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吳齊瑣事
齊軍出動,周邊各國也都蠢蠢欲動。
吳國建業城,新吳王孫翊正在和麾下文武商議軍機。
“曹安民北進,此乃我們跨江而戰的最佳時機,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孫氏角逐,孫翊得勢,最後繼承吳王大位。雖然孫策的舊臣之中以周瑜為首的臣子們皆叛出,但張朱顧陸四家最後還是全部站在了孫翊這邊。
朝堂之上,孫翊以張昭顧雍二人為左右丞相,住持朝政。又以陸遜,朱然二人為左右都督,分別統領水陸兩軍分別鎮守廬江和淮南。以賀齊為中軍將軍,鎮守建業。以陸文龍為護國將軍,護衛左右。
戰亂平息數月之後,整個吳國境內也終於恢複平靜。
眼下齊國異動,正是他們該有所作為之時。
“大王,齊國乃強國,若取,非一朝一夕可以得逞。在下認為,我們當先收複江南失地,再圖大業。”賀齊建議道。
“江南失地!”孫翊的眼神之中滿是殺氣。
如今的吳國隻有丹陽、淮南、廬江和吳郡,四郡全部都緊鄰齊魏兩國,一字排開,毫無縱深可言。
若不取江南被方臘攻破的失地,吳國縱然一時恢複元氣也不得長久,遲早要被其它諸侯所吞並。
“諸位覺得如何?”
“方臘一直是我江東大患,自先王孫策開始便不斷征伐,數次征討都不得滅,由此可見方臘確實非同一般。如今,我們無論是國力,還是軍勢皆不如當初,想發大軍全麵進攻,恐怕是有心無力。臣認為,我們可以先取鄱陽。”
“臣讚同元歎的說法,望大王準許。”張昭也認同道。
左右兩位丞相皆認同,其他文武又豈會反對。
“好,事不宜遲,命大都督陸遜率領三萬大軍,進攻鄱陽,先打壓方臘囂雜的氣焰。”孫翊的眼神之中滿是興奮神色。
陸遜智謀無雙,而陸文龍又是一員驍勇善戰的猛將,有他們二人合力,縱然方臘再厲害也定然不是對手。
就在眾文武商議的時候,一個士卒跌跌撞撞的跑了進來,噗通一聲跪在地上,哭泣道:“大王……廬江,廬江丟了!”
眾文武聞言,皆是大驚失色,竊竊私語。
廬江乃吳國西垂,乃是拱衛淮南的一個重要屏障。如今淮南北邊盡在魏國手中,真正掌握在吳國手中的領土其實並不多。
如今再失去了廬江,等同於吳國僅剩下吳郡和丹陽兩地苟延殘喘。
如此兵勢,縱然是秦皇漢武在世,恐怕都難以扭轉頹勢。
鄱陽確實重要,但廬江更加重要。
“怎麽……怎麽會丟的?”
“周瑜,周瑜率軍掩殺,廬江的各地守將紛紛投降,僅僅三天,城池就全部丟了。如今他們聚集了一萬多兵馬,打出為先主報仇的旗號,如今正在打造戰船,準備過江進攻建業。”
孫翊頓時愣在那裏,半天說不出話來。
自打攻破建業,周瑜魯肅蔣欽周泰這些孫策身邊的得力幹將全部消失的無影無蹤。
沒想到,如今在這個時候,他們居然橫出一刀,直刺自己的心頭。
張昭等文武皆把目光全部投向到了孫翊身上。
得國不正,是孫翊內心深處一直的痛。
如今周瑜打起這個旗號,等同於再次撕破了他內心深處的傷疤。
是可忍孰不可忍。
“既然周公瑾要做這個叛賊,那麽我們也沒什麽好說的了,命令大都督,即刻兵發廬江,剿滅亂軍。”
“諾。”
戰爭的陰雲再次籠罩在吳國群臣的頭上。
打敵人,他們毫無含糊。
但是周瑜,他們卻有些忌憚。
這位受兩代先王所恩寵的大都督,絕不是浪得虛名的存在,縱然陸遜的本事不低,麵對周瑜,誰也不敢說有必勝的把握。
清音閣之內,陳嫣一身素衣,外罩鬥篷,行走在黑夜之中,誰也不知道眼前這位弱女子就是大齊的王後。
“為什麽?”屋內的角落,一個女聲傳了出來。
“什麽為什麽?”陳嫣將鬥篷脫去,徑直坐在了中央的椅子上,手撐著頭,顯得慵懶華貴。
“救我,您為什麽要救我?”
“你不過是一個可憐人罷了。我大齊還沒有淪落到需要一個女子以畢生的幸福去換取利益的地步。”陳嫣的嘴角微微上揚,當她說到大齊這兩個字的時候,口氣也硬了不少。
“可憐人,你可憐我?但你知不知道,因為你的錯誤舉動會造成什麽後果。若是我沒有去的話,匈奴人必將會暴跳如雷,兩國建立的友誼也必將灰飛煙滅。大量的胡人鐵騎必將南下,到那時,又有多少人會死在胡虜的攻擊之下。”
陳嫣淡淡說道:“我知道。”
“知道你還這樣?”
“因為我的選擇,就是我夫君的選擇。況且,你以為我們真的要和親嗎?”
“難道你不是?”陳圓圓從黑暗之中閃身出來,看著眼前的陳嫣滿臉的驚訝。
“胡人皆狼子野心,縱然我們滿足了他們,遲早他們這些餓狼都會反噬主人。唯有一次性將他們全部革除,方能用除後患。大王早有決斷,和親不過是一個幌子罷了。況且,你和大王之間已經有了肌膚之親,按照齊國的規矩,你也算是一位有品級的夫人。不應該再住在這裏,大王臨行前已經有吩咐,讓我將你接入王宮之內,我豈能不按照大王的吩咐。”
陳圓圓打量著眼前的陳嫣,猛然間笑出聲來。
這下,輪到陳嫣發懵。
“你笑什麽?”
“我終於明白,為何齊王會如此寵愛你,縱然後宮之內佳麗如此多,論家世你也不算最為顯赫。但為何你的王後寶座如此穩當,你的兒子還被立為世子。不為其他,隻因為,你是他的賢內助,沒有誰可以取代這個位置。”
陳嫣先是一愣,轉而笑了。
“可能正如你所說那般。隻不過,在北伐戰事為結束之前,縱然你入宮,大王也不能給你正式的封號,一切的飲食和供給自然也會有些不同,還望你見諒,如果有不足的地方,記得直接找我。”
陳圓圓躬身施禮道:“臣妾謹遵王後的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