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敲打、收伏!
“下臣司馬懿,拜見太子殿下!”
應劉禪‘接了太上皇回轉之時再回複於他’的命令,在虎牢關一眾文武參拜劉協這個太上皇之後沒多久,司馬懿也是如期而來。
“可曾想清楚了?”
並沒有讓司馬懿起身,一句有些沒頭沒腦的話卻是從劉禪口中蹦了出來。
“回稟殿下,下臣之相貌,並非由臣之心而定,而在於君王之心!”
對於劉禪這沒頭沒腦的問話,司馬懿並沒有猶豫,而是麵色平靜的抬頭望向了劉禪。
很顯然,司馬懿的回答自然是針對劉禪前往山陽時那句‘相由心生’而言。
“嗬嗬,好一個在於君王之心!依汝之意,那便是‘君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了?’”
看著司馬懿那平靜如常的神色,一如數天之前的戲謔笑容卻是再次出現在劉禪臉上。
事實上,劉禪當然知曉司馬懿之言並非此意。
隻不過,那又如何?
作為一個降臣,在這亂世已經堪堪結束之世,司馬懿他還能如亂世般說出此等君擇臣、臣亦擇君的狂言嗎。
劉禪之所以如此故意歪曲他話中的意思,純粹就是對他那平靜如常、沒有半點兒波瀾的神色不爽而已。
“呃,殿下誤會了,下臣並非此意……”
麵對劉禪的故意曲解,先前還一臉平靜的司馬懿,此刻也是不由得浮上了一抹無奈苦笑。
說起來,經曆了先前當眾質問自已‘鷹視狼顧’之事後,以司馬懿之才智,自然知曉自已這是遭到了劉禪的針對與打壓。
因此,對於此次劉禪的曲解,他當然同樣知曉這是對方故意為之。
隻不過,清楚歸清楚,但那又能如何?他此時能做的,除了解釋之外,別無其它。
否則,對於劉禪這個殺伐果斷、對無數世家大族那也是說下死手就下死手的開國太子而言,殺他司馬懿那還真和碾死一隻螞蟻也差不了多少。
“哦?孤自幼忙於軍政之事,少有讀書之時。莫非是孤不學無術,曲解了仲達之意?”
然而,還沒等司馬懿的解釋出口,針對他口中的‘誤會’二字,劉禪那依舊帶著戲謔之意的笑聲卻是再次傳入了他的耳中。
“呃,殿下過謙了!殿下天縱之姿,幼時之文彩便能讓王仲宣敗北吐血……此皆下臣言語不清,以至殿下誤解,實乃下臣之罪!”
麵對劉禪的步步緊逼,毫無收手之意的打壓,稍微一愣之後,司馬懿卻是再次伏下了身子,低下了頭顱。
很顯然,針對司馬懿的刻意打壓,劉禪卻是並未因對方的服軟之意而有半分減少,就更別說結束了。
開玩笑,司馬懿是誰?其隱忍不說寇絕古今,那也是在整個曆史長漢中名列前茅的。
就連曹操這等奸雄都被其‘騙’了過去,區區幾句不知真假的服軟之語,又豈能打動劉禪這個有著‘劇本’在手的穿越者。
“罷了,既如此,那仲達便說說,孤是如何誤會卿了吧!”
看著低頭伏地、姿態放得極其低下的司馬懿,劉禪卻是不由得眉頭再次一皺。
“啟稟殿下,下臣之意,乃是殿下要臣為鷹,那下臣便是殿下手中之蒼鷹;若殿下要臣為狼,下臣……下臣便為殿下手中之犬!”
在劉禪那咄咄逼人的目光中,重新抬起頭來的司馬懿,趕緊恭順無比的、甚至帶著些諂媚的表起了忠心來。
“鷹犬麽?嗬嗬,仲達可知孤此刻心中是何想法?”
片刻之後,帶著從戲謔轉換成玩味意味的笑容,劉禪卻是再次望向了剛剛表忠完的司馬懿。
“呃,臣愚鈍,不敢妄猜殿下心思!”
麵對劉禪那一臉玩味的笑容,司馬懿頓時不由得心中‘咯噔’一聲。不過好在其心機深沉,倒是並沒有將其顯露在臉上。
“嗬嗬,仲達是不敢說,而非不敢猜,更非猜不到!”
看著依舊保持著恭順、甚至略帶諂媚表情的司馬懿,劉禪卻是直接揭穿了他的藏拙心思。
“嗬嗬,既然仲達不敢說,那就孤來說吧!仲達之語,若是換成黃皓這‘奸佞’來說,孤絕對深信不疑。但換成仲達你,嗬嗬,孤的第一反應便是為了大漢之江山社稷,應盡早將危險扼殺於萌芽之中!”
指了指伺立一旁的‘廠公’黃皓,劉禪也是漸漸收起了臉上玩味的笑意,臉色變得凝重了起來。
“殿下,下臣……下臣……”
看著笑容漸漸消失的劉禪,這一次,帶著幾分驚懼、疑惑與不解的司馬懿,臉上的‘麵具’終於是開始崩塌。
說起來,雖然在原曆史上,最終司馬懿還是‘晚節’不保,從一個‘忠臣’走上了和曹操相似的篡位權臣之路,但若要說他從一開始便抱有替代曹家的心思,那也確實是有些冤枉他了。
因此,麵對劉禪這‘扼殺危險於萌芽’的想法,心中驚懼的同時,此時根本就沒有取代誰家心思的司馬懿,卻是不由得冤屈不已。
“怎麽,是否覺得孤冤枉了汝?嗬嗬,汝太能隱忍、心思太過深沉……孤敢斷言,若無我大漢北伐之事,不出三十年,曹魏必將落入你司馬家之手,最後亦將再現曹丕篡漢之事……”
盯著滿臉驚懼、冤屈與不解的司馬懿,帶著冰冷的笑容,‘劇本’在手的劉禪,卻是一臉篤定的客串起了算命先生的角色來。
“不要以為孤這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詞,世上能被曹公這一代梟雄盯上,並從其手中安然脫險之人,不多!”
末了,就在司馬懿張口準備辯解之時,擺了擺手的劉禪,卻是直接拿他從曹操手中‘逃脫’的事情舉起了例子。
“然孤不是曹公,如今的大漢亦不是當初天下諸侯混戰之時……凡不能為我所用者、於我大漢有礙者,孤可不用像曹公那般惜才!”
末了,再次望向司馬懿的眼神裏,劉禪已是帶上了毫不掩飾的殺意!
……
“下臣多謝殿下抬愛!”
迎著劉禪那毫不掩飾、滿是濃濃殺意的冰冷眼神,司馬懿臉上也是再次泛起了無奈的苦笑。
隻不過,不同於先前那透過‘麵具’顯露出來的,帶著幾分刻意的無奈苦笑,此刻這份無奈與苦笑卻是直接顯露在了他的‘真容’之上。
“至少,至少殿下沒讓下臣做個糊塗鬼,也算讓下臣死得也算明明白白了!”
雖然內心之中仍是十分冤屈,但麵對劉禪那帶著濃濃殺意的凝重表情,司馬懿卻是看出了其中的‘認真’之意。
所以,認定此次自已必死無疑問的他,也就熄了心中剛剛泛起的辯解之意。
沒辦法,在這個亂世即將結束、治世就要來臨之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可不再是腐儒的說說而已。
更何況,一個敢於拿全天下世家大族開刀的果決之人,想要殺他,何人能夠阻止?再充分的解釋又有何用?
因此到最後,放棄了辯解的司馬懿,就連其自已都在懷疑,若是漢軍沒有北伐,自已會不會真的走到劉禪所說的那一步。
“既如此,那仲達就說說,還有何未了之心事吧?”
就在司馬懿因為認定自已必死無疑而將自已代入劉禪的‘預言’之時,耳邊卻是再次傳來了劉禪那冰冷至極的聲音。
“殿下能讓下臣死得明白,下臣已是感激不盡,並無未了之心事矣!”
正所謂勸君莫作千年計,一旦無常萬事休!既然已經必死無疑,又哪裏還會有什麽未了之心事?
所以,麵對劉禪的詢問,此時已經完全恢複了往日平靜的司馬懿,卻是毫無掛念的搖了搖頭。
“既如此,那仲達便去做上一任交州刺史吧!”
看著已然恢複了先前平靜的司馬懿,劉禪也是隨之收斂了眼中殺意緩緩開口。
“下臣謝殿……呃,交州刺史?殿……殿下……”
原本正準備‘領旨謝恩’的司馬懿,話說到一半之後這才反應了過來,劉禪說的是讓他去交州任刺史,而不是推出轅門斬首!
“怎麽,仲達莫非不願為孤與大漢效忠?”
看著目瞪口呆、一臉懵逼的司馬懿,一道帶著揶揄之意的笑聲卻是再次從劉禪口中傳出。
“下臣……下臣必鞠躬盡瘁,為殿下、為大漢盡忠……”
在劉禪那帶著揶揄的笑意中,大悲大喜的衝突之下,雙腿不受控製的一軟,司馬懿卻是又一次拜伏了下去。
沒辦法,這由死到生的變化轉變得實在太快、太突然。猝不及防之下,即便是司馬懿這種心思深沉之輩,一時之間也照樣難以做到平靜麵對。
更何況,好生惡死,乃人之本性!
別看司馬懿剛剛似乎已經做好了從容麵對死亡的準備,但能夠活著,誰他娘的又願意去死?
更何況,這份‘生’的代價裏,並沒有什麽屈辱性的條款,隻是要他付出忠心,為大漢盡忠而已!
但在如今大漢再次複興已成定局的情況下,這樣的‘代價’還算得上是代價麽?
所以,本就還沒有如同原曆史上那樣生起不臣之心的司馬懿,在劉禪這一番‘預言’敲打之下,此刻卻是再無其它心思。
事實上,不管是因為曆史大環境的變化原因,還是因為劉禪的敲打原因,總之,在這個‘三國時空’裏,日後的司馬懿雖然算不得什麽標杆性的大忠臣,但在徹底脫離了原曆史上遺臭萬年的命運後,那也是‘季漢’的一名能臣幹吏!
“傳孤令,命繡衣衛、武德司嚴加監視,不得疏忽懈怠……”
看著告退離去的司以懿背影,劉禪卻是頭也不回的冷聲開口道。
“奴婢遵命!”
開玩笑,人心易變,小心駛得萬年船。對於司馬懿這麽一個太過善長於隱忍的老烏龜,即便曆史已經改變,劉禪也不會有半分大意。
事實上,雖然嘴上說著不會如曹操般惜才,但事實上劉禪還是舍不得就這麽毀掉一個大才的。
再加上曆史大環境已經被自已改寫的原因,劉禪最終還是放過了司馬懿這‘塚虎’。
隻不過放歸放,該有的防備,那也還是必須的!
“啟稟殿下,陳群、鍾繇、王郎及華歆、劉曄等一眾逆曹降臣求見!”
就在劉禪剛剛下達了嚴加監視司馬懿的命令之際,卻是又傳來了一眾曹魏降臣求見的通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