民早已有了定論,單是臣與父皇,可不是借助太上皇之名成事的曹公。太上皇到時候就算是真的有那個興趣頒個‘衣帶詔’啥的,臣敢斷言,亦無人會接此詔……”
看到劉協那瞬間又變得驚恐起來的表情,劉禪也是趕緊收起令對方誤解的笑容,信心十足的朝他望了過去。
說起來,如今的‘季漢’雖然仍是繼承了大漢之名,但與之前光武帝建立的‘東漢’一樣,完全就是劉備父子自已一刀一槍打出來的,跟劉協這個‘東漢’天子可沒什麽關係。
因此,在民心已定、君位早固的情況下,就如同‘季漢’並不是真的需要劉協為其合法性背書一樣,劉禪又哪會擔心什麽‘衣帶詔’之類的事情發生?
沒辦法,這就是‘創業’者與‘繼承’者之間的差別!
“皇弟豪氣!方才皇弟還曾說,無論何人處於吾那位置,都無法力挽大漢於狂瀾。其實依吾看來,若是換成皇弟你,大漢絕不會受此一劫矣!”
看著劉禪那自信無比的神情,臉上驚恐之色漸漸退去的劉協,隨即卻是換了個稱呼,感慨無比的朝劉禪望了過來。
很顯然,在劉禪與其一番開誠布公的誠摯交談後,劉協這一次是真正放下了心中的所有顧慮。
同時,在繼當初失去帝位後的‘被動開悟’之後,這一次,劉協卻是又來了一次‘主動開悟’、升華,完成了一次徹底的超凡脫俗,大徹大悟!
“太上……呃,皇兄謬讚矣!就算真將小弟放到皇兄弟當初那個位置上,那也照樣無能為力!先前之大漢曆年積弊太多,就如同那根基、梁柱皆已腐朽之大廈。單隻修修補補,不過是苟延殘喘、揚湯止沸而已。正所謂不破不立,隻有如鳳凰涅槃般浴火重生,大漢方能真正重新煥發生機……”
見劉協對自已改變了稱呼,心知其已然放下心中顧慮的劉禪,隨即也是打蛇隨棍上的緊跟著也是隨之改口,將‘太上皇’換成了‘皇兄’這個更為親近的稱呼。
“哈哈哈哈,好一個不破不立!今日吾方知皇叔與皇弟為何能重興大漢矣!單是這不破不立之魄力,世間又有幾人能及?有皇叔與皇弟,乃劉家之幸、漢室之幸、天下之幸也!”
聽完劉禪這修修補補不如‘推倒重來’的理論,原本依舊還是停留在‘修補、改革’概念上的劉協,此刻也是不由得恍然大悟起來。
隻不過,道理雖然淺顯,但真要做起來,又哪是那麽容易的事情?
事實上,即便是劉禪自已,這推到重來的事情那也不過是順勢而為而已。
若是真讓他處在劉協的位置上,他的選擇很大可能也仍隻是‘修補’。隻不過這修補的力度,可能要大上那麽一些而已!
但不管起因、過程如何,大漢在曆經破而後立的涅槃重生後,如今已經是重新煥發了勃勃生機!
……
“嗬嗬,事情成矣!”
就在劉協因為劉禪的‘破而後立’放聲大笑之際,劉協這山陽公府的廷院裏,聽著從後堂傳出的大笑聲,龐統、諸葛大大等人也是不由得相視一笑。
“太上皇有旨,三日之後,起駕回京!”
當曹節與曹憲、曹華三姐妹提著采摘的瓜果菜蔬剛剛踏入院門之時,黃皓那略顯尖利的聲音也是從後堂傳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