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徐成令的四項改革
“這才隻是第一步?”
雁巧鈴原地坐了起來,那雙靈動的眸子裏滿是震驚之色。
藩王割據的問題困擾了姐姐這麽多年,沒想到卻被徐成令用一招推恩令就成功解決了。
但這居然才隻是他的第一步,難道說他接下來還有其他的妙計?
雁巧鈴似乎明白了為何徐郎總是說她姐姐有點菜了,畢竟和他相比,姐姐好像確實是有那麽一點點菜了。
“朕決定采納愛卿提出的推恩令,不知愛卿還有其他妙計?”
此刻,雁巧鈴一臉期待地望著他,倒想聽聽他還有什麽妙計,能幫她解決大雁當前的難題。
畢竟相國的主要職責,就是為陛下分憂解難的。
“第二步,自然就是要讓大雁的國庫充盈起來,打仗需要人力,物力,財力,這當中最重要的,無疑就是財力。”
徐成令思索了一番,要說大雁目前的情況,說白了就是太窮,國庫都被女帝給擴軍霍霍幹淨了。
“這個問題,朕自然也想過,但要想增加國庫的收入,也隻能通過增加百姓稅收的方式,而這無疑會引起百姓的怨聲載道。”
雁巧鈴不由輕歎了一聲,如今大雁的稅收已經很高了,要是再提高的話,百姓們也都無法過活了。
如果百姓無法過活,那就隻能起義。
當初徐成令說的話她還記得很清楚,在朝堂之上,他公然反駁了姐姐,並且說出了叛軍都是被逼出來的這番大逆不道的話。
人民是一個國家的基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些話雁巧鈴都不曾忘記過。
“我這裏有四個改革方案,可以解決大雁的財政危機。”
徐成令豎起四根手指,而後看著麵前的龍袍女子,她的決定將會影響到整個大雁的未來。
“第一,實現統一貨幣製度,按照重量設立五銖錢,而五銖錢隻能由朝廷進行鑄造,私自鑄造五銖錢則是違法行為,直接處死。”
“如此一來,由朝廷統一掌握貨幣,在國庫緊缺時,便可以大量生產貨幣來解決財政危機,但問題是容易造成通貨膨脹的影響,需要一個適度。”
目前大雁通行的乃是由先皇實施的三銖錢製度,而在藩王的領地裏,通行的又是另一種貨幣。
這就導致了全國上下有數十種貨幣,匯率各不相同,往往在不同的地區必須使用當地的貨幣,極大影響了貨幣流通的速度。
而貨幣的價值就在於流通,流通的速度越快,產生的價值也會越高。
像貨幣這種足以影響國家財政的東西,必須牢牢把控在朝廷手中。
“第二,將影響民生的用品設為官營,比如食鹽,通過設立“鹽官”將食鹽的生產變為官營,若要私營製鹽,則必須將生產的鹽統一賣給鹽官,再由鹽官統一賣到民間。”
“將民用品官營化,這麽做的好處是可以防止商人肆意加價,控製民用品的價格,轉賣鹽鐵的收入成為國家財政收入。”
這第二步,則是將影響民生的用品,比如鹽鐵設為官營。
這麽做一來可以打壓商人加價,二來民用品的數量積少成多,可以為大雁增加一項極為可觀的財政收入。
“第三,增加稅收,大雁國土遼闊,不同地區的匯率各不相同,有些商人便會趁機將商品從一個地區賣到另一個地區,投機倒把,進而從中賺取差價。這使得農民生活日益艱苦,而商人卻坐擁大量錢財,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
“為此,陛下可以在每個地區設立關卡,根據商人攜帶的商品交一筆關稅,帶得越多,關稅越高,這筆稅收便可以成為大雁的財政收入。”
“除此之外,對於商人還要加收他們的財產稅,要求向朝廷公開報告財產,即收入越高,要交的稅也越高,如有瞞報,逃稅漏稅,則將其財產全部充公。”
稅收是一個國家的主要收入,而且還可以防止商人趁機投機倒把,維持地區的物價水平。
大雁的商人數量不在少數,且活躍在大雁各地以及境外地區,沒人比商人更懂得如何搞錢。
商人隻管想辦法搞錢,然後朝廷隻管想辦法從商人身上搞錢。
但如果隻是一味打壓商人的話,反而不利於經濟的發展,畢竟經濟發展還是得靠商人。
於是,徐成令舉起第四根手指,也就是他的第四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第四步,開設商會和錢莊,大雁所有商人都必須在商會注冊登記,隻有在商會登記的商人才有在國內行商的權利,不然就算違法,而商人的每筆交易需要向商會提交分成,加入商會的商人可以少交一部分的關稅。”
在商人身上撈錢的同時,也必須要讓商人有油水可撈,讓商人覺得,隻要加入商會就能享受到各種優惠的政策。
徐成令又接著道:
“緊接著,朝廷可以在各地開設錢莊,由商會負責管理,簡單來說,錢莊就是專門存錢取錢的地方。”
“對於商人而言,他們的身上帶著太多銀子十分麻煩,而且銀子容易被搶,所以商人可以在錢莊將銀子換成銀票,但要回到京城才能換回銀子取出來,這樣可以極大保障了商人交易的安全性。”
“至於這錢莊裏存的銀子,便可以拿去進行民生建設,緩解財政危機,總之這些銀子都落到了陛下手上,想怎麽使用都行,若是缺錢了,還可以通過加印貨幣來填補上缺口。”
“如此一來,一個巨大的國家運轉機器便完成了!”
徐成令一臉慷慨激昂,將自己能想到的改革方案一一道來。
要知道,這些可都是先人們積累下來的智慧和經驗,通過了實踐的檢驗。
隻要有了穩定的財政收入,女帝想要怎麽擴軍都行,反正有國庫兜底。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都要建立在國家安穩上,好在這女帝雖然菜,但在治國方麵還是有一手的。
“妙呀,太妙了!”
聽完徐成令的這些建議,雁巧鈴不由驚坐而起,衝他豎起了大拇指。
要不是還得顧著點女帝形象,恐怕此時她已經撲到徐成令的懷裏了。
畢竟一旁,還有雪鳶在看著呢。
徐成令提出的這四項改革,無疑都可以增加大雁的財政收入。
但最重要的是,這四項改革所帶來的影響是持續且長遠的。
無論是改革貨幣、鹽鐵官營,還是向商人征收稅收,設立商會和錢莊,這些改革都會源源不斷給大雁帶來財政方麵的收入。
毫無疑問,隻要將這些改革施行下去,用不了多久,就能逐步解決大雁當前的財政危機。
見陛下久久沒有說話,徐成令不由鬥膽上前,拱手問道:
“陛下,您覺得意下如何?”
他畢竟隻是提出建議,隻有女帝同意了,這些改革才能推行下去。
而徐成令身為相國,隻要他這邊開了口,這幾項政策很快就能落實下去。
可以說,當皇帝和相國達成一致時,這個名為國家的機器才能高速地運轉起來。
至少現在還不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