棧
昔在張家口壩上,聽人說北京東來順涮羊肉用的羊都是從壩上趕下去的(不是用車運去的),趕到了,還要zhɑn幾天,才殺,所以特別好。我不知這zhɑn字怎麽寫,以為是“站”,而且望文生義,以為是讓羊站著不動,喂幾天。可笑也。後讀《清異錄》“玉尖麵”條:
趙宗儒在翰林時,聞中使言:“今日早饌玉尖麵,用消熊、棧鹿為內餡,上甚嗜之。”問其形製,蓋人間出尖饅頭也。又問消之說,曰:“熊之極肥者曰消,鹿以倍料精養者曰棧。”
這才恍然大悟:此字當寫作“棧”,是精飼料喂養的意思。
《清異錄》“醜未觴”條雲:
予開運中賜醜未觴,法用雍酥、棧羊筒子髓置醇酒中,暖消而後飲。注雲:“棧羊,圈內飼養的肥羊。”
這也有道理。“棧”本是養牲口的木棚或柵欄。《莊子·馬蹄》:“編之以皁棧”,陸德明釋文引崔撰雲:“皁,馬閑也;棧,木棚也。”這個字更全麵的解釋應是:用精飼料圈養(即不是牧養)。《水滸傳》裏有這個字。明容與堂刻本《水滸傳》第二十五回:
……鄆哥見了,立住了腳,看著武大道:“這幾時不見你,怎麽吃得肥了?”武大歇下擔兒道:“我隻是這般模樣,有什麽吃得肥處!”鄆哥道:“我前日要糴些麥稃,一地裏沒糴處,人都道你屋裏有。”武大道:“我屋裏又不養鵝鴨,哪裏有這麥稃!”鄆哥道:“你沒麥稃,你怎地棧得肥地,便顛倒提起你來也不妨,煮你在鍋裏也沒氣!”武大道:“含鳥猢猻,倒罵得我好!我的老婆又不偷漢子,我如何是鴨?……”
這個字先秦時就用,元明小說中還有,現代口語中也還活著,其生命可謂長矣。年輕人大概不知道了。即是東來順的中年以下的師傅也未必知其所以然,但老師傅或者還有曉得的。聽說有人要寫關於東來順的小說,那麽我向您提供這個字,您也許用得著。——您的小說寫成了,哪天在東來順三樓請客的時候,可別忘了我!
有些字,要用,不知道怎麽寫,最好查一查,不要以為這個字大概是“有音無字”,隨便用一個字代替。其實這是有本字的。我寫小說《王全》,有一小段:
這地方管缺個心眼叫“偢”,讀作“俏”。王全行六,據說有點缺個心眼,故名“偢六”。
這個“偢”字我不知怎麽寫,寫信問了語言學家李榮,李榮告訴了我,並告訴我字的出處,有一本書裏有“傻偢不仁”的句子(李榮的複信已失去,出處我忘了)。不錯!京劇《李逵負荊》裏有一句念白:“眾家哥弟一個個佯偢而不睬”。“佯偢”是裝傻的意思。不過我聽幾個演員和票友都念成了“佯秋”!
作家和演員都要識字。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