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經典作品集(全十冊)

夜光馬杆

字體:16+-

美國也有馬杆。我在愛荷華街頭看到一個盲人。是個年輕人,穿得很幹淨,白運動衫褲,白運動鞋。步履輕鬆,走得和平常人一樣的快。他手執一根馬杆探路。這根馬杆是鋁製的,很輕便,樣子也很好看。馬杆著地的一端有一個小輪子。馬杆左右移動,輪子靈活地轉動著。馬杆不離地麵,不像中國盲人的竹馬杆,得不停地戳戳戳戳點在地上。因此,這個青年給人的印象是很健康,不像中國盲人總讓人覺得有些悲慘。後來我又看到一個歲數大的盲人,用的也是一種馬杆。據台灣詩人蔣勳告訴我,這種馬杆是夜光的,——夜晚發光。這樣在黑地裏走,別人會給盲人讓路。這種馬杆,中國似可引進,造價我想不會很貴。

美國對殘疾人是很尊重的。到處是畫了白色簡筆輪椅圖案的藍色的長方形的牌子。有這種藍牌子的門,是專供殘疾人進出的;有這種藍牌子的停車場,非殘疾人停車,要罰款。很多有台階的商店,都在台階邊另鋪設了一道斜坡,供殘疾人的輪椅上下。愛荷華大學有專供殘疾人連同輪椅上樓下樓的鐵籠子。街上常見到殘疾人,他們的神態都很開朗,毫不壓抑。博物館裏總有一些殘疾人坐著輪椅,悠然地觀賞倫布朗的畫、亨利·摩爾的雕塑。

中國近年也頗重視對殘疾人的工作。但我覺得中國人對殘疾人的態度總帶有憐憫色彩,“惻隱之心”。這跟儒家思想有些關係。美國人對殘疾人則是尊重。這是不同的態度。憐憫在某種意義上是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