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和金魚
從東珠市口經三裏河、河舶廠,過馬路一直往東,是一條橫街。這是北京的一條老街了。也說不上有什麽特點,隻是有那麽一種老北京的味兒。有些店鋪是別的街上沒有的。有一個每天賣豆汁兒的攤子,賣焦圈兒、馬蹄燒餅,水疙瘩絲切得細得像頭發。這一帶的居民好像特別愛喝豆汁兒,每天晌午,有一個人推車來賣,車上擱一個可容一擔水的木桶,木桶裏有多半桶豆汁兒。也不吆喝,到時候就來了,老太太們準備好了壇壇罐罐等著。馬路東有一家賣鞭梢、皮條、綱繩等等騾車馬車上用的各種配件。北京現在大車少了,來買的多是河北人。看了店堂裏掛著的挺老長的白色的皮條、兩股堅挺的竹子擰成的鞭梢,叫人有點說不出來的感動。有一家鋪子在一個高台階上,門外有一塊小匾,寫著“惜陰齋”。這是賣什麽的呢?我特意上了台階走進去看了看:是專賣老式木殼自鳴鍾、懷表的,兼營擦洗鍾表油泥、修配發條、油絲。“惜陰”用之於鍾表店,挺有意思,不知是哪位一方名士給寫的匾。有一個茶葉店,也有一塊匾:“今雨茶莊”(好幾個人問過我這是什麽意思)。其實這是一家夫妻店,什麽“茶莊”!
兩口子,有五十好幾了,經營了這麽個“茶莊”。他們每天的生活極其清簡。大媽早起擻爐子、升火、坐水、出去買菜。老爺子掃地,擦拭櫃台,端正盆花金魚。老兩口都愛養花、養魚。魚是龍睛,兩條大紅的,兩條藍的(他們不愛什麽紅帽子、絨球……)。魚缸不大,飄著笮草。花四季更換。夏天,茉莉、珠蘭(熟人來買茶葉,掌櫃的會摘幾朵鮮茉莉花或一小串珠蘭和茶葉包在一起);秋天,九花
(老北京人管**叫“九花”);冬天,水仙、天竺果。我買茶葉都到“今雨茶莊”買,近。我住河舶廠,出胡同口就是。我每次買茶葉,總愛跟掌櫃的聊聊,看看他的花。花並不名貴,但養得很有精神。他說:“我不瞧戲,不看電影,就是這點愛好。”
我打成了“右派”,就離開了河舶廠。過了十幾年,偶爾到三裏河去,想看“今雨茶莊”還在不在,沒找到。問問
老住戶,說:“早沒有了!”——“茶葉店掌櫃的呢?”——“死了!叫紅衛兵打死了!”——“幹嗎打他?”——“說他是小業主;養花養魚是‘四舊’。老伴沒幾天也死了,嚇死的!——這他媽的‘**’!這叫什麽事兒!”
一九九六年十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