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拿名臣係統,我在古代女扮男裝

第213章對答、君臣之論、苔蘚

字體:16+-

希不希望公主歸朝?

這個問題放在許玥這裏,無論是從本心情感來說,還是從理智上出發,都隻有一個答案:

那就是絕對的讚同!

…………

天子氣定神閑的坐著,並不著急聽到許玥的回答。

抬眼打量這處小偏房,發現和過去已經大不一樣了,大致的布置沒有變化,但細微處卻體現出這位狀元郎的喜好。

桌上有一個小陶盆,裏麵有層翠綠茸茸的……植物,可能是植物吧?

微小的葉子擠擠挨挨,覆蓋在土麵上十分可愛,讓人手癢想摸一摸。

正思考著要不要揪一點,就聽見了許玥冷靜從容的聲音。

君王收斂了神色細聽:

“稟陛下,長公主歸朝於大周而言益大於弊,臣翰林院修撰請奏陛下,允許安寧長公主歸朝。”

聞言,不說石破天驚,天子也頗為驚訝,他想過許愛卿會同意安寧歸朝,但沒有想到這麽堅定:

——居然正式請奏了?

“臣所言,稍後會記於今日的起居注之中。”

許玥補充了一句。

“你可知朝中百官,小半人直言不允安寧歸朝,其餘可能隻是因靜江郡王父子暫時不發而已……”

不知何時,天子已經坐直了身子,和之前討論銀丹草消暑的模樣判若兩人,那是手掌權柄,一言可為天下法的帝皇。

此時,他正冷冷盯著許玥。

“陛下是問於微臣,而不是讓微臣少數服從多數,心中所想便是如此。”

許玥也以一個臣子的姿態回應:

“且,臣以為大人們並不是一邊倒阻止長公主歸朝……”

光憑一個沒有存在感的郡王府,怎麽可能讓局勢膠著,可憐、同情這樣的情緒不會影響一個站在朝會上的臣子判斷和決策。

說白了,長公主若是沒有支持她的靠山,光鴻臚寺就能直接打發了。

至於誰支持歸朝?

許玥心中一笑,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一聲冷哼傳進耳中,伴隨著一句話:

“說說為何益大於弊?。”

聞此言,許玥也不拘束了,拱手鄭重一禮,保持這個姿勢洋洋灑灑的發言:

“其一,長公主於國有功,在家國危難之時,以弱女子之身和親胡地……無論如何,保下了大周一時平安。”

等了一下,她還是忍不住:

“再言,長公主非先帝親女,本不該受此磨難,其功更大。”

天子臉色和緩了一點。

對,先帝這個人心思十分窄,又不是打不過,竟一點風險都不肯冒,連打都不肯打,寧願選宗室之女和親塞外。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個道理,也是從小讀書的,難道不知道嗎?

對待宗室親人的子女,如同豬狗一般輕視,利用了個徹底。

活該他一輩子養不活兩個兒女!

自作孽,不可活。

這邊,許玥不知天子的心理活動,知道了也要點一個讚,仍然道:

“其二,微臣曾聽聞,胡人可以娶多個妻子,唯有勢力最大的那位妻子可以執掌王帳,形同王後之位。”

“長公主多年來未有子嗣,又是大周公主,顯然不能如一些為國憂慮的大人們所想以嫡母之名,轄製爭位的王子。”

“為國憂慮”。

聽到這四個字,天子懷疑的望向對麵的許愛卿,等捕捉到她眼中諷刺的情緒,頓時笑了起來。

沒錯,許玥就是故意的。

這一群人何等可惡,其實根本沒有了解過胡人那邊的風俗,絲毫不負責任,隨意的發表自己的想法,不顧長公主的死活。

“愛卿所言甚是。”

天子似模似樣的點頭,心中像又喝了一杯銀丹草泡水一樣,舒爽的不可思議,忽然靈光一閃,想到:

其他臣子還罷了,鴻臚寺卿主掌外邦、朝會上貢各種事宜,會連胡人這個習俗都不知道?

心中狠狠記下了這一節。

天子眸光微沉,示意被打斷的許玥繼續。

“其三,大周是天朝上邦,長公主為陛下之妹,一朝最尊貴的女人,便是嫁了大汗,也是長公主為君,大汗為臣,豈有君為臣守節之禮?”

“天地君親師,君在親前,夫為妻綱顯然不通,為了皇室威儀,陛下也該讓長公主歸朝,以免亂了尊卑。”

“依微臣想,長公主十分深明大義,知道自己身為一朝長公主的責任,饒是在胡地生活多年,夫喪後,也毅然提出要返回大周。”

許玥麵不改色的道。

若不是剛剛幾句話,讓她更肯定麵前陛下是十分希望長公主歸國的,她絕不會把這番話說出來。

果然——“哈哈哈哈哈哈哈,說的太好了。”

天子大笑出聲,欣悅非凡,在外頭守著的大太監都不由往裏麵看了一眼,見到屋內情形,不由感歎:

起居郎長得也不像會拍馬屁的啊?

怎麽就能讓陛下開心到這個地步,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愛卿有一雙慧目,安寧心中所受煎熬不知多少,偏偏隻有你一人看了出來,哎,等她回來朕一定要告訴她你這個知心人。”

天子邊說邊笑,在許玥麵前終於沒有掩飾心思了:

——就是要讓安寧長公主回來。

還不忘又補了一句:

“安寧深明大義,朕也不能委屈了她,回來還要封賞一番才好。”

“陛下聖明。”

許玥心中千思萬緒,激**的情感最終匯成了這四個字。

朕當然知道自己聖明,是個明君,天子心中驕傲的想,這麽多年,要不是朕忍辱負重、兢兢業業、夙興夜寐……

這個天下早就要壞事了。

要不是有這樣的自信,天子也不會熬得住先帝無止盡的打壓和嘲諷不變態。

…………

這一番君臣奏答就算結束了,兩人都得到了滿意的結果。

陛下走了,許玥重又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久久未動一下,好一會兒才長長的吐出一口氣來。

這次她冒險了。

如果天子不如她所猜測的那樣,是想要讓長公主回來的話,自己那一番話少不了要讓他失望。

幸好,結果是好的。

其實她還有一點想了想,還是沒有說出來,三位和親公主,如今隻餘一位安寧長公主了。

念及前兩個香消玉殞的公主,朝廷也該……稍稍對安寧長公主憐憫一下吧。

最後沒說,是理由已經夠了。

許玥搖了搖頭,起身從冰鑒中取出一甕沁涼的泉水,換了一個杯盞注水,捏出兩三片薄荷葉。

回到桌前,輕車熟路取出一個糖罐子——小太監弄來的,加小半勺糖。

一杯比例正好的解暑薄荷水好了。

入口清涼,不要錢的冰就是好,現在一塊冰都一錢半銀子了。

許玥喝了幾口,心情變得極好,放水盞的時候,餘光忽然一瞥桌上某處,然後頓住不動了:

我的小苔蘚盆景呢?

另一邊。

天子先吩咐了宮人一番,讓他們去“為國憂慮”的大臣府中傳口諭,將胡人風俗念三遍羞一羞人。

不過不知者無罪,愛卿們不是不曉得嘛,就將這風俗習慣抄兩遍就是了。

然後興致勃勃的帶著消暑方子和新奇可愛的盆景去了椒房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