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當太子

第129章 製度改革

字體:16+-

聽到朱慈烺的話,吳甡麵上露出一絲苦笑之色。

他稍稍遲疑了一下,沉默著沒說話。

“其實關於各級官員,各個底下人的俸祿,薪資,其實我都有所規劃的,隻是當前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了,我一直都還沒有來得及實施下去。

正好,吳先生這次問起來了,這個改革,就由吳先生推行下去吧!”

說著,朱慈烺微微一笑,在旁邊的桌子上翻找了一下,關於地方官員的開銷,還有收入支出,其實朱慈烺很早之前就想過改革了。

說實話,官員的貪,固然有他們自己身上的問題,而且這個問題很大。

但是讓清官生活差,這就是朝廷的問題了!

至少讓清官的生活,也要比一般的地主家要好一些。

這樣,至少讓這些官員沒有了貪的借口,如果這樣還貪的話,那就不要怪朱慈烺以雷霆之勢了!

吳甡有些驚訝的從朱慈烺的手中接過了那張紙。

很快,吳甡的目光看向了自己手中的紙。

在這張紙上,朱慈烺大概將官員,還有鄉學的這些工作人員,全都統稱為職位。

他們都是由大明直接撥款養活的職位。

所有人的人員,根據自己的職級能夠領取相應的餉銀和祿米。

這些吳甡沒什麽好奇怪的,畢竟這些都是之前就有過的製度。

但是往下看,吳甡麵上露出了驚訝的神色。

“殿下,這個師爺和衙役的工錢,也由朝廷出嗎??”

吳甡眼神之中露出一絲絲感動之色,看著麵前的朱慈烺。

“恩!貪官可以抱怨工資太低,我不想要聽到清官也抱怨俸祿太少,國朝任用私人的風氣,太過猖獗,我覺得,這是一件壞事!”

朱慈烺麵色嚴肅的人朝著眼前的吳甡說道。

聽到朱慈烺的話,吳甡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繼續往下看,吳甡發現,朱慈烺著一套辦法,非常俱有可行性,唯一的壞處就是,花錢變多了,但是對於官員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

尤其是對那些有抱負的官員來說。

而且,太子的這一套辦法,打通了普通人通往官員之間的道路!

普通人可以通過給官員做衙役,做師爺,積累足夠的職級,職級達到一定的程度之後,是有機會采參加轉崗考試。

如果考試合格,可以直接轉崗成為官員!

沒有功名在身,也有機會做官!

偏偏,這條規矩,吳甡發現,沒有得罪任何的人,相反,這條規矩一定會得到大量的誇讚。

畢竟,這條規矩可以激發出這些師爺,衙役捕快們幹活的熱情,年終考核的時候,也都希望縣城百姓,官員,給他們一個好的評級!

這些都非常的重要,官員自然樂得看他們這副勤快得樣子。

對百姓來說,這也是件好事,他們手中還可以掌控這些衙役和師爺,還有那些底層小吏的評價!

“妙!妙!妙!”

吳甡連連叫了三個妙字,他的麵上滿是興奮之色,看著一旁的朱慈烺,興奮的朝著麵前的朱慈烺開口道。

“殿下此舉,可謂是一箭三雕!”

聽到吳甡的話,朱慈烺笑了笑,但是眼神依舊是平靜。

“隻是看起來很不錯而已,但是具體如何,還是要看執行,如果執行的不行,一切還是跟之前一樣,還有可能會更爛!”

“殿下放心!我一定會狠抓這一點的!”

吳甡連忙朝著麵前的朱慈烺說道。

“恩!希望吧!”

朱慈烺點了點頭。

“關於著一點,先在山東試點實行吧!如果後續結果好,再跟父皇匯報,看看有沒有可能推廣整個江南!”

“是!殿下!”

吳甡點了點頭

眼神之中露出讚許的神色。

不得不說,太子殿下的著一係列的舉動,還真的是老成持重,自己曾經是內閣次輔,太子殿下和陛下都是誇讚過自己的才華的。

如果正常情況下,太子著不過十五六歲的年齡,聽到自己這麽誇讚這個政策。

怕不是會直接要跟陛下說。

但是太子殿下的麵色沒有絲毫的變化,而且說的試點的辦法,真的是像是一個成熟的老油條才能做出來的事情!

想到這兒,吳甡越看朱慈烺越讚賞。

他的心中也是歎了口氣,如果,當初天啟皇帝駕崩之後,即位的是眼前的朱慈烺的話,也許,就不會有今天的這個亂象了!

雖然很多人都說是天災造成了眼下大明的光景,但是吳甡還有很多的人心裏都明白。

崇禎皇帝肯定也是需要負責的!

他不算是一個特別好的領導人,至少比不上眼前的皇太子!

但是這種事情,吳甡也隻敢心中想一想,這話他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說出口的。

“行了,關於這套職級的晉升體係,你如果沒有什麽問題的話,就安排下去吧!”

朱慈烺看著麵前的吳甡說道。

“是!殿下!”

吳甡恭敬的轉身離開了太子行宮。

另一邊,大田村,流民安置點。

“爹!爹!”

陳方田正在編框,聽到了門外的喊聲,下意識的抬起頭。

陳奕眼神之中帶著興奮之色,朝著陳方田跑了過來。

“我們村裏那個剛剛新建的村學校,來老師了!”

“真的來老師了?”

聽到陳奕的話,原本正在編框的陳方田手中的動作一頓,眼神之中露出一絲難以置信之色,看著麵前的陳奕。

“對啊!來了!那位先生還出示了朝廷的任命文書呢!專門負責我們這個村的孩子的教育!”

陳奕開心的朝著眼前的陳方田說道。

看著麵前開心的陳奕,此時陳方田的眼神之中卻是露出一絲難以置信的神色,他經曆過很多個官府了。

但是這些官府基本上都是大同小異的,對於平民不能說不關注,但是基本上都是一副漠不關心的模樣。

很多官員,也都喜歡做一些麵子工程。

比如牌坊之類的東西,宣揚一下自己的政績。

原本陳方田以為,這個鄉村學堂也是這麽個東西,自從建成學堂之後,就根本沒有老師入駐,平常也都是小孩子玩樂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