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二章 世界地圖的野望
以往隻需要一個多時辰的朝會,今天居然已經過了兩個時辰仍然沒有結束的跡象。
自打曹安民將世界地圖搬出來之後,所有的人都震驚了。
尤其是他們發現,如今疆域空前遼闊的大齊,在地圖上居然也隻是極其小的一部分。
眼前這副世界地圖,是曹安民按照後世的記憶畫出來。雖然有些地方與真實情況略有差距,但基本上已經將世界的具體情況表現出來。
“偉大的陛下,您是如何知曉這世界有如此之大的?”一個使者詢問道。
曹安民捋著胡須笑道:“數日之前,朕曾在睡夢之中偶得一天神指點。他告訴我,在我大齊的外麵,還有更為廣闊的天地,有數不清的國家和人民。朕蘇醒過來之後,就命工匠將這些東西畫了出來,並讓研究所將他放大給諸位看。”
大殿之內,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這一刻都被地圖深深的吸引過去。
漢代雖然已經有絲綢之路,但大漠的那一邊到底有什麽,誰也不知道。就算有記載,也是虛無縹緲,難以捉摸真假的信息。
如今看著眼前這副地圖,所有人才明白,人類有多麽渺小。
“你們列國合起來,總共就隻有這麽大的一小塊。反觀我大齊的疆域,孰強孰弱,一看便知。”曹安民親自為使臣們筆畫,有了地圖作證,這些人才真的明白自己有多麽弱小。
“陛下,著地圖似乎有些不太對!”賈詡忽然說道。
曹安民有些疑惑,隨即準問緣故。
賈詡指著地圖上的一處說道:“臣雖沒有得天神指點,但曾經遊曆許多地方,去過西域,也到過一處海拔極其高的地方。但陛下這副地圖上似乎沒有體現出來。”
曹安民聞言頓時明白賈詡所說的深意。
自己的地圖隻是粗略的大洲和板塊地圖。
如今這個時代,亞歐大陸上、非洲大陸上、美洲大陸上到底有哪些國家,哪些政權,他自己也說不清楚。
正因如此,他也沒讓人標注出來一些重要的大山大河。眾人隻能靠著標注出來的黃河和長江辨別大齊所在的位置。
“神人傳授時間較短,朕一時間也回憶不起太多。但文和所說的地方,朕卻是記憶猶新。”說罷,曹安民指著地圖上的一角說道。
“這裏,有一條狹長的山脈,名叫喜馬拉雅山脈,這座山脈之中有一座山名叫珠穆朗瑪峰,是這片天地之間最高的一座山峰。”
最高的山峰。
所有的人大腦隨著曹安民不斷飛躍。
“敢問陛下,此山難道比泰山,華山還要高嗎?”宇文成都追問道。
曹安民笑著答道:“泰山華山和他相比,確實是小巫見大巫。要真論高度,這座山有近萬米之高。”
萬米!
此言一出,大殿之內的眾人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華山、泰山,這些被他們感覺已經極其高的山,但那也不過是一兩千米。
誰也沒想到,就在他們生活的這片天空之下,居然有一座萬米高的山。
“如此高的山,若是站在山頂之上,豈不是要觸碰到天?”
曹安民隻是發笑,未曾言語。
這個時代,無論是地理還是天文都無法和後世去相提並論。自己就算身為君王,想要推動科學技術的發展,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想要徹底普及,接下來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但眼下,曹安民想做的,隻有征服天地間的所有國家,讓大齊的旗幟插滿整個大地。
“地理之事,咱們私下再聊。今天在這裏,朕已經說明白了。朕要率軍一統天地,朕要真正使四海皆歸在我大齊的掌控之內。”
姚廣孝呼吸越發急促起來。
他的眼神不斷在地圖上亂瞟,心中已然勾畫出一片美好的藍圖。
曆史上,秦皇不過是一統六國,統一文字度量衡,就被尊為千古一帝。漢武帝也不過是驅除匈奴,使得西漢得以強盛。
和他們相比,今天的曹安民已經遠勝他們。北擊鮮卑,跨地數千裏,一舉掃平北方禍患;向東又擴地數千裏,打下寧平二州之地;跨海殲滅倭國,將徐福跨海創造的國家一舉殲滅。
如此光輝之下的曹安民還沒有停止他的步伐,他還要繼續征程,若是真的有一天,他能夠將這地圖上所有的國家和土地全部征服,恐怕就算是炎黃二帝也隻能望其項背。
作為他的臣子,若是能輔佐君王成就如此大業,縱然是死,也能含笑九泉。
“臣之前愚鈍,如今得陛下指點,方才知道何為夜郎自大。如今我大齊神皇得天神賜教,方得此圖,就是讓我大齊趁勢崛起,建造一個東西橫跨數萬裏的龐大國家。陛下若要擴土,臣定鞠躬盡瘁,為陛下謀劃。”
姚廣孝一帶頭,身後的眾多文武也紛紛表示決心。
曹安民盡收人心,再將目光轉到了東南亞列國使者的神上,笑著說道:“我君臣之意諸位已經明了,望大家回去之後告訴諸位的君主,若是想要和我大齊抗衡,隻管調兵前來;若是想保全性命,就主動獻國,我大齊乃仁義之國,定然加以封賞。”
列國使者聞言,匍匐在地,不敢直視,心中更是萬分悲涼。
本來千裏迢迢到此,乃是朝賀天朝。卻沒想到天朝如此狼子野心,一昧想要覆滅自己的國家。
飛來橫禍,誰能想到。
“叮!宿主麾下大將陳慶之被劉裕斬殺。”
“叮!宿主麾下大將謝映登被劉裕大將何無忌斬殺。”
方才還意氣風發指點江山的曹安民頓時臉色一沉,身上怒意士卒,殺氣騰騰。
陳慶之乃是自己身邊的愛將,是流傳千古的白袍神將,自己委派他率軍進發關中。誰能想到,他居然死在了劉裕的手中。
看來,自己確實是小看了這位宋武帝。
常言,百足之蟲尚能死而不僵。劉裕以一州之土硬抗自己九州之兵,尚未落在下風,確實是實力超群。
如今一統在即,關中再次戰敗,必生變故,劉裕若是卷土重來。自己對外開疆擴土,必然要拖延時日。
想到這裏,劉裕衝著旁邊的鄭和點點頭,後者心領神會,趁著群臣未曾發現之際,快速喊出:“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