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超級戰神係統

第八百一十一章 齊攻風陵渡

字體:16+-

風陵渡口,乃是並州一地聯係京師洛陽的必經之路。

渡口之上有戰國時期修建的大石橋,縱使中原諸侯換了無數人,這座石橋依然屹立在大河之上。

自朱元璋開拔之後,風陵渡口便隱約有一種危機感。

蕭摩訶不敢大意,每日多加巡視,就為了這魏國北方重要要地得以保持。

巡營歸來,正準備吃飯,忽然一個小校快速跑了過來。

“將軍,對岸的齊軍有所異動,大隊兵馬正在集結。”

蕭摩訶聞言連忙放下手中的碗筷,快速披上戰袍。

“傳令各部,馬上封閉關卡,拉起吊橋,將箭矢檑木全部搬上城牆,不得有誤。”

“是!”小校快速跑去,蕭摩訶馬不停蹄的快速登關向前眺望。

大河對岸,果然如同手下人所說,戰甲林立,戰旗避空。粗略看過去,最少有不下數萬敵軍屹立在河對岸。

風陵渡口的大石橋,曹昂本來打算拆除。但蕭摩訶卻一直強烈阻止,不為其他,隻因路上開戰他們更有優勢。

魏軍雖然有水軍,但朱元璋打造出來的水軍,豈能和縱橫天下的齊軍相抗衡。

縱然黃河河道較窄,大型船隻難以發揮自己的作用。但魏軍的水師多為新兵蛋子,刀都拿不穩,讓他們殺敵,豈不是為難他們。

故而,蕭摩訶舍棄了水戰的打算,而是留著大石橋,據守對岸的關隘,以此阻擊齊軍前進的步伐。

關隘之內,除去朱元璋帶走的兩萬兵馬,他們還有三萬多人。

據守關隘,靠著險地,縱然齊軍人多勢眾,蕭摩訶也有信心堅守下去。

“將軍,趁著敵軍陣型未穩,我們不如衝殺出去,挫敵銳氣?”

蕭摩訶立馬反對道:“我軍皆為步兵,大石橋兩端道路狹窄,不易於我們發起攻擊。若是出城,兵馬擁擠一團,反倒施展不開,便宜齊軍。”

參將聞言,隻能吩咐各部堅守關隘。

“嗚……”

沿河的周邊眺望塔上,號角聲紛紛響起,一時間硝煙彌漫,殺氣騰騰。

“斛律將軍,大軍林立於此,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我意,眼下必須要快速取下城關,為大軍打通南下通道。”宇文成都騎在戰馬之上,眼神之中滿是戰意。

自太原進軍以來,魏軍節節敗退,他們連得數郡之地,打的魏軍毫無還手餘地。

如此春風得意之時,豈能被蕭摩訶阻擋在這風陵渡口。

若能攻破渡口,齊軍大軍一日之間便能夠兵臨洛陽城下。到那時,此等頭功,豈能不青史留名,讓後人歌頌。

“將軍,魏軍以逸待勞,我們若是強攻,必然會死傷不小。末將認為,我們當尋找戰機,伺機而動。”

宇文成都微微皺眉。

河南各地的消息傳來,尤其是虎牢關的李績,聽聞已經快要破關。眼下自己若是一直待在這裏,豈不是又要被這個家夥壓下一頭。

身為戰將,豈能願意被一介書生壓在頭頂之上。

寧做雞頭不做鳳尾,這是宇文成都統兵多年的驕傲。

“尉遲將軍,你可願做大軍先鋒?”

何為先鋒,第一個任務就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為後麵的大軍開辟一條安全,好走的道路;為軍事統帥打探敵方的軍事部署,敵方的糧草輜重等情況,方便統帥做出決斷。第二個任務就是就是贏下第一場戰鬥,鼓舞後麵大軍士氣。正因如此,一般統帥調撥的時候,先鋒往往都需要勇猛無比的大將擔任,目的就是旗開得勝,為後麵的大軍贏得信心。

如果他們失敗,整個大軍的氣運也會因為他們的原因而出現動搖。

尉遲恭思量片刻,還是領下將令,帶領一隊兵馬慢慢靠近踏上了大石橋。

大石橋兩端雖然隻有不到百米的距離,但在尉遲恭的心中,眼下卻如同數千米那麽遙遠。

大石橋隻能讓兩輛馬車並行,大型攻城器械全部都成了擺設,單靠雲梯進攻,壓力可想而知。

但即使再難,尉遲恭眼下也是騎虎難下。

關外的尉遲恭在觀察魏軍,關內的蕭摩訶也是如此。

一百五十步!

一百步!

八十步!

“弓弩手準備!”

為了節省箭矢,蕭摩訶等齊軍進入了百步之內再發起攻擊。

如今的魏國困守絕境,軍需物資也是用一點少一點,為了節省國力,蕭摩訶隻能以士卒的性命來作為代價。

“放!”一聲令下,鋪天蓋地的箭矢直接朝著大石橋上攻擊過去。

石橋之上,齊軍各部連忙用盾牌擋住自己的身體。可惜橋梁的寬度根本不夠這麽多士卒並列而行,舉盾的一瞬間,盾牌相互碰撞,反倒使得隊伍擁擠成一團,非但沒有形成很好的防禦,反倒因為互相推搡陣形混亂。

“堅守!”尉遲恭一邊指揮慌亂的兵馬,一邊計算發起攻擊的距離。

“再放!”蕭摩訶見一輪齊射並沒有殺退多少敵軍,第二輪齊射再次攻擊過來。

“停!盾牌列陣!”第二輪攻擊而來,好在齊軍已經有了準備,箭矢絕大多數都落在了盾牌之上,並未對他們造成什麽威脅。

而趁著他們填充箭矢的時候,齊軍也進入了攻擊範圍之內。

大盾頂在前麵,弓弩手在後,相互交叉在一起,在大石橋上快速做好了攻擊準備。

“弓弩手還擊!”窩了一肚子火的尉遲恭,早就想把火氣發泄出去,快速命令麾下士卒發起反擊。

箭矢回擊,城關之上的不少魏軍將士也中了箭。

當初風陵渡渡口本身就不是重點防禦區域,在這裏修建城關的時候,采取的不單單是單牆模式,而且城關之上用來躲閃的地方也極其少。正因為如此,敵人的箭矢射過來之時,魏軍將士根本無法躲閃。

“向前!”尉遲恭得手,繼續命令士卒向前。

用弓弩手殿後,大盾兵向前頂住壓力。最為危險的大石橋終於是熬了過去,一架架雲梯快速搭在了城關之上。

風陵渡口,眼看著就要被齊軍攻克,但眼下城內的魏軍非但沒有驚慌失措,反倒顯得格外悠閑。

這種悠然自得,讓堅守在大河對岸的龐統背後冷汗直冒,心中產生了一絲不好的感覺。

魏軍必有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