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逆

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天變

字體:16+-

當大軍攻破鬆州後,長安就開始忙碌了起來。

糧草源源不斷的往南方運送,不時還有一隊隊新卒跟著去熟悉沙場。

北疆軍打到黃州的消息漸漸傳遍了關中各處。

距離長安五十裏的馬家很方便就能看到官道上的情況。

“阿耶,今日官道上的輜重車依舊不少。”

馬溪吃完早飯後,就帶著幾個仆役去查探情況,順帶當散步消食。

“真是要大戰了,糧草兵器都得送上去。當兵吃糧,無糧就要吃人呢!”

馬宏忠眯眼看著書房外的朝陽,想到了上次自己派人去蜀地向皇帝表忠心的事兒。

他的信使前腳走,後腳就傳來了衛王獻出夾穀關的消息。

效忠書追不回來了,馬宏忠為此擔心了一陣子。可隨著時局的發展,他又把目光投向了南方。

他在等待那一戰的結果。

有管事急匆匆的跑來,“阿郎,有田莊的奴隸鬧事。”

“鬧事?”

馬宏忠眼中多了冷意,伸手,緩緩下壓,“給老夫壓下去。為首的抓起來,重責!”

“是!”

管事剛想走,馬溪叫住了他,“等等。”

“大郎可是有話?”馬宏忠問道。

馬溪說道:“阿耶,秦王可是說過,大唐人不該為奴。”

“什麽大唐人不該為奴?”

馬宏忠蹙眉,“這些都是馬氏多年的奴隸,他們的父祖是,他們也是,他們的兒孫必然也是我馬氏的奴隸。”

“可……”馬溪說道:“阿耶,我最近一直在打聽秦王的言行。秦王曾說,大唐的衰微並非一人所致。帝王昏聵是一麵,可世家大族也功不可沒。他說,世家大族隱匿人口,與官吏勾結,偷稅漏稅……”

“誰家不是如此?”馬宏忠板著臉。

“可這樣得了什麽?”馬溪說道:“世家大族兼並田地,以至於府兵製敗壞,而府兵製敗壞後,就給了邊疆大將謀反的機會。說起來,石逆謀反,便有咱們家的功勞啊!”

“豎子,你懂什麽?”

“阿耶,若非秦王率軍南下,咱們家就得在石逆的統治之下瑟瑟發抖了。這一切,都是咱們自作自受。”

馬溪漲紅著臉,“秦王說,顧著小家的時候,也別忘了大家。他還說,覆巢之下無完卵。世家大族的貪婪,便是在為自己掘墓!”

“逆子!誰讓你去打聽這些!”

馬宏忠起身,四處尋找‘兵器’

外麵的老仆喊道:“大郎君快跑!”

馬溪一邊往外走,一邊說道:“秦王定然會登基,阿耶,秦王與偽帝不同,秦王雄才大略,可不會放任世家大族盤剝百姓。此刻回頭還來得及!”

“小畜生!”

馬宏忠抓起硯台就砸了過去。

馬溪輕巧的避開,一溜煙跑了。

“去把他追回來。”

馬宏忠氣咻咻的道:“小畜生也不想想,等老夫百年後,這些田宅人口不都是他的?世間哪有自己壓製自己掙錢的人?愚不可及,愚不可及!”

老仆勸道:“阿郎,大郎君還年少,不懂事。再教教就好了。”

“好個屁!”

馬宏忠麵色稍霽,“待會兒那小畜生回來了,冷著他!”

“是。”老仆笑了笑,“對了,農莊之事……”

“重責……等等!”

馬宏忠撓撓頭,“小畜生,罷了,暫且繞過那些蠢貨。告知他們,下不為例!”

老仆笑著去通知管事,等回來時卻麵色難看。

“阿郎,大郎君去了長安。”

“可是去尋友人?”

“說是要去見見秦王!”

“追回來!”

馬宏忠惱火的道:“若是被有心人看到了,便是罪證啊!”

倉促的腳步聲傳來。

管事那張惶然慘白的臉出現在門外。

“阿郎,報捷的信使剛從官道上過去。”

“什麽?”

馬宏忠再度霍然起身。他起的猛了些,閃到了腰。他一手捂腰,嘴裏嘶嘶有聲,一手指著管事,“說!”

“一月,秦王率軍與石逆在黃州決戰,八萬大破叛軍十萬。大捷!”

馬宏忠身體一震,隨即一鬆,茫然的看著外麵,“大捷了?”

“是。”

所有人都知曉這個消息意味著什麽。

秦王對世家大族不假顏色,有人甚至說,秦王對世家大族深惡痛絕,說他們是竊賊,說他們是什麽寄生蟲。

馬宏忠的臉頰在顫栗,“那個對世家大族格外苛刻的秦王獲勝了?”

“是!石逆僅以身免。”

外麵爆發出了一陣歡呼,“天下要太平啦!”

室內,卻愁雲慘淡。

馬宏忠走出書房,抬頭看看天空。

陽光明媚。

“天,要變了!”

……

楊鬆成遠在蜀地,楊家的事兒都是新任家主楊新相做主。

楊鬆成處理事務的正廳被楊新相封住了,以示對父親的尊敬,和自己不如父親的謙遜。

他在距離不遠的地方重新打造了一座偏廳,也算是新人新氣象。

管事們在輪番稟告家事。

潁川楊氏傳承千年,家大業大,每日的家事多不勝數。

楊新相當然不會大小事兒一把抓。

但人口卻是楊氏千年長存的根基。

“……田莊中有些奴隸得知秦王開釋了不少奴隸後,都動心了,甚至有人悄然出去尋找官府……幸而當地官員和咱們家交好,扣住了那廝。”

管事看了楊新相一眼,見他神色平靜,就繼續說道:“小人令人把他帶了回去,誰知曉那人膽大,半路竟然逃脫了。過了數日,才被人發現自縊在莊子邊上的林子中。”

“家人呢?”楊新相身邊的幕僚問道。

管事笑了笑,“他一家子悲痛萬分,興許是有些失魂落魄吧!當夜竟然走了火,一家子活活被燒死在屋子裏。哎!慘呐!”

楊新相抬眸,管事趕緊退了下去。

“大戰在即,天下大勢將會因此戰而漸漸明朗。此刻,楊氏宜靜不宜動。”

身邊的幕僚笑道:“這一戰天下矚目。咱們家在南疆有不少人,叛軍軍中都有咱們的人為將。據他們說,叛軍集結十餘萬大軍,而那個孽……而秦王麾下僅有八萬人馬。且春雨綿綿,北人容易水土不服。”

“那邊怎麽說?”楊新相臉頰瘦長,看著有些麵無表情。

“那邊說,這一戰,五五分。”

楊新相默然片刻,“長安縣昨日來人,說此刻青黃不接,你等如何處置的?”

這事兒是幕僚處置的,他說道:“老夫令人在外麵設了兩個點施舍炊餅。”

“很是妥當。”

楊新相說道:“如今北疆軍看似一帆風順,可人呐!他最怕的便是一帆風順。這老天爺見你太過順遂了,便會伸手把你從雲端上打落下來。福禍,得交替才是。”

幕僚微笑道:“郎君此言甚是。石忠唐當初也曾入主關中,乃至於進了皇宮。可轉瞬便敗逃。可見,這人算不如天算!”

這時有人來稟告,“郎君,長安縣又來人了,說這兩年兵荒馬亂的,多了不少流民。如今流民還在增加,楊氏可否再多施舍些糧食?”

“郎君看……”幕僚看著楊新相。

“楊氏上次捐了大批錢糧。”楊新相說道:“許多時候,過猶不及。”

幕僚心中有數,“如此,再增兩個點。”

“是。”仆役告退。

楊新相滿意的點點頭,“阿耶來信,說皇帝在蜀地頗有些勵精圖治的意思,正準備招兵買馬,且提拔了些沒有後台的官員將領。蜀地富庶,人口不少。若他真能一改前非,這天下,還真是難說。”

“還得看石忠唐的。”幕僚指指南方:“若是此戰延綿多時,便是皇帝的機會。若是石忠唐能鹹魚翻身……”

“那這天……”楊新相木然的臉上多了一抹冷意,“就要變了!”

他端起茶杯,這是結束議事的暗示。

管事們躬身行禮告退。

楊新相看著管事們出去,眼中閃過了一抹黯然之色。

千年楊氏千年楊氏,在這千餘年中,楊氏曾蟄伏了五次,最長的一次三十餘年。

這一次呢?

秦王正值壯年,也未曾聽聞喜歡享樂,貪花好色。

若是他能執掌天下,少說能做三十年皇帝。

三十年!

楊氏還得要蟄伏三十年嗎?

楊新相深吸一口氣。

“狗東西!”

他聽到了腳步聲。

幕僚進來了,看著麵色鐵青。

接著是管事們。

每個人都是死了老子娘的模樣。

“這是……”楊新相蹙眉。

幕僚行禮。

“秦王的信使剛進城。”

“什麽信使?”

“報捷的信使。”

楊新相的眼皮狂跳。

“你是說……”

“一月,秦王與石忠唐在黃州決戰。石忠唐大敗,僅以身免!”

……

楊新相緩緩起身,腰間玉佩撞到了案幾,呯的一聲,竟然崩碎。

“去!”

他指著外麵。

“郎君吩咐!”

幕僚和管事們束手而立。

“楊氏缺糧嗎?”

“不缺!”

“那為何對嗷嗷待哺的流民無動於衷?”

“是。”

“傳話,就說我聽聞秦王大捷,不勝歡喜,大醉了一場。”

“是!”

“來人!”

“在!”

“送酒來!今日為秦王賀!”

……

“大捷!”

報捷的信使一路衝進了長安城。

那些百姓紛紛避開,隨即自發聚集在朱雀大街兩側。

對於秦王,長安普通人並無惡感。

和那些含著金鑰匙出生的權貴子弟不同,秦王堪稱是一手打拚出來的基業。故而百姓們頗有代入感。

秦王自報身份後,長安人的心態頗為複雜,一方麵他們同情秦王的遭遇,一方麵卻不願意看到兵荒馬亂的那一幕。

但沒等秦王動手,石忠唐來了。

長安被石忠唐占據後,那些異族人在城中頤指氣使,乃至於敲詐勒索。不時傳聞有女子被**辱,有人被劫掠。

本來想忍氣吞聲接受新統治者的長安人怒了。

長安暗流湧動。

隨即秦王大軍趕到,長安人翹首以盼,那一刻,他們都是北疆人。

衛王獻出了夾穀關,北疆軍入主關中。

剛開始長安人還有些忐忑,可曹穎根據秦王的吩咐,對世家大族以監控為主,對百姓以懷柔為主。

於是眾人心安。

秦王率軍南下,要徹底滅了石逆。

長安人都有些心慌意亂。

所有人都知曉,此戰將會決定天下大勢,也將決定他們及兒孫未來的日子。

秦王!

這陣子,長安城中被念叨的最多的人便是秦王。

方外香火突然多了不少,許多往日壓根不信這些的人,也虔誠的跪在神像之前,為秦王祈禱。

為這個天下,祈禱。

此刻,捷報飛來!

如何?

“殿下大敗石逆,石逆僅以身免!”

……

長安皇城中,曹穎蹙眉看著一個官員在行禮。

官員四十餘歲,堪稱是正當年。

可一開口卻令人愕然。

“老夫老了。”官員叫做孫強,乃是學問大家,他幹咳一聲,“最近老夫自覺身子沉重,就怕……兒孫們都勸老夫及早告老歸鄉,也算是落葉歸根。老夫想來想去,隻能愧對殿下了。還請曹先生允了。”

換了別人,曹穎二話不說便會點頭。

好走不送!

但孫強卻不同,此人在學問圈子裏名望不低,若是他辭官,會影響不少人。

“孫先生才四十餘……”

“也算是高壽了。”

這個時代普通人壽命很短,四十餘歲算得上高壽。但對於條件好的人來說,四十餘歲卻還早。

這是鐵了心了!

曹穎想到了秦王曾說的話: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得它!

他剛想開口許了,就聽到外麵一陣喧鬧。

“大捷!”

張栩疾步進來,狂喜道,“老曹,殿下大敗石逆,大敗石逆啊!”

“啊!”

曹穎霍然起身。

“果真?”

“捷報在此!”

張栩遞上捷報,曹穎接過,仔細看著,逐字逐句的看著。

他抬頭。

眼中有水光閃爍。

“這天,要變了!”

“這是殿下的天!”張栩回身出去,隨即外麵傳來了他的喊聲,“把捷報傳到各方,今日,不抓密諜!任由他們離去!”

“老張失態了!”

曹穎滿麵紅光,這才想到了孫強,“孫先生這個……老夫便代殿下答應了。”

“等等!”

“還有事?”

“老夫聽聞捷報,這身子竟然便輕靈了許多,這……這便是老天令老夫為殿下效力的意思啊!這是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