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級複製係統

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滄瀾

字體:16+-

而後。

林軒在雷陽閣又逛了一圈。

發現沒了雷山之後,雷陽閣駐地由於常年經受著雷霆能量侵襲,也是隱隱有向雷電屬性方向轉變的傾向。

和其餘四宗,還是有些不同的。

隻不過,隨著雷山被林軒吞噬,收取。

日後,這種轉化速度,將會極大減緩,乃至是停滯。

其他方麵,倒是也相差不多。

之後。

林軒便如之前慣例般,帶著眾皇級武者,離開了雷陽閣。

在雷陽閣這裏,隻待了一天不到的時間。

留下了一半非皇級巔峰的高層,負責鎮守和處理事情。

伴隨著一道耀眼白光之後。

傳送大殿之中,眾人的身影消失不見。

大殿內,其餘的雷陽閣高層見狀,都是長舒了一口氣。M..

總算是離去了。

沒想到,這一天不到的時間。

雷陽閣竟是發生了百年難遇的大變革。

已然和之前完全不同了。

雷山沒了,往後,宗門的發展方向也得做出一些改變了。

好在,兩位皇級巔峰的太上長老,都還健在,實力也沒有大幅度減損。

縱然日後,雷陽閣可能會沒落。

有著兩位太上長老,卻也依舊能穩定局勢,保持住原本的狀態和資源。

不過,就是頭上多了一位太上皇。

從今往後,這位將才是雷陽閣,不,雷陽堂真正的掌控者。

準確的說。

其將是整個東元大陸的主宰。

六大勢力,魔雲宗被覆滅,一個不存。

其餘五個,元靈宗,東聖派,雷陽閣等,均已經臣服。

降格為了其所創建的天元殿下屬堂口。

如此。

東元大陸其餘勢力,沒有一個能夠抗衡各大堂口,自是不值一提。

其也就成了,實質上,整個東元大陸的統治者。

幸好。

對方如若傳聞之中一般,對於各大堂口,實行的是放養政策。

並沒有太大幅度的改變。

依舊能維持之前的情況。

而且,六宗,不是被滅,就是臣服。

原本六宗之間的恩怨,隔閡,也都會被削減大半。

溝通交流也會更加方麵。

往後,說不得,還能借著這個機會,有著更好的發展。

但那些往日裏,在六大勢力之間,如牆頭草般,兩邊倒,夾縫生存的家夥,散修勢力,未來可就艱難了。

不過,這些並不管他們的事。

雷山沒了之後,雷陽堂內部,也將要發生巨大變革。

他們還有很多事要做,可顧不得這些。

而另外一邊。

這一次,便是由滄瀾宗的皇級巔峰,滄水月,負責帶隊。

滄瀾宗所在的,同樣也是僅次於東元州的,東元大陸頂尖的上等州之一,滄瀾州。

滄瀾州如其名,是一片河流,湖泊較多,山脈較少的州部。

一個個城池,更是建立在一座座類似於島嶼的陸地上,被一條條江河,湖泊,沼澤等,分隔開。

同樣也是一處特殊奇異之地。

在這裏,如若雷雲州,黑水屬性靈氣,高過其餘屬性靈氣。

終年,至少都有近半的時間在下雨。

倒也算是一番奇特景象。

這裏的武者,也大多修煉的是黑水屬性。

亦或是水生木的青木屬性。

青木,黑水屬性,雖然在攻擊方麵不算強橫。

恢複方麵,還有一些輔助性的方麵,卻頗為優異。

還是很受大量武者青睞的。

如若是在滄瀾州,受到環境的加成。

戰力也很強橫,成為同階佼佼者。

回到滄瀾州區域後。

滄水月麵上也多了幾分自信之色。

她雖然也是皇級巔峰,卻由於屬性和功法的原因,在同階之中,較為一般。

但在這滄瀾州內,有著天時地利,自詡不弱於衛正真,元靈子等人。

當然,林軒這位大恐怖除外。

林軒的實力層次,已經完全超出了皇武境。

這已經不是靠著環境,武學,靈器,秘術等,能夠跨越的了。

除非,這每一樣,都遠超自身的修為,才有可能。

如林軒本身,就是這樣。

依仗著尊級資質,半帝體魄,以及各大奧義,帝級武學,層層加成。

才跨越了巨大的修為差距,能夠以皇武境中期修為,抗衡半帝級數強者。

但這樣的情況,若非是開掛,不然幾乎不可能在天元大陸出現。

整個大陸,也再沒有第二人。

一路走來。

林軒也感覺到有些新奇。

林軒雖然都已經跨越了無盡的天元海,去過了中元大陸。

但實則,從流雲宗出來曆練至今,也沒幾年,時間不算太久。

並沒有經曆很多。

如這樣的水上澤國一般的州部,他也是第一次真正見到。

雷雲州也是一樣。

而經過的每個城池,幾乎都終年亮著防護罩,也是為了防禦那不定時出現的大雨。

也是因此,在這滄瀾州之中,城池數量是最少的。

城池的麵積,質量,平均下來,卻是最高的。

而整個滄瀾州,也隻有滄水月一位皇級巔峰。

滄水月便是這個時代,整個滄瀾州,真正的統治者。

由其帶隊,路上自是順暢無比。

更不用說,一行人,每一個都至少是皇級後期,氣息深厚,威壓驚人。

更沒人敢提出什麽異議,疑問了。

沒幾個時辰,便順利的來到了滄瀾宗的宗門駐地。

滄瀾宗位於一塊較為平坦的陸地上。

在其餘各州,這樣的平地,幾乎到處都是。

在滄瀾州卻是極少。

滄瀾宗所占據的,乃是一路走來,所見的最大的一塊。

而在其下,還埋藏著一塊,如若長龍般的上品靈石礦脈。

這更是整個滄瀾州獨一份了。

在滄瀾宗所在的平地兩邊,則是兩條,寬度超出千米,深不見底的巨大河流。

如若兩條天河般,將滄瀾宗庇佑在其中。

這兩條巨大河流,也是滄瀾宗的最大財產。

其中產出的各種靈魚,靈材,靈礦等等,供給滄瀾宗自身,綽綽有餘。

還能有多餘,外出售賣,換取其餘的資源。

可以說,這兩條巨大河流,養活了整個滄瀾宗。

被滄瀾宗命名為滄瀾江。

而滄瀾宗駐地內,同樣是建造著連綿不絕的亭台樓閣,各種宮殿。

整體卻是被一道如若水波紋般的透明光罩籠罩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