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為劉禪,霄漢永燦

第四百八十六章:開工!

字體:16+-

“不錯,諸卿此次之‘五年發展規劃’製定得很是詳盡,朕以為並無任何遺漏不妥之處,當可逐一施行矣!”

未央宮宣室殿,拿起禦案上那摞諸葛大大等三省丞相團聯合製定的最終版‘大漢五年發展規劃’,經過數天的仔細審閱後,劉禪終於是給這份耗時數月、修改多次才製定出來的規劃書,給出了一個非常滿意肯定的回複。

說起來,雖然眼下的大漢丞相團個頂個都是這個時代最為頂尖的大材,但這提前製定發展規劃的事情畢竟是有史以來第一次。而劉禪這個大漢天子,同樣也隻是見過豬走路,沒吃過豬肉的家夥。

所以,在君臣都沒有經驗的情況下,這才讓一眾頂尖大材前前後後耗費了數月時間來修改。

“回稟陛下,如今那些築路之勞工業已全部分撥到位,隻待陛下一聲令下,長安通往關東、漢中之直道便可動工矣。”

眼見這份規劃書終於是得到了通過,掌管著六部,負責朝廷決策具體實施的龐統,隨即也是一臉笑意的朝劉禪稟報起了這排在五年規劃中排在首位的直道修築之事來。

“哈哈,那我大漢第一個五年規劃,便從這修築直道開始吧!”

……

“上三牲!”

該開張的開張了,該開工的自然也要開工了!

建興三年正月下旬,就在帝國軍軍事學院開學典禮後沒幾天,斜穀口,原曆史上諸葛大大最後一次北伐時所走道路的北端出口處,一場祭祀祭山神的儀式此刻也是正舉行。

不用說,這自然便是大漢第一個‘五年規劃’中,漢直道工程中的秦嶺直道工程開工儀式了。

說起來,按常理來說,劉禪規劃中的秦嶺三直道中,相對來說更為平坦散關道修建起來自然更為容易。

但為了保證漢中與關中的糧道通暢,在與一眾文武的幾番討論過後,劉禪最終還是選擇了拿秦嶺三直道中的斜穀道來‘開刀’。

“開工嘍!”

很快,隨著負責斜穀道擴建工程的將作監官吏一聲吆喝,並不複雜的祭祀儀式隨之結束,無數胡虜勞工也是在一隊隊漢軍郡國兵的監督下,手持各式工具踏上了新的‘征程’。

……

“此處山石太過礙事,影響了道路取直,直接把它給我刨了!”

斜穀口,看著一處因為山體延伸出來,從而讓道路不得不彎曲繞過的山石,想都沒想,負責‘技術堪測’的一眾將作監工匠,隨即便作出了‘刨石平山’的決定。

開玩笑,天子所下令修築的乃是‘直道’。若是修成山路十八彎的,那還算啥直道?

說起來,劉禪所要‘擴建修築’的斜穀直道,其實隻是大致沿用了其原本的棧道路線而已。

至於道路的修築方式,卻是和秦直道一樣,塹山堙穀才是其首選、也是其唯一選擇!

所以,剛一開工,麵對穀口處延伸出來的阻路山體,這些將作監的工匠毫不猶豫的便選擇了最為簡單粗暴的辦法,刨掉!

“什麽,刨了?狗日的漢蠻,你們看不出來這是山嗎,怎麽刨?你們給老子刨一個試試!”

聽到漢人工匠隻是輕輕鬆鬆的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要讓他們將一座高達數十丈的巨大山石給刨掉,剛好負責此處路段的胡虜勞工中,一些不久前才被分撥到此處的鮮卑勞工頓時便忍不住了,紛紛衝著一眾匠作監的工匠齜牙怒吼起來!

沒辦法,這他娘的不是土堆,而是數十丈高的山石啊!

倒是那些比他們‘工齡’更長一些的羌、氐勞工,此刻卻是一個個帶著些戲謔的表情,悄悄拉開了跟這些鮮卑勞工間的距離,不敢有絲毫報怨。

沒辦法,人都是需要‘成長’的!想當初,他們也和這些鮮卑人一樣桀驁不馴。

然而數個月下來,在漢軍的‘溫馨教育’下,這些之前同樣桀驁不馴的羌、氐胡虜,如今卻是已經老實多了。

“啪啪啪啪!”

“啊~”

果然,就在這些羌、氐勞工悄悄拉開和鮮卑勞工間的距離時,伴隨著陣陣犀利的破空聲響起,一條條皮鞭隨即便惡狠狠的抽到了那些鮮卑勞工身上。

“皮癢了是不是,有力氣沒處使是不是?今天所有人的飯食全部扣除……”

伴隨著皮鞭的抽打聲,負責監工的漢軍怒斥也是隨即在一眾胡虜勞工耳邊響起。

“將軍冤枉,不關小人們事啊。這都是那些鮮卑雜奴在鬧事,與小人們無關啊……”

見被鮮卑人給牽連了,原本還抱著戲謔心思看熱鬧的羌、氐勞工,這下卻是不幹了,紛紛站了出來檢舉起那些鮮卑勞工來。

“哼,要怪你們就怪這些鮮卑奴,有什麽氣下工了朝他們撒去!”

沒有理會這些羌、氐勞工的自辯,負責這段工地的漢軍都尉卻是故意挑起了羌、氐勞工和鮮卑勞工的矛盾來。

沒辦法,比起這些胡虜勞工當初在長安時,有著十餘萬京營重兵看押不同,如今這數萬勞工隻不過數千地方郡兵看押。這‘以夷製夷’的手段,自然是要用上些的。

“吩咐下去,下工之後,若是這些羌、氐胡虜真去找那些鮮卑胡虜出氣,那便給他們發放些吃食!”

末了,看了看那些已經在互相罵罵咧咧中‘上工’的胡虜勞工一眼後,為首的漢軍都尉卻是隨即又衝身旁的軍們們吩咐了一聲。

而與之類似的情景,自然不可能隻這一處。

事實上,不管是秦嶺直道各段工地,還是長安通往中原直道的各段工地,這樣的情景那都是屢見不鮮!

當然了,對這些胡虜勞工,負責監押的漢軍也不隻是一味的施以高壓和分化挑撥。

相反,對於其中表現良好的‘積極分子’,相應的獎勵機製也是同樣十分繁多的。

畢竟這些胡虜勞工可都是青壯之人,若是‘保養’得當,用上個十幾二十年,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到後來,劉禪甚至打破了自已先前對這些胡虜‘永為奴籍’的詔令。宣布了這些胡虜若是有重大‘立功表現’,還可以釋其奴籍、獲得大漢子民身份的詔令。

如此一來,也算是以另一種主動的方式,完成了另一個時空中漢人被動接受的‘民族大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