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闖入展場的不速之客
西川大學圖書館底樓的大廳正在舉辦一場攝影作品個人展,攝影師崔林算得上是西川市攝影界的大碗。崔林四十一歲,為了拍攝值得一看的攝影作品,常年在外奔波,一會兒在西藏,一會兒又跑到漠北。最近他卻一直呆在西川市下轄的一個與鄰省接壤的少數民族自治縣裏,拍攝當地風土人情,足足呆了三個月,最後終於獻上了這場個人攝影展,所以展覽甫一開始,大廳裏便湧來無數喜愛攝影藝術的高校師生。
現在是展覽的第二天,此刻,崔林站在一副巨大的攝影作品前正侃侃而談著,身邊圍滿了麵帶崇敬表情的學生們。
這幅攝影作品的構圖非常簡單,隻有一張暗室裏的雕花大床,床邊坐著三個女人。年輕的女人正在一個年老女人的懷裏哭泣,臉色淒苦,嘴角卻偏偏帶有一絲甜蜜的微笑。她們身旁還坐著一位年老女人,麵色嚴肅,手裏端著一個黃銅盆子。三個女人的姿勢都相當詭異,攝影作品的用光也不甚講究,看得出這張照片並非刻意擺拍,而是即時抓拍的。
崔林向觀眾們解說:“這幅照片,是我在一個叫巫家村的地方拍攝的,那裏路很難走,我足足跋涉了兩天,才來到這個偏僻山村。而這張照片的內容,體現了少數民族地區裏一個非常奇特的民間婚嫁風俗——哭嫁。”
“什麽叫哭嫁?”一個女生好奇地問。
崔林答道:“顧名思義,當然就是指女孩出嫁時,要痛痛快快在母親前哭一場。本來按理說,姑娘出嫁是女人一生中最大的喜事,但是在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卻有著與之完全相反情調的古老婚俗——哭嫁。姑娘出閣前,想到就要離開娘家,長時間沒法見到母親,於是流下了傷心的淚水,哭得像淚人一般。”
提問的女生望著照片,又問道:“為什麽這張照片上除了新娘母女之外,還有另一個女人呢?她手裏為什麽還端著一個黃銅水盆?”
“這個問題問得好!”崔林讚了一聲後,說,“咱們西川市偏遠山區的少數民族風俗,哭嫁又與其他地區有所不同。在巫家村,新娘新婚前夜在閨房裏與母親告別哭泣時,房中往往還會有宗族裏的一位年長女性在場。這位年長女性會端著一個黃銅盆子,盆口正對著新娘的臉龐之下。新娘每落一滴淚,都會滴入黃銅盆中。按照當地風俗,新娘哭嫁哭得好就會受人稱讚,一生榮耀。而哭得不好的就會被人恥笑,甚至一輩子抬不起頭來。衡量哭得好不好,就要靠這位宗族年長女性手中的這個黃銅盆子了……”
提問的女孩恍然大悟:“原來新娘哭完一夜後,年長女性就會稱量盆子裏接到的淚水。如果接得多,就說明新娘哭得好。如果接得少,就說明新娘哭得不好。”
“沒錯!小姑娘,你蠻聰明的嘛。你叫什麽名字?”崔林向眼前這個女生問道。
女生還沒回答,觀眾中就響起了好幾個學生的搶答:“她是中文係大三的秦纖纖,是學校裏的風雲人物,推理小天後呢!”
秦纖纖臉上頓時顯現出不好意思的表情,她正想謙虛幾句,這時展覽大廳門口卻傳來了一陣嘈雜聲。秦纖纖轉過頭,看到一個二十五六歲的年輕女人急匆匆地走了過來,一邊走,一邊高聲罵道:“你不能展出這張照片!你侵犯了我妹妹的隱私權!”在這個女人身後,還跟著一個穿著青藍色土布長裙的老年女人。
乍一看到這位老年女人,秦纖纖竟覺得有些麵熟,再一想,她頓時吃了一驚——這位老年女人不正是剛才那張名為《哭嫁》的攝影作品中,那位端著黃銅盆子的少數民族宗族女性長者嗎?
她怎麽到這裏來了?走在前麵那位年輕一點的女性又是誰?從這個人的語氣裏聽,她應該是照片上新娘子的姐姐吧?秦纖纖立刻做出了自己的推理。
與此同時,秦纖纖又聽到身邊有同學竊竊私語道:“這位年輕女士好像是外語係的年級輔導員,巫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