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蛇腰
崔蘭是個水蛇腰。腰細,長,軟。走起路來扭扭的。很多人愛看她走路。路上行人,尤其是那些男教員。看過來,看過去,眼睛很饞。崔蘭並不知道有人看她。她隻是自自然然地走。崔蘭還小,才讀小學五年級。雖然發育得比較快,對於許多事還隻有點朦朦的感覺,並不大懂。她不知道賣弄風情,逗引男人。
崔蘭結婚早。未免過早一點。高小畢業就結婚了。在這所六年級製的小學裏,也許她是結婚最早的一個。嫁的是朱家。朱家的少爺。朱家是很闊的人家,開麵粉廠。這個地方把麵粉叫做“洋麵”,這個麵粉廠叫“洋麵廠”。崔蘭嫁的是洋麵廠的小老板。崔蘭怎麽會嫁到朱家去的呢?
崔蘭的父親是洋麵廠的賬房先生,崔蘭常給她父親到洋麵廠去送飯(崔蘭的母親死得早,家裏許多事得她管),朱家的少爺一眼看上了崔蘭,托人說媒,非崔蘭不娶。崔蘭的父親自然沒有意見,崔蘭隻說了兩句話:“我還小哩。……他們家太闊了!”事情就定了。
結婚三朝,正是陰曆七月十五,“迎會”(賽城隍)的日子。這個地方每年七月十五“出會”。近晌午時把城隍老爺的“大駕”從廟裏請出來,在主要街道上“巡”一“巡”,到“行宮”裏休息,下午再“回鑾”。這是一年裏最隆重而熱鬧的日子。大鑼大鼓,絲竹齊奏。踩高蹺,舞獅子,舞龍,舞“大頭和尚”(月明和尚度柳翠)。高蹺有“火燒向大人”(向大人即清末征太平天國的名將向榮)。柳枝腔“小上墳”,賈大老爺用一個夜壺喝酒……茶擔子,花擔子,傾城出動,鞭花訇鳴。各種果品,各種鮮花,填街咽巷,吟叫百端……。
朱家的少爺帶著新娘子去“看會”,手拉手。從擋軍樓(洋麵廠的所在)一直走到中市口(全城最繁華處)。新婚夫妻,在大街上,那樣親熱,在那麽多人麵前手攙手地走,很多“老古板”看不慣。
他們的衣裝打扮也是這城裏的沒有見過的。朱家少爺穿了一件月白香雲紗長衫,上麵卻罩了一個掐了玫瑰紅韭菜葉邊的黑緞子小馬甲。馬甲掐邊,還是玫瑰紅的,男不男,女不女!
崔蘭穿的是一件大紅嵌金線喬其紗旗袍,腳下是一雙麂皮軟底便鞋,很顯腳形——崔蘭的腳很好看。長絲襪。新燙的頭發(特為到上海燙的),鬢邊插一朵小小的珍珠偏鳳。臉上塗了夏士蓮香粉蜜,旁氏口紅,描眉畫眼,風姿綽約,光彩照人。
朱家少爺和崔蘭坐在王萬豐(這是中市口一家大醬園)樓上靠欄杆一張小方桌前的藤椅(這是特為給上賓留的特座)上看會,喝茶,嗑瓜子。樓下的往來人議論紛紛,七嘴八舌。有男的,也有女的。有葷的也有素的。有的人說出了聲(小聲),有的隻是自己在心裏想。
——崔蘭這雙絲襪得多少錢?
——反正你我買不起!
——她的旗袍開氣未免太高了,又坐在欄杆旁邊,從下麵看什麽都看見了!
——她穿了褲子沒有?
——她晚上上床,一定很會扭,扭得很好看。
——你怎會知道?
——想當然耳,想當然耳!
——閉上你們這些男人的臭嘴!
一夜之間,崔蘭從一個毛丫頭變成了一個少奶奶,不知道為什麽,很多人為此很不平。一句話在很多人的嘴裏和心裏盤桓:
“這可真是糠籮跳米籮了!”
一九九五年四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