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林正英的僵屍徒弟

第839章 答案不言而喻

字體:16+-

“是捐贈!”

馬丹娜篤定的說道。

“哦,怎麽說?”

馮一饒有興致的問道。

“你看這片田地,麵積並不大,根本產不出供百名僧侶生活的糧食。”

馬丹娜指著下麵雜草叢生的良田道:“所以他們一定是靠富豪的捐贈和信徒們的善款,進行放貸。”

“放貸?”

羅桑忍不住瞪大了眼睛,楊不凡也是一臉不信,

“對啊,你們難道不知道麽?”

馮一有些好奇的問道。

見兩位徒弟都點頭後馮一搖了搖頭,這就是佛教的本事了。

在很多人印象裏,佛寬厚仁愛,知人間悲苦,憐憫世人,但恰恰,佛教是一群靠富豪和信徒捐贈才得以生存的團體。

因為很多佛教的和尚,不事生產,沒飯吃了都是靠化緣。

哪怕是最為人稱道的苦行僧,他們吃飯的方式都是靠老百姓捐給他們的食物生存。

包括最為熟知的西遊記,唐僧不也是讓三位徒弟挨家挨戶去化緣麽?

在眾多佛教徒的心中,化緣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

反觀道教呢,除了一小部分坑蒙拐騙的三流方士,大部分道教是憑本事吃飯。

他們幫人看風水,驅邪捉鬼殺僵屍,最不濟賣點平安符驅邪符的,你見過哪個道教教徒拿著碗去化緣?

哪怕是假裝道士的騙子,就像茅山明這種,不也整個法場,再找兩隻小鬼幫忙來騙錢麽。

很多人說道士清高,就是這個原因,讓他們吃嗟來之食,很難。

將蹭吃蹭喝視為理所當然的和尚,指望他們開荒種地養活自己?

簡直是國際玩笑!

哪怕是耕地勞作,他們也是拿這些糧食為富豪商賈做“素齋”,明明是很普通的食物,卻誇得天上地下獨一無二,似乎吃了就能延年益壽,無病無災。

樂善好施的“恩主”,最得佛教青睞。

窮人總希望佛教保佑他們,問題你們供不了吃,供不了穿,憑什麽保佑你們?

但偏偏道士沒事不出門,也很少開什麽講壇,反倒是佛教對這樣的事頗為熱衷,大肆宣揚,深受百姓信任,更得百姓愛戴。

盛世天下佛門昌,道士深山獨自藏;亂世菩薩不問事,老君背劍救滄桑。

這句打油詩能在世俗中流傳甚廣,可見一斑。

當然,凡事沒有絕對,有坑蒙拐騙的道士,就有熱血報國的僧人,隻是所占比例在總數中較為稀少罷了。

在盛世時,佛教興盛,向佛教捐贈錢糧的富豪商賈很多,老百姓也感謝佛祖保佑,捐錢很是大方。

這些香火錢很多,在保證了全寺衣食住行後還有很大富餘,這錢該怎麽辦呢?

放貸啊!

買耕牛,交給貧困老百姓使用,這可是租的,需要交稅,遇上天災人禍交不起稅,不好意思,拿你們家的田地來抵債吧。

又或者直接借給急需用錢的人,一般都得拿東西抵押,一旦還不上,房子田地都歸寺廟所有了。

於是乎,很多寺廟大肆進行土地兼並,得到萬畝良田,老百姓則淪落為奴隸,世世代代種地還債,當寺廟拿出一小部分糧食給他們,還能得到他們的感恩戴德。

問題這些買耕牛的錢,很多就是這些老百姓捐的。

用老百姓的錢借給老百姓,高利貸生意做的不亦樂乎,賺錢生生不息,韭菜是割了一茬又一茬。

“啊,沒想到佛教這些可惡呢。”

羅桑聽明白後氣鼓鼓的說道。

楊不凡反應過來後道:“師父,像現在這樣的亂世,老百姓都吃不上飯要餓死了,富豪商賈也拿不出錢捐贈,佛教沒人供吃喝了,所以就衰敗了,反倒是咱們道教四處斬妖除魔,就像師父您這樣?”

“倒也不能這麽說,師父是出來曆練的,大部分的道士還是選擇一處合適的地方做道場,幫周邊的百姓排憂解難,就像你們師爺和剛剛跟我們分別的諸葛大師、第一雄大師他們就是如此。”

馮一解釋道。

“這就有意思了。”

馬丹娜打量著這座寺廟道:“看得出來,曾經這座寺廟規模極大,僧侶眾多,顯然深受百姓愛戴,又怎麽會變成這幅樣子呢?”

“丹娜姐姐,剛才不是說了麽,亂世的時候佛教就會衰敗,這還用考慮?”

楊不凡皺眉問道。

“由你師父解釋吧,我想他比我看的更透徹。”

馬丹娜抿嘴一笑道。

馮一也沒推辭,點點頭道:“不凡你還是觀察的不夠仔細。

這裏地處關外中心,四周平靜祥和,沒有凶煞之氣,想來沒有發生過戰爭。

如果是朝廷對他們不滿,這些僧侶在逃難之前也至少會把寺內的法器、財物、經文之類的帶走,哪怕他們不帶走,相信朝廷也會派人搬運。

若是遇到賊人動了歹意,這裏不可能沒有任何打鬥的痕跡,至少在牆壁四周會留下蛛絲馬跡,但你們可以看到,這裏除了自然衰敗外,一切如常。

再者說了,即使是僧人們突然消失,那些窮苦百姓為何不將這裏值錢的東西搬走呢?剛才我們看到了,不論是床鋪被褥還是桌椅板凳,亦或是鍋碗瓢盆法器經文,都自然風化腐朽也沒人拿來,這是為什麽?

再聯想寺外那座被人為破壞的石碑,以及被眾人在怨氣下鏟掉的碑文,我們有理由相信——”

說到這馮一頓了頓,眼裏閃過一絲冷然道:“想必這座寺廟曾經發生過一件聳人聽聞的事情。

這件事情,不但讓商賈富豪對其避而遠之,老百姓不再參拜,連其他地方的僧人都不敢入駐此地。

甚至連衣不蔽體、世代為奴的窮人都不想偷寺內的東西為己所用!”

跟寺廟有關的聳人聽聞的事情?

羅桑和楊不凡都是低頭陷入了沉思,馬丹娜則是輕咬貝齒,目光閃動,緊緊握住了拳頭。

看到三人的模樣,馮一歎了口氣,揉了揉眉心道:“再結合剛才那位女子淒厲的哭聲,或許答案已經不言而喻了。”

羅桑和楊不凡聞言身形一震,顯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一向慈悲為懷的佛教,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麽?

【作者題外話】:今晚和朋友吃飯哈酒……回來晚了,剛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