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一章 劉裕依計行事
漢軍大營之內,劉裕初敗後一直躊躇滿誌打算尋找機會,讓韋孝寬也嚐試到失敗的痛苦。但很可惜,韋孝寬駐守的營盤滴水不漏,縱然劉裕想方設法,也沒法突破韋孝寬外圍設置下的防線。
久而久之,白白浪費軍力,下麵的士卒和將校也都心生怨氣。
好在何無忌等人深得軍心,縱然士卒有些怨憤,最終也被徹底壓製下去。
但所有人都清楚,僅僅壓製遲早會產生反彈,到時候一發不可收拾,恐怕更加會影響軍心。
就在劉裕進退兩難之際,哨騎來報,沈林子忽然派出親信前來。
半信半疑之間,劉裕還是讓手下將沈林子請入帳中。
沈林子領了韋孝寬的軍令,自然沒有辦法輕易離開大軍,但他身邊還有一些被擒的漢軍將士,能夠從數千人中活下來,不單單代表他們的能力;身處敵軍大營,卻誓死不降,如此決心,可見他們的忠誠度有多麽高。
“大王,沈將軍有要事讓在冒死來報。”
劉裕冷笑一聲道:“沈林子被擒如此之久,為何還不一死以報國恩?這個時候前來,難道是打算詐我不成?”
使者連忙解釋道:“大王錯怪沈將軍了。將軍雖然被擒,但卻深受國恩,之所以沒有為國捐軀也是因為齊軍看押實在是太嚴。況且,將軍之所以委身於賊,就是想要打探軍情,為我大漢攻克蒲阪。”
劉裕冷笑一聲不再多言,眉眼之處衝著旁邊的何無忌撇了一下。
何無忌得知劉裕之心,站出來,看著眼前的使者說道:“你倒是說說,沈林子有何妙計先給大王?”
“沈將軍假意詐降,騙取了韋孝寬的信任,如今齊軍各部糧食僅夠三日。”
“三日?”劉裕有些遲疑。
齊國一向對國家的情況管控嚴重,所有消息絕無可能傳到漢國境內。縱然劉裕派出不少使者想要打探齊國的究竟,可惜,麵對錦衣衛編織的天羅地網,他派出的密探最終都徹底消失的無影無蹤。
齊國富庶天下皆知,作為齊國如今唯一交戰的並州,居然會缺糧,這讓人如何相信。
“荒謬,齊國富庶天下皆知,並州各州府豈能沒有餘糧。”
使者似乎有了底氣,接著說道:“尋常年間自然不可能,但如今並州大旱,齊軍糧草全部需要外調,如今沈將軍奉韋孝寬軍令前往運糧,若是我們可以趁機劫掠的話,齊軍一旦糧草全無必然不會堅守,到那時,不僅僅蒲阪之地將要落入我們手中,就連並州諸郡也必將落入我大漢手中。”
劉裕思量了片刻,忽然大笑道:“韋孝寬果然是一代名將。見我不出,居然使出這樣的計策,佩服,佩服!”
使者見劉裕不相信長歎一聲道:“常聞攝政王乃是一代雄主,卻沒想到居然是如此無眼之人。可憐沈將軍深入虎穴,以身冒險,就是為了報效陛下。若是糧草運達蒲阪,齊軍各部糧草充足必然會發起攻擊,到那時,我軍定將死無葬身之地。”說罷,轉身就準備離去。
“慢著!”劉裕忽然察覺到了什麽連忙喊住了他。
“大王,此人所言實在是匪夷所思,漏洞百出。韋孝寬詭計多端,縱然真的是有糧草儲備在那裏,不管我們是不是去劫掠糧草,他都有持無恐。”傅弘之急忙進言。
大帳之內,劉裕陷入沉思之中,來回走動,眉眼之間滿是愁苦。
進,不一定會贏;但不進,若真的是錯失良機,確實也有些可惜。
想來想去,劉裕還是打算放手一搏,隨即看著眼前的使者說道:“沈將軍乃是國之棟梁,我深信他縱然深陷虎口也必然忠於陛下。既然軍機就在眼前,豈能白白浪費。”
使者聞言,躬身行禮,長出了口氣道:“大王英明。”
劉裕接著說道:“你遠道而來暫且休息,待我安排妥當,隨即出發。”
使者離開之後,劉裕看著賬內眾人,輕聲說道:“蒲阪乃是我們進入並州的重要一環,若不能破,我們永遠都無法踏上並州大地。眼下焦灼已久,若是不進攻,將士士氣將會損失更多。既然如此,不如主動出擊。”
“可是大王,若齊軍真的埋伏的話,我軍豈不是主動進入齊軍包圍圈中。”
劉裕笑道:“韋孝寬有計策,難道本王就沒有嗎?既然韋孝寬打算用糧草引我們出去劫掠,他的大營必然空虛,我們何必舍近求遠,去偷襲什麽糧草。隻要我們攻克敵軍蒲阪大營,占據要地,縱然齊軍返回,也必然無法突破我軍防禦。到那時,我們大軍殺出,定可以一鼓作氣擊潰齊軍,成就大業。”
眾將聞言,皆是讚歎不已。
劉裕當即下令道:“此番出戰,若不能勝,必然大敗,望諸將全新協力,助本王一戰。”
“末將必死戰已報國恩。”
劉裕滿懷欣喜,繼續下令道:“不管齊軍是否在蒲阪以南設下埋伏,我軍若是不問不顧也有不妥,為了掩飾我軍的意圖,必須有一將率領大軍主動出擊,不知哪位將軍有此膽量?”
眼下明擺的,齊軍已經在糧倉所在地設下重兵埋伏,不管誰領兵前去,必然要身陷重圍,縱然是猛將,也難保能否殺出重圍。
何無忌作為劉裕手下最為親信之人,見眾人都有些膽怯之時,站出來說道:“大王,末將願往!”
眾將的目光快速定格在了何無忌身上。
劉裕有些激動,看著眼前的何無忌說道:“本王給將軍三千兵馬,切記,敵軍一旦發起攻擊,務必全部退出。”
何無忌道:“本將跟隨在大王身邊,征戰這些年,位極人臣已經是極其幸運。如今若能為大王打通通往並州之路,縱然一死,自己也無所畏懼。”
劉裕上前一把抓住何無忌:“本王欲成大事還需將軍輔助,將軍切記。”
何無忌見劉裕如此說,極其感動,躬身退到一邊。
劉裕不再多說,快速安排調遣其他將領,除了劉道憐鎮守大營,其他戰將全部傾巢出動準備向蒲阪齊軍大營發起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