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幾個詞,歌土能怪我?

第151章 春水初生

字體:16+-

不得不說,民樂班的出現把觀眾們的胃口釣得死死的。

雖然知道這個鉤又大又直,但大家就是不想鬆口,都期待著風意組合的表演。

就連台下的評委們也不例外。

關百靈眼眸中異彩連連,心中期待滿滿。

祝芸雙手抱胸,眼睛直勾勾盯著舞台入口。

汪半城饒有興趣。

“很明顯跟戲曲有關,是許風那首《赤伶》嗎?”

紅衣戲服,台上的民樂班,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許風之前,在微博上發布過的新歌版權中的《赤伶》。

這點,汪半城很有把握。

他對此很感興趣。

許風這個鬼才,是很喜歡將一些傳統的華夏元素用在歌曲創作中的,比如《囍》中,就有很多戲曲元素。

而現在,擺明了這首歌也跟戲曲元素有關。

“會唱就多唱點,我愛聽!”汪半城笑了笑。

他想起了《囍》中許風的戲腔,第一次聽時,令他驚為天人。

網上對許風的形容是:“唱功不是最強,但歌手中,他一定是最會唱戲的。”

這點,汪半城深以為然。

許風那口戲腔出來,頓時就能讓人耳朵懷孕,不知情的人還以為是哪個戲曲角兒進樂壇了呢。

專業功夫很硬!

一旁,周澤卻皺起了眉頭,他最見不得風意組合好,此刻那對兄妹又要開大,他的心情便變得煩躁。

卻在這時。

舞台上發生了變化。

許風和安知意還未上場,但演播廳內卻暗了下來。

緊接著,舞台上大屏幕中一段文字浮現:

“【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夜,隨著東瀛軍槍聲響起,全國陷入一片水深火熱之中,而安遠縣城內一片祥和。】”

與文字一同出現的還有槍聲、炮聲、淒厲哭喊聲、戰士拚殺聲。

刹那間,無數觀眾們心頭為之一震,很多人眼睛刷的一下紅了。

緊隨其後,大屏幕亮開,出現了一座小縣城的俯瞰視角,隨後鏡頭快速拉近,落到了一個戲園中。

戲園的戲台上,兩個伶人咿咿呀呀的唱著悲歡離合的《桃花扇》,你方唱罷我登場,隻是不知這戲裏戲外唱的是誰的悲歡誰的離合。

戲台下一片叫好聲。

這兩個伶人便是許風和安知意飾演。

這一段是他們專程去橫店拍的。

講的是《赤伶》歌曲中伶人裴晏之的故事,不過,許風進行了魔改,又加了一個李安瀾進去,畢竟兄妹倆是兩個人。

下一秒。

屏幕上再次出現文字:

“【裴晏之和李安瀾,便是這戲院裏的“角兒”,每次登台,縣城空巷。

然家國破碎,山河飄零,孰能幸免。

不久,戰火便綿延到此,東瀛人攻破縣城。】”

畫麵一轉,安遠縣滿目瘡痍,一支東瀛軍隊進城,所到之處,殺傷搶掠無惡不作,其中一些侵略者來到了戲園,要求給他們單獨演一場,以慰問所有東瀛士兵,並指名裴晏之和李安瀾登台,若是膽敢拒絕,便燒了整個戲院乃至屠城,所有人難逃一死。

這一幕,看得無數觀眾大為憤怒!

距離東瀛國入侵已經過去八十多年了,但先輩的血債卻一直未能讓仇人血償,絕大多數華夏人都憋著氣,忍著恨。

而此時,屏幕中出現的畫麵,直接將觀眾們的情緒點燃!

那些東瀛侵略者居然以全城人的性命相威脅,讓兩個伶人為他們唱戲?!

全城人的性命,竟是比不過他們聽戲重要??

何等的荒誕?

何等的侮辱?

“【無可奈何,裴晏之和李安瀾答應了。】”字幕再現。

接著,屏幕上又一次出現了安遠縣城的俯瞰圖,隻是這次是夜晚,縣城中除了戲園燈火通明,其他地方都黑暗一片。

侵略者們都坐在戲台下,喝著酒吃著肉,放肆談笑。

鑼鼓敲響,戲幕緩緩拉開,好戲即將開場。

歌曲的前奏便在這時響起了,民樂師們演奏起了樂器。

以二胡和笛子為主,訴說著無盡的淒涼。

這股淒涼也在觀眾們之間**開。

許多人眼睛赤紅,手握成了拳。

恨不得生吞了屏幕中那群豺狼虎豹!

簡直是一群春水初生!

下一秒。

舞台上亮開了。

身穿戲服、化著戲裝的許風和安知意乘坐升降梯登場。

這是上期節目後,節目組為了舞台效果,特地改裝出來的。

隨後,許風的男音歌聲在舞台上傳開。

“【戲一折,水袖起落

唱悲歡唱離合,無關我

扇開合,鑼鼓響又默

戲中情戲外人,憑誰說?】”

歌聲在現場回**,並通過電子設備響在華夏國各地的夜空中。

與此同時。

舞台大屏幕的戲園戲台上,兄妹倆飾演的裴晏之和李安瀾登台唱戲。

這一幕超讓人氣血上頭。

台上,戲子唱戲,唱的是悲歡離合,苦的是家國破碎。

台下,侵略者們樂嗬嗬看著。

現場觀眾看著,隻感到說不出的壓抑,悲涼。

痛,太痛了。

感同身受的痛!

更多的是無窮的怒意!

安知意接著繼續唱。

“【慣將喜怒哀樂都融入粉墨,

陳詞唱穿又如何,

白骨清灰皆我。】”

歌曲給人的悲涼感更強烈了,特別是在“走心”天賦作用下。

正在聽歌的每一個人不由自主的想到了那段曆史。

東瀛人在華夏大地上製造了各種慘案,大屠殺……所作所為,慘無人道,罄竹難書。

錦繡河山遍地狼煙,無數百姓哀嚎!

那是一部血淚史。

後人每每讀到,心情都是沉重、悲傷。

這一刻,觀眾們怒氣升騰,內心充斥著徹骨的仇恨!

台上,安知意仍在唱。

口中唱著歌,表情卻是淒涼與決絕,眼中流露出恨意。

仿佛真成了戲台上的角兒,深恨著台下那群地獄惡鬼,隻聽她唱到:

“【亂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

位卑未敢忘憂國

哪怕無人知我。】”

此句一出,無數觀眾心頭狂震,雞皮疙瘩暴起。

“位卑未敢忘憂國”出自陸遊的《病起書懷》。

他生於兩宋之交,一生期望著南宋朝廷能收回故土,因此寫下了名句“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隻可惜一生未能如願。

但同樣麵對著家國破碎,他的詩是裴晏之和李安瀾心境最好的表達。

此時此刻,觀眾們情緒引動,被深深震撼到了。

“好一個位卑未敢忘憂國!好好好!”汪半城連歎。

這樣的歌詞,直接把整首歌的格局打開了!

是,我是戲子,雖身份卑微,卻不忘擔憂國事。

而在屏幕上,同樣震撼的一幕出現了。

一些戲園裏的戲子和夥計,趁著侵略者的注意力在戲台上,偷偷在戲園四周堆放起幹柴。

一瞬間,很多人頭皮發麻!

他們要燒死這群侵略者!

這才是真正的位卑未敢忘憂國!

主打一個行動派!

卻在這時,許風的戲腔響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