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經典作品集(全十冊)

書畫自娛

字體:16+-

《中國作家》將在封二發作家的畫,拿去我的一幅,還要寫幾句有關“作家畫”的話,寫了幾句詩:

我有一好處,平生不整人。

寫作頗勤快,人間送小溫。

或時有佳興,伸紙畫芳春。

草花隨目見,魚鳥略似真。

唯求俗可耐,寧計故為新。

隻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

君若亦歡喜,攜歸盡一樽。

詩很淺顯,不須注釋,但可申說兩句。給人間送一點小小的溫暖,這大概可以說是我的寫作的態度。我的畫畫,更是遣興而已。我很欣賞宋人詩:“四時佳興與人同”。人活著,就得有點興致。我不會下棋,不愛打撲克、打麻將,偶爾喝了兩杯酒,一時興起,便裁出一張宣紙,隨意畫兩筆。所畫多是“芳春”——對生活的喜悅。我是畫花鳥的。所畫的花都是平常的花。北京人把這樣的花叫“草花”。我是不種花的,隻能畫我在街頭、陌上、公園裏看得很熟的花。我沒有畫過素描,也沒有臨摹過多少徐青藤、陳白陽,隻是“以意為之”。我很欣賞齊白石的話:“太似則媚俗,不似則欺世”。我畫鳥,我的女兒稱之為“長嘴大眼鳥”。我畫得不大像,不是有意求其“不似”,實因功夫不到,不能似耳。但我還是希望能“似”的。當代“文人畫”多有煙雲滿紙,力求怪誕者,我不禁要想起齊白石的話,這是不是“欺世”?“說了歸齊”(這是北京話),我的畫畫,自娛而已。“隻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是照搬了陶弘景的原句。我近曾到永嘉去了一次,遊了陶公洞,覺得陶弘景是個很有意思的人。他是道教的重要人物,其思想的基礎是老莊,接受了神仙道教影響,又吸取佛教思想,他又是個藥物學家,且擅長書法。他留下的詩不多,最著名的是《詔問山中何所有》:

山中何所有?

嶺上多白雲。

隻可自怡悅,

不堪持贈君。

一個人一輩子留下這四句詩,也就可以不朽了。我的畫,也隻是白雲一片而已。

一九九二年一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