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超級戰神係統

第六百三十一章 世家全側目

字體:16+-

同樣的情況,在每個考場之內都在進行。

如此題目,無論是寒門還是世家都是聞所未聞,雖然隻有五道題,有整整一個半時辰的思考時間,但算學不是經學,時間長就能做得更好。

算學之道,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沒有半分摻假可言。

另外一邊,李儒也是連破四題,來到了最後一題之上。隻不過這一題,他屏住呼吸,專心致誌的思考,可惜一刻鍾過後他還是想不出來。

“一個口子近,三個口子出,還大小不一,流速不同,怎麽會有如此奇怪的題目。”

縱然自詡才能過人的李儒,這個時候也徹底難住。手中的算籌就沒有停過,一邊計算,一邊不斷的推演,好在他精通算學,終於在考試即將結束之前,將這道題圓滿的算了出來。

聽到考官辛毗宣布考試結束收卷的時候,他的一顆大石頭才塵埃落地。

上午第一門結束,下午就是第二門的經學考試。

自打從考場之內出來,整個鄴城都沸騰了。

考得還不錯的,則彈冠相慶,興奮不已。考得差的,則是灰頭土臉,滿麵瘡痍。

一萬多學子之中不少人甚至一道題也沒有算出來,這個時候不由有些心灰意冷,不知接下來的考試該何去何從。

甚至還有一些人,這個時候直接開始收拾行李,準備棄考離去。

學子之間的交流,很快便讓這些題目傳揚出去。整個鄴城之內的三教九流都掀起了算學的熱潮之中。

本來本人看不起的算學也一下子成為了齊國頂尖人物才能搞懂的東西。不少人本來隻是一個普通的掌櫃,卻因這次的考舉過後地位一下子變得極其受人推崇。

書房之內,曹安民也在聽眾人談論這次考舉第一門的情況,其中不時也能夠冒出來一兩個熟悉的名字。

“大王之才,真是令人佩服。今日一考,老夫慶幸,能夠早得大王重用啊!否則就拿今天這個算學,恐怕老夫隻能交白卷了。”田豐說完,在場的不少文人的臉上都是一副慶幸的神色。

漢代至今,尤其是罷黜百家之後,儒學之道也是越來越窄,經學也是越來越受到追捧。如果再縱容這樣的學習氛圍發展下去,用不了多久,儒學就會走上歧路,最終變成明清兩朝那種讓人詬病的怪物。

曹安民注重墨家之學也好,這一次大開算學也罷,就是為了重現百家風貌,讓大漢的學術重新釋放出強大的生命力,再現百家爭鳴。

“元皓過謙了,諸位皆是治國良臣。正可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此次考舉不單單是為大齊儲備更多的人才,也同樣是讓一些被我們忽視的東西,再現光芒。”

眾人聞言,皆心領神會。

楊再興在一旁說道:“此次大考,末將倒是發現了一個大才,五道題目全部答出。”

“喔!此人叫什麽名字?”

“襄陽龐統!”

“龐統!”曹安民臉上頓顯興奮的神色。

大魚,終於有大魚上鉤了!曹安民在心中暗暗稱慶。

“大王知道這龐統之名?”近旁的李績自然發現了曹安民聽聞龐統臉色為之一變。

“諸位可知水鏡先生司馬徽?”

田豐等人都曾遊曆潁川,在潁川書院拜訪過不少先賢,豈能不知這一位潁川學院的大佬。

“自然知曉。”

“龐統,字士元,道號鳳雛,乃是襄陽名士龐德公的侄子,才學不亞於景略,治軍不亞於茂公,絕對的經天緯地之才,影衛軍已經注意他很長一段時間,沒想到此子居然來到鄴城,參加考舉,不錯,不錯啊!”

王猛,李績,乃是齊國後輩之中的佼佼者。

李績官拜征北大將軍,作為軍隊的一把手,絕對意義上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王猛,雖然年輕,但卻得曹安民重用,作為尚書丞,人人都明白,這是在未來準備接替陳登繼任尚書令的得力人選。

能夠和這二人向媲美,可見此人的才學得有多高。

“恭喜大王,賀喜大王啊!”

齊國考舉,沒想到真的吸引來了如此巨才,這些才子若是能夠被齊國重用,不出數年,他們與列國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

午飯過後,稍作休息,第二場考舉也拉開了序幕。

考經學。

對於不少仕子來說,這才是他們的拿手好戲。甚至不少人都放出話來,這一科定能獨占鼇頭。

但題目一下來,眾人頓時啞口無言。

曹安民與齊國眾多賢士同出的這一題目實在是太難了,甚至比算學還要難了不少。

這已經不是尋常經學考察方麵的背誦問題了,裏麵很多題目都需要思考、理解。而且很多題目都來自於經書中某個不起眼,尋常根本不會注意到的地方!題目五花八門,而且繁雜,足足有一百多道!

題量大,難度大,解釋多。縱然是龐統、李儒這些人麵對這樣的題目也都想得有些費勁。

好在這一科的時間極其充足,足足兩個時辰的時間。

可就算這樣,這一場考試不少人都是踩著點才勉強寫完。

第一天的兩門考試全部結束之後,接下來的考試安排在第三天進行。

這也是曹安民心血**的獨特壯舉。

在場的不少考生中可能有不少都是那種隨機應變,臨陣磨槍之人。齊國需要天生聰慧之人,也需要那種極具應變能力的人才。

正因如此,曹安民才給了眾多考生一天的休息時間,以此給他們充充電,從而好應對第三天的兩門考試。

對於那些前兩門發揮還算不錯的考生來說,這一天休息確實極其寶貴。眾人靠著這個時間,緩解一下考試帶來的疲憊,同時也能夠平複心中的緊張氣氛。

而對於那些發揮並不算太好的,這一天也能夠讓他們打起精神,多家準備後麵的考試。

整個鄴城,自打大考開始便陷入了一股學習浪潮之中。

今天參加考試的則抓緊時間備考。已經放棄,或者並未參加的,則趁著這個時候,吸取經驗,準備日後再戰。

而此刻的鄴城書院之內,累了一天的考官們還不能閑下來。第一天的兩門考學,此刻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批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