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教育思想通史(全十卷)(全新修訂版)

第三節 古代波斯的兒童教育觀

字體:16+-

古代波斯是一個窮兵黷武的國家。自從居魯士二世於公元前550年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後,該王朝的曆代國王都是東征西討,憑借武力建立了龐大的帝國。這個王朝十分重視對年青一代的教育。據古代希臘曆史學家色諾芬在《居魯士的教育》中的記述,居魯士是按波斯法律的精神造就出來的。這種法律首先關心的是對年輕人的教育,而不是像其他國家讓每個人隨心所欲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其他國家隻顧懲罰犯罪,而波斯的法律則重在防患於未然,它一開始就使它的公民不致有做壞事的傾向。

在古代波斯的都城,有一個廣場(Agora),稱為自由廣場。廣場的中心是公廨,那裏有國王的宮殿和文官們的府邸,有出售各種商品的店鋪,但禁止一切叫賣聲和粗魯的行為,以免幹擾受教育者的正常活動。廣場四周劃分為四個區:兒童區、青年區、成年區、老年區。前二者是教育的場所。從老年人中挑選管理兒童的人,其職責是把他們培養成為最優秀的兒童。從成年人中挑選管理青年的人,其職責是將他們培養成為最優秀的青年。男孩在16~17歲時進入青年團體,青年經過10年訓練後轉入成年團體。對成年人和老年人,也有人負責進行管理和監督。

據色諾芬記述,古代波斯上公立學校的男孩,學習的內容是法製教育。教育者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男孩中宣講守法,告誡他們不應有偷竊、搶劫、欺騙、誹謗以及其他不良行為,如有違反,一經發現,必受嚴懲。此外,誣告、忘恩負義、怠慢父母、怠慢神靈、怠慢國家和朋友,都將受到嚴懲。古波斯人認為,緊隨忘恩負義而來的是無恥,而無恥是一切不光彩的行為的誘因。[5]

古波斯人還教育男孩學會自製。老年人的言行是他們的榜樣。兒童看到老年人謹言慎行時,便從中學到了自我克製。老年人還教育男孩服從長官。兒童看到老年人總是服從長官時,也就學會了服從。教育男孩節製飲食,是學習自製的一個內容。為了學會節製飲食,男孩子們不和母親在一起吃飯,而是和教師在一起,按照長官統一的信號用餐。他們從家裏帶來麵包和佐膳的水芹菜一類蔬菜,一個喝水用的杯子。渴了,就到河裏取水解渴。

男孩子們還學習射箭、擲標槍,這是以後受軍事教育的基本功。

在居魯士的時代,波斯進入文明時代的時間還很短暫,文字、書本知識的教育在兒童教育中尚無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