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超級戰神係統

第一百八十章 三路來襲

字體:16+-

臨淄城主府,袁譚居於主座,其下乃是他麾下的一眾將領。

岑壁、蔣義渠、眭元進、呂威璜、趙睿赫然在此。辛毗作為青州別駕,袁譚麾下的謀士,在眾人之中職位最高,坐在了袁譚右手下的第一位。在他的左手邊,一員大將立於旁邊。

此人不是別人,乃是袁譚剛剛招攬的一員文武雙全的大將,大明開國功臣,常遇春。

俗話說得好,是金子在哪裏都會發光。常遇春是袁譚親自發掘,並且一手提拔,成為和岑壁並駕齊驅的青州大將。

自從歸入袁譚帳下,常遇春更是深得眾將的信任。目前不單單作為軍職最高的武將,而且是手握重兵的一方統帥,鎮守邊境,嚴防北海防線。

此番徐州世家作亂,讓袁譚嗅到了一絲絲機會,這才將麾下全部文武召集起來,準備好好謀劃一番。

這些年在外征戰,袁譚的經驗也成熟不少,雖然性格上有一些弱點,有的時候想事情總是天馬行空,不夠穩重。但總而言之,還算是一個不錯的守成之主。

此刻,大帳之內的議事剛剛開始,袁譚拿出一卷竹簡,遞給辛毗道:“讓大家一一閱覽。”

辛毗雖然聞名程度不如田豐審配等人,但也是冀州大地有名的名士。身上有一股極其強烈的名士氣度,久居高位,身上有一股淡淡的氣勢。

這是一種能夠鎮住人心的威儀感。

袁譚說話雖輕,但卻無異於軍令。

眾人應諾一聲,結果竹簡,閱覽起來。

徐州大亂,世家聯兵戰曹安民?

這個消息確實是太驚人了。當最後一人看完的時候,大帳之內早已經是議論紛紛。

皺眉的,歎息的,凝重的,比比皆是。

“八萬人?”辛毗的臉上也有些不自然,他自己也是出自世家,但確實沒想到徐州的世家會如此大膽,敢於站出來和州牧兵戎相見。

常遇春倒是不以為然,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這世家之兵,看起來很多,但其實都是一些連刀都拿不穩的廢物,這樣的兵就算再多,也是無濟於事。

“諸位,此次徐州內亂,我們可否能參與其中,劃分利益?”

常遇春辛毗皆未說話,眾將互相對視一眼,也不知該如何決斷。

若是其他諸侯,可能他們就同意了。

但這曹安民實在是太強,強到他們內心深處都有了深深的恐懼感。正因為這個恐懼感驅使,使他們不敢輕易下定結論。

“常將軍以為如何?”

常遇春掃視了一眼,眼前這些戰將,抱拳道道:“此乃千載難逢的戰機,若此時調動兵馬南下,定可以一鼓作氣攻滅曹安民。縱使不能拿下徐州全境,也能夠奪下北方的琅琊和東莞二郡。”

開疆擴土,這是每個將軍都想幹的事情,袁譚自然也不例外。尤其,現在正是緊要關頭,老三的勢力對他產生的威脅越來越大,如果不趁此機會彰顯自己的能力,恐怕這大司馬的寶座就真的和自己無緣了。

“公子,在下也認為此戰該戰。”辛毗常遇春二人皆同意,其他人還能有什麽反對的意見。

目光掃射,最後落在了岑壁的身上。

和其他人不同,岑壁乃是一直跟隨自己出生入死之人,這麽多年下來,確實是戰功累累。此刻,如不問他,袁譚心中也沒有什麽太多底氣。

岑壁的眼中寒芒閃動,沉思片即,這才答話:“主公既然已經有了定論,何言其他,戰吧!”

袁譚見此,臉上笑容一斂,站起身,掃視一圈沉聲道:“常遇春。”

“末將在。”常遇春立刻起身,上前拜道。

“命你率領本部八千人馬先行進攻諸縣,帶大軍合兵一處之後,再奪莒縣。”

常遇春接了將令快步走了出去。片刻之後,就傳來了戰馬嘶鳴和整齊劃一的腳步聲。

“其餘人等,隨我先取東莞,再取琅琊,爭取入冬之前殺到徐州城下,宰了曹安民小賊。”

眾將齊聲應諾。

小沛城內,劉備也是喜出望外。

看著周圍這些敵人們,一個個不斷做大做強,自己還是一副老樣子,如何不著急。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終於又讓他劉備趕上好機會了。徐州內亂,正是他再次重返徐州的大好時機。

府衙之內,劉備正襟危坐。左手邊是第一智囊李善長,右邊是自己的兩個兄弟關羽與張飛。

除此以外就是簡雍、孫乾二人。自糜竺回到徐州祭祖至今卻遲遲不肯回來,縱使劉備多次詔令,都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沒有任何消息。

縱然劉備心胸再寬廣,也不得不相信,糜竺恐怕是真的心懷二心了。

“大哥,除了子仲未歸來之外,人都到齊了。”

劉備點點頭,臉上帶著神秘的笑容,看著眼前的眾多文武道:“前幾日,徐州李氏家主李芬曾經寫了一封書信送到我手裏。如今,整個徐州全部陷入戰亂,三十六個家族族長集中七八萬人已經占據了半個東海郡。曹安民敗亡就在眼前。”

李善長捋著胡須,眼神之中滿是笑意。謀劃這麽久,終於是撿到一次機會,隻要把握好這次機會,說不定劉備就能夠脫離困境。

“大哥,這可是好事啊!東海大戰,曹安民的注意力必然也會被吸引過去,我們為何不趁此機會率領大軍閃攻徐州。就算曹安民再善戰,也定難以抵擋我們的進攻。”張飛臉上滿是欣喜的神色。

“可是,大哥,這樣是不是有違道義啊!”

“二弟,現在可不是談道義的時候,那曹安民何時談過道義。為了振興漢室,縱然偷襲有些被人不齒,但我劉備也願意承擔這一切。”

關羽見兄長都是這樣說,也是無話可說,隻能同意。

燈火之下,曹安民看著眼前搜集而來的情報,眉頭慢慢的皺到一起。

三十六路世家反叛,在他的意料之中。

但沒想到,劉備、袁譚也蠢蠢欲動,想要做一個漁翁得利。

是可忍孰不可忍,如今的徐州已經不再是過去的那般情況,縱然一次性對付三路敵軍,自己也毫不畏懼。

琅琊郡有斛律光、東莞郡有楊延昭,此二人皆是超級猛將,有他們二人坐鎮北方,隻要有足夠的兵力,就算袁譚來勢洶洶最終也隻能無可奈何。

思來想去,楊延昭本是騎兵大將,宇文成都不能動,但讓高順帶領一千玄甲軍和一萬北府軍前去支援足以。而斛律光乃是步軍名將,王彥章和李通各率兵馬前去增援,相互之間配合,數路並進一定可以克製袁譚。

至於世家叛亂之軍,有老將黃忠帶領一萬北府軍前去定保無恙。

眼下三路之中,最麻煩的就是劉備。

劉備的強,不在於實力強悍,而在於猛將較多。想要對付他,看來隻有自己親自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