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教育思想通史(全十卷)(全新修訂版)

第四節 艾利奧特的教育思想

字體:16+-

如果說莫爾的教育思想含濃厚的空想成分,那麽艾利奧特的教育思想相比較而言則現實得多,它是意大利人文主義者卡斯底格朗教育思想的英國版,直接而集中地表達了時代的教育需求。

—、生平與著作

艾利奧特(Thomas Elyot,1490—1546年),是英國的政治家、外交家和人文主義學者。他的父親是一名地方官,同時也是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莫爾的好友,其思想進步,興趣廣泛,喜愛古典學術。艾利奧特自幼生長在這樣一種家庭氛圍中,也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地接受了人文主義思想。艾利奧特雖然不曾進過牛津、劍橋等著名學府,但他對人文主義著作興趣強烈,理解力強,並直接受到英國人文主義大師林納克的指導。

1511年,執掌行政立法會的父親讓年輕的艾利奧特擔任了立法會的秘書一職,由此也決定了艾利奧特的職業生涯。後來他還一度擔任英國樞密院的秘書,並於1530年當上了郡選議員。1531年,艾利奧特出版了《統治者之書》(The Book of the Governor)一書,這時他的父親已去世多年,他也和一位富家小姐成了婚。艾利奧特的政府工作使他擁有大量的閑暇時間,可以閱讀眾多古典的與意大利的文學著作;同時,他的社交圈裏也是學者雲集,這其中也包括很多由歐洲大陸來英國求學的有識之士,這些學者們無疑也激發了艾利奧特的學術興趣。艾利奧特還多次作為一名外交官出訪過歐洲大陸的一些國家,但大約於1537年,他便辭官在家,深居簡出,將全部精力投入翻譯和著述。1546年3月,艾利奧特死於倫敦,終年56歲。

作為一名人文主義者,艾利奧特一生著述頗豐。《統治者之書》寫於1530年,出版於1531年,這本書無疑是他在廣泛的閱讀大量人文主義著作,以及認真了解當時英國社會公眾的需要基礎上寫成的,他將該書題獻給國王。1533年,在出版了一卷名曰《使人明智的知識》的對話之後,艾利奧特將全部精力投入一本《拉丁—英文字典》的編纂之上,這一字典包含大量的有關法律、醫學以及神學方麵的經典詞匯和技術術語,不論對初學者還是專家,這都是一本十分適用的字典。

《淑女自衛》(The Defence of Good Women,1534)反映了艾利奧特人文精神的另一個側麵,這是一本關於婦女知識與道德方麵教育的著作。此外,艾利奧特還翻譯了大量的古希臘著作,這些工作既反映了艾利奧特在英文和希臘文方麵的很高造詣,也體現了他廣泛的閱讀能力。事實表明,艾利奧特不僅掌握了柏拉圖、亞裏士多德、昆體良等古代先哲的第一手文獻資料,而且以這些資料為依托,滿懷欣喜地投入方興未艾的文藝複興運動之中,其投入方式不是一種簡單的空談和模仿,而是試圖結合實際,推陳出新。

二、《統治者之書》及其教育思想

艾利奧特曾聲稱要以古代最完善的思想服務於當時的英國王室。他把《統治者之書》題獻給國王,其目的就是要使那些擁有 “公共福利”權的人們都能形成“最適宜的美德”。《統治者之書》無疑是一篇政治論文,但它既沒有提出政府管理的方略,也沒有像莫爾那樣構想一個完美的國度。他認識到,作為處於政治組織和管理不斷改革的英國社會,懂得如何培養統治階層的下一代才是當務之需。這是一個服務於政府的全新理想,它超越了以往那種僅以武力和官位統治國家的思想。其核心是關於準備從事政治生活的青年的教育問題,因此,它也是一本政治教育著作,其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養紳士,即新型的資產階級貴族。

《統治者之書》無疑受到了《宮廷人物》的影響,它是《宮廷人物》的英國版,兩者的基本精神是相通的。不過,《統治者之書》已經把《宮廷人物》的基本精神和英國的具體形勢結合起來,它已不是《宮廷人物》的簡單翻版,而是一本具備英國特色的人文主義教育著作了。

艾利奧特所說的“統治者”是指16世紀英國的統治階層,他們是資產階級的新貴族,或稱紳士。紳士應該文武雙全,應有文化修養,接受拉丁文與希臘文的教育,能言善道,談吐風雅,擅長音樂、舞蹈;紳士應具備強壯的身體,接受體育訓練,進行戶外運動,學會角力、遊泳、賽跑、田獵、騎馬、射箭等,必要時能用劍參加戰鬥。紳士還應該學會上流社會的處世之道,通達人情世故,善於處理公私生活,要有紳士風度,保持身份的尊嚴和榮譽,氣度寬宏,儀表端莊矜持;最重要的是,紳士還應效命王室,為國家服務。如何培養這種具有“紳士”風度的統治者呢?這就是艾利奧特所關心的核心問題。

和許多人文主義者一樣,艾利奧特在論及教育過程時,首先涉及的是嬰兒教育問題。他認為,嬰幼兒的護士們必須對兒童的身體健康和精神發展負責,要為兒童提供未來統治者所必需的營養。和昆體良、伊拉斯謨等人一樣,艾利奧特也認識到了模仿作為兒童的一種天性的重要性,認為“當兒童開始能講話時,就應該通過愉快的引導促使他們形成優雅的行為方式和高尚的道德習慣”[46]。在當時,有很多人認為兒童在7歲以前不應該接受文字教育,但艾利奧特認為這既不是古代先哲的觀點,也不符合現實的需要。事實上,7歲以前的兒童完全可以學習文字,關鍵是要采取愉快的方式,例如,在學習拉丁文時可以讓兒童認識周圍所見到的事物的名稱,說出身體各部分的名字,以正確的方式讓他們用拉丁文複述等。艾利奧特也強調在兒童教育中應重視三點,培養兒童清晰而準確的表達習慣;在教學的起始階段通過遊戲的方式進行教育;學習一門不熟悉的語言(如拉丁語)時,運用交談的方式。

艾利奧特認為,“兒童7歲以後,我確信,他應該脫離婦女的照料”,並應指派給他一個“有古典修養的、受人尊敬的男性私人教師”[47],以讓兒童形成既文雅又堅強的性格特征。兒童的專職教師應該具有優良的道德,並應懂得學生的天賦和能力傾向,他要以自身的美德向兒童表明什麽是榮譽,什麽是愛,以及如何形成各種美德。教師的教學不應讓兒童因無休止的學習而陷入疲勞之中,這樣隻會使兒童嬌弱的智慧遭受壓製,變得遲鈍;優秀的教學應該交織些許愉快的學習和練習,如演奏樂器等,以使枯燥的學習變得愉快,增強兒童的興趣。

艾利奧特也十分注重進行音樂和美術教育,但和亞裏士多德等人的觀點不一樣,艾利奧特更願意把音樂看作一種娛樂而非係統的學習內容中的一種。在他看來,音樂的主要作用是使“智慧重新煥發出生機”,同時他還認為,懂得音樂的節奏和旋律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有助於“未來的統治者們”理解社會階層的秩序以及社會事務管理中的和諧。艾利奧特同樣也很強調美術的功利作用,認為,在發現兒童有繪畫和圖形想象的能力傾向時,可以引導他們向繪畫和雕刻方麵發展,傳授和發展繪畫方麵知識的直接好處在於,那些軍事工程的修建、戰略地圖的繪製、城市建築的構畫等,都直接來於繪畫能力。可見,艾利奧特把藝術修養同國家事務的管理及公共服務的能力聯係起來,帶有很強的目的指向性。

在談到青少年的學習課程時,艾利奧特將青少年的發展劃分出三個不同的階段,並給每個階段都係統地安排了適宜的學習課程。7歲到14歲是兒童學習的第一階段,這一階段應以語言的學習為主。艾利奧特認為,7歲以前的兒童可以學會用母語清晰地表達以及基本的語言常識,但運用拉丁語以及發展更高的語言能力,應是7歲以後的教育任務。他同意昆體良的觀點,認為兒童學習語言應從希臘文開始,或者希臘文和拉丁文同時開始。學習希臘文可以以《伊索寓言》《荷馬史詩》等為材料,而學習拉丁文時,詩人維吉爾等人的經典詩篇則是最好的教材。艾利奧特不讚成過多地學習枯燥的語法,認為語法隻是有助於人們對作者的理解,過度的學習隻會壓製兒童的智力,增加疲勞,削弱兒童的學習勇氣。這些觀點可謂一針見血,具有實踐意義。艾利奧特主張用經典的文學作品作為語言學習的教材,因為他認為詩歌等文學作品具有趣味性,可以讓兒童在愉快中掌握語言,形成智力品德,這是自然、愉快教育的思想。在談到這一階段兒童的道德教育時,艾利奧特認為,給兒童提供最好的道德環境比教師的教學技巧和智慧更重要,因為持續不斷的教育過程建立在模仿、示例以及個體的感悟基礎之上,而不是簡單的知識傳輸。

兒童到了14歲,就進入學習的第二階段。這一階段已不需要繁雜的古典作品的講解,而應係統學習修辭(雄辯術)、曆史、天文學等方麵的知識。他堅信,“未來的統治者們”無論是從事法律工作,還是擔任地方官員,都必須學會清晰而準確的表達,通過希臘文和拉丁文進行修辭訓練的目的,就是要使每個人的表達風格更為完美,因此,進行邏輯和講演的訓練十分必要。艾利奧特十分重視對青少年進行曆史方麵的知識教育,但他認為曆史的學習不是簡單地知道曆史事件發生的順序,而是要懂得國家和政府發展與衰亡的原因,懂得軍事事件的教訓,懂得統治者的政治策略和道德價值等。曆史事件中交織著很多錯誤和似是而非的東西,反映了人類生活的不同側麵和價值觀,教師要教會學生明辨是非,從曆史中學習作為紳士要具備的常識和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能力。可見艾利奧特對曆史教育的認識已經非常全麵了。此外,他還談到了天文學、地理學學習的重要性以及這些科目與曆史學習的關係。總之,從14歲到17歲的青少年接受的教育是全麵的,要通過學習使青少年掌握必要的經驗,懂得為政府服務,引導他們具有高尚的行為,形成“貴族”的雛形。

進入17歲的青年們,在接受藝術、修辭、地理、曆史、軍事和政治方麵的教育的基礎上,主要接受的是哲學的教育。“當兒童達到17歲時,為了用各種道德約束他們的衝動,就必須讓他們閱讀一些哲學著作,特別是倫理哲學,這可以使他們的行為舉止符合美德的要求。”[48]因此,亞裏士多德的《倫理學》是艾利奧特的首薦讀物。其次,像柏拉圖、西塞羅等人的哲學著作也是青年必讀的材料。這一階段直至21歲。

艾利奧特對他的教育計劃充滿自信:“我滿懷信心地認為,如果兒童像我所寫到的這樣被撫養,在21歲以前一直正確地學習哲學,並遵守這個國家的法律……毫無疑問,他們將變成十分優秀的智慧的人,在世界任何國家的公務領域,都難以找到比他們更高貴的謀士。”[49]為了培養效忠君主、恪盡職守的統治者,21歲以後的青年還應學習法學等科目。

除上述文化知識性科目之外,艾利奧特主張未來的統治者還應當進行軍事體育訓練,學習角力、跑步、遊泳、騎馬、打獵、跳舞、射箭和使用武器。他尤其強調射箭的益處,認為它是一種最好的訓練身體的科目,同時還具有國防意義和娛樂性質。在談到娛樂休閑活動時,艾利奧特還提到了下棋、舞蹈等活動,認為下棋可以使人們的思維變得敏銳、快捷,舞蹈則會使人具有良好的外形和貴族氣質。總之,艾利奧特的一切教育內容都是為形成未來統治的“紳士” 風度和氣質而設定的,是一種全身心的教育。

艾利奧特堅信統治者的貴族地位雖然受遺傳和環境的影響,但更重要的是其個人品質的結晶。由此他強調了教育和訓練在形成新的貴族統治階層中的重要意義。他注重教學方法,強調激發、引導兒童的興趣,強**師的品行素質和教學能力;他編製了一套循序漸進的教學內容和計劃,涉及語言、曆史、政治、藝術、體育、娛樂等方麵;他強調了道德(美德)教育的重要性,並提出了環境在青少年美德形成中的重要意義。艾利奧特提出培養新的統治者——紳士的思想,象征著16世紀英國教育目的的重大轉變,適應了時代發展的需要;其關心兒童心理等人文主義教育思想和基本原則也促進了教育理論的發展;同時,這本《統治者之書》是用其本國語——英文寫作而成的,也適應了由於民族國家興起而產生的對發展本族語的要求。

《統治者之書》中的教育思想無論對當時還是對17世紀、18世紀英國教育理論和實踐都產生了深遠而廣泛的影響,洛克正是在此基礎上係統地提出了紳士教育的理論。但該書不足的地方在於,其很多教育思想都是各家觀點的綜合,甚至可以說是人文主義教育基本原則的匯總,因此缺乏創新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