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戰而降
營陵距朱虛不過百多裏路程。
曹安民留下安撫百姓,收編袁譚的敗軍,以李績為主帥,程咬金、王彥章、關勝為大將,起兵三萬進攻朱虛。
朱虛城內,剛剛料理完趙睿的喪事,還來不及喘口氣,呂威璜就聽聞曹安民大軍距城隻有不到二十裏。
如果撤退,儼然無望,畢竟麵對玄甲軍鐵騎衝鋒,呂威璜可不覺得自己能夠與之匹敵。
如果堅守的話,他也聽趙睿的幾個親兵說了,營陵城外的一場大戰,曹軍箭矢投石機的厲害。
以他手下的兩萬新兵與氣勢如虹的曹軍硬拚的話,結局隻有死路一條。
好在,李績沒有急著攻城,而是在城外十裏先行紮寨。
戰火彌漫下的朱虛,無論是百姓還是士卒都顯得驚慌失措。
府宅之內,呂威璜的夫人林氏手持燭火走進了書房。
和辛毗這些人不同,呂威璜不過是一員普通戰將,在河北的重要性完全達不到岑壁這些人。加上,他又一直跟隨袁譚鎮守在青州,故而家眷也都隨行前來。
本以為濰水防線固若金湯,縱然不能堅守一年,但十月半載的也能頂住。
卻沒想到, 之間,一切都發生了變化。
他們視為銅牆鐵壁的防線,徹底成了笑話。
眼下,曹軍大舉壓境,青州雖然隻失去了北海東萊二郡,但軍隊全無的他們,又憑什麽和曹軍決一死戰。
“呀!”燭火剛剛點亮,林氏驚訝的叫出聲來。
黑暗之中,呂威璜靜坐在桌案前麵,雙目緊閉,似乎在思考什麽。
“這麽黑,怎麽也不點個燈啊,怪嚇人的!”
呂威璜緩緩睜開眼睛,看了一眼林氏,暗暗歎了口氣道:“點不點燈又有何區別。”
林氏將一個食盒拿了過來,打開蓋子,將裏麵準備的幾個可口的飯菜一一擺在了呂威璜的麵前。
“晚飯你也不出來吃,我讓廚房準備了幾個可口的小菜,你嚐嚐味道如何。”
呂威璜看了一眼林氏,抓住了對方的手道:“這些年你跟著我奔波勞累,幸苦了。”
林氏帶著奇怪的眼神看了一眼呂威璜,並未作聲。
“我考慮再三,不如你帶著孩子們先回臨淄去?”
林氏的手僵在半空中,看著呂威璜,一直藏在心中的疑問再也忍耐不住,進而問道:“平日裏,軍務上的事情我一概不問你。但往昔你也不似現在這個樣子。身為主帥,如此失魂落魄愁眉苦臉,如何帶領士兵,迎擊敵軍啊!”
眼前雖然沒有鏡子,但呂威璜敢肯定,鏡子裏麵的自己,一定是一副衰像。
“曹軍太強,以我們的實力,必敗無疑。”
林氏跪坐在呂威璜的身邊,看著自己的夫君,用隨身攜帶的手帕擦去了對方額頭上的汗珠輕聲說道:“妾身雖然讀書不多,但也深知一個道理。”
“何道理?”
“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侍。袁譚並非明主,他在徐州的所作所為,簡直是天神共怒。如此卑鄙無恥的小人,夫君又何必為其效忠。曹公久鎮徐州,百姓歸心,將士用命,所到之處,戰必克,攻必取。如此之人,夫君在其麾下,可堪大用。此時為何不棄暗投明,另投新主,如此,上對得起皇天,下對得起父母的養育之恩。”
呂威璜看了一眼妻子,眼神之中滿是驚訝神色。
二人成親數載,自己還是頭一次知道,妻子居然有如此見識。
“我知道了。”呂威璜說完,肚子忽然咕咕的叫了起來。
“事情也解決了,該吃飯了。”
呂威璜哈哈大笑,飽餐一頓。
第二日一大早,李績率軍剛準備發起攻擊,呂威璜直接帶領身邊的校尉偏將出城獻降。
至此,朱虛城內的兩萬袁軍全部降了曹安民。李績留程咬金鎮守城關,自己率領兩萬兵馬,快速向西挺進。
北平城內,袁熙看著手中的情報,重重的拍了一下桌案。
如此舉動,引起了旁邊首席謀士房玄齡的注意。
“何事引公子如此生氣?”
袁熙將情報遞了過來,臉上掛著怒容道:“我這個大哥也真是夠蠢的,十萬大軍居然才多久啊,就全部被曹安民擊潰,青州半壁全部丟了不說,自己還來了個下落不明。真是把我們袁家的臉都丟光了。”
房玄齡快速掃視一邊書信,眼睛之中顯露些許驚訝。
看罷,又將書信遞給了旁邊的羅藝。
“看來,我們畢竟要加緊步伐了。”房玄齡的眼神之中露出些許擔憂的神色。
黎陽一戰,袁氏垮塌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快到超出了他的想象。
河北四州,青並二州皆落入他人之手,袁氏兩翼已經被人斬斷,想要重現當初的威勢,恐怕不易。
眼下,袁氏諸子之中。老大袁譚丟了青州,縱然僥幸撿條命回來,但此生奪嫡再也無望。老三袁尚,手中並無一兵一卒,單靠袁紹的威懾又能如何。
由此來看,老二袁熙,手握重兵十餘萬,威震北疆。冀州隻要有少許變動,鐵騎就能快速南下,一舉掃平內亂。
但在此之前,讓外必先安內。
幽州雖好,但四周的敵人實在是太多了。
先不說遼東的公孫度,就拿北方草原。袁熙耗費了不少心血才滅掉了烏桓,卻沒想到白白給他人做了嫁衣。
眼下,羯族,這個本來隻是給匈奴人當奴隸的民族,占據了原來烏桓人留下來的草原,不斷壯大,居然也聚集了五萬大軍。
縱然一時不敢南下與袁熙爭雄,但背後有如此之多的敵人,袁熙又如何敢將全部的實力投入河北。
“先生所說,我當然知曉。但眼下,鮮卑人,匈奴人,和羯人,三族實在是太平靜了。他們越是這樣,暗中必然在謀劃什麽不可告人的秘密。我若是將大軍調動南下,他們來襲,幽州如何抵擋。”
“公子何必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有我羅藝在,定讓這些胡寇有來無回。”
房玄齡笑著說道:“有羅將軍在,我幽州自然不懼胡虜。但眼下,在下認為,卻是收複遼東的大好時機。”
“公孫度?”袁熙的手停在了半空中。
自己隻是名義上占據幽州,所控製的地區也隻是遼西一帶。而那遼東一帶的公孫度,雖然是自己的下屬,但卻有自己的軍隊,自己的行政,完全不把自己這個刺史放在眼裏。
“據探子稟報,公孫度大限將至,遼東大軍又全部集中到了樂浪,若是公孫度有什麽三長兩短的話,遼東必有內亂的可能,這正是我們入主遼東的最佳時機。”
袁熙的眼中閃爍著激動的神色。
隻有掌握了遼東,自己這個幽州刺史才能夠實至名歸。
曹安民,袁尚,這些人我暫且奈何不了你們,但小小的公孫度,我有何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