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當太子

第700章 必須改革!

字體:16+-

絕對不是眼下區區一個東宮的體製能夠完全承擔下來的!

如果直接推翻了整個內閣,推翻整個六部。

將會麵臨十分恐怖的後果。

事務混亂。

要知道,目前東宮控製著的地盤,不過占據整個大明三分之一。

剩下的地盤上,基本上都還是傳統體係。

改革,從來不是那麽的簡單。

這是一個係統性的工程。

但是雖然朱慈烺現在不繼位,但是他也需要對整個政體,進行一定程度的敲邊鼓。

他不能什麽都不做!

“將我這封奏疏,送到通政司去吧!”

朱慈烺平靜的朝著一旁的李義說道。

他要走正常的程序來對政體,進行一定程度的微調。

就必須要走正常的程序。

“是!殿下!”

很快,奏疏被李義送到了通政司。

此時通政司的幾個官員,都有些惶恐,看著麵前的太子殿下上呈的奏疏。

“這太子殿下從這裏上呈奏疏,我們是給內閣,還是直接遞給陛下??”

左參政陳明眼神有些遲疑。

“按照李公公的話,是按照正常程序走,不需要直接遞給陛下!”

右參政看著一旁的陳明說道。

“那我們還是給到幾位輔臣來決斷吧!”

陳明點了點頭。

很快,奏疏被送到了內閣。

李邦華看到了這份奏折,隻是看了一會兒,他的麵色就變得有些驚疑不定。

好一會兒。

“首揆!倪閣老,二位來看看這份奏疏!是太子殿下遞上來的!”

李邦華的麵色非常的嚴肅,朝著一旁的李遇知和倪元璐說道。

很快,李遇知拿到了奏疏。

稍稍看了一會兒,李遇知眉頭緊緊皺了起來。

“要開設新的衙門,開海禁,這個不需要多說,至於這個海關稅務局聽說是鄭芝龍在管,按照之前的辦法管就行了!

按正三品衙門來,然後太子這是要…………”

看著麵前奏疏上的東西,李遇知眉頭緊緊皺起。

“科舉製度去全麵改革???這不太好吧!容易出大亂子啊!”

說著,李遇知將奏疏遞給了一旁的倪元璐,倪閣老看了一會兒,眉頭也是皺了起來。

“我們之前已經是按照太子殿下的想法,進行了一些妥協,但是按照太子的話,還需要考數學,考物理,這…………恐怕有些不妥啊!”

倪元璐沉默了一會兒,看著眼前的二人說道。

“的確!”

李邦華點了點頭。

“就目前來說,眼下的書生,基本上都不怎麽學習數學,也都不學習物理和天文,那這些人怎麽辦??”

“太子殿下不是說,慢慢改嗎??給三年時間!”

李遇知咳嗽了一聲。

“不過這個分三科來考,而且評分,按照分數最後進行直觀排名,這個,我還是很喜歡的,可以盡可能的客觀公正!”

李遇知,看著眼前的二人問道。

“你們二人的意見呢??”

“這件事先給陛下看看吧!我等持保留意見。”

李邦華稍稍遲疑了一下,朝著眼前的李遇知說道。

和李遇知不太一樣,李邦華眼下的年歲還不算很老,還有不少的時間和生命,但是太子殿下的這項政策,得罪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而且,更何況太子殿下在奏疏後麵還踢到了官商士紳一體納糧。

這踢爆了多少人的飯碗??

李邦華甚至都不敢想下去!

雖然眼下北方遭受了嚴重的兵禍,眼下推行這些政策,應該是沒有大問題的。

但是南方自始至終都沒有受到戰火的焚燒,沒有什麽事情,這樣的政策提出來,李邦華眼神之中閃過一絲苦笑之色。

反正他是不敢票擬什麽意見的!

“那就上呈給陛下吧!我們內閣沒有辦法提出什麽意見!”

李遇知緩緩的說道。

正常來說,內閣是不太可能給出這樣的票擬的。

因為內閣本身就是給陛下參謀的機構,無論是什麽樣的政策,一般都是會在內閣商議出一個辦法來。

然後再票擬。

但是眼下太子的這些政策,內閣實在無法出具票擬!

隻能是看皇帝怎麽想,恐怕最後還是要進行廷議。

就在內閣上呈奏疏的時候。

此時,關外。

隨著豪格投降,明軍進入遼東的土地,基本上就是勢如破竹,原本的那些百姓,還有一些殘餘的部隊,在看到豪格投降以後,自然不可能繼續堅持下去。

紛紛投降。

林毅眼神之中帶著感慨之色,看著眼前關外這一望無際的平原。

“這些地方,都是好地啊!可惜!氣候太差了!冷,而且這個地方水也不是很多!不然,這真是個好地方啊!”

林毅有些感慨的看著麵前的土地。

“的確!”

王廷點了點頭。

“遼東地區雖然是苦寒之地,但的確是個物產富饒的地區。”

“若非是苦寒,此地非常舒服!”

大軍緩緩前進,前方還有零星的反抗,但是明軍的策略也很簡單。

殺!

反抗者,一律殺光!

麵對滿人,林毅可不會有絲毫的同情!

豪格想要說些什麽。

“將軍,讓我去勸服它們吧!”

豪格眼神之中帶著懇求,朝著林毅說道。

“你也不過是一個階下囚,你來勸服??”

林毅眼神之中閃過冷笑的神色。

聽到林毅的話,豪格隻能是沉默。

一個月的時間,整個遼東全都被光複。

留下了一部分的士兵和官僚負責管理遼東以後。

林毅率領著士兵,押送著俘虜開始返回!

就在林毅返回的時候。

北京城中,關於太子殿下奏疏,此時也已經是開始進入激烈的辯論狀態。

自內閣將奏疏上呈以後。

崇禎皇帝並沒有直接否掉這份奏疏,而是展開了廷議。

參與廷議的,不僅僅是九卿級別的官員,這次的廷議,甚至讓京城正三品以上的官員,全部參與。

廷議的規模很大。

太子和崇禎皇帝,全都在殿上觀看。

官員們也都議論紛紛。

總體來說,支持奏疏改革的官員,並不多。

朱慈烺手底下很多官員,並沒有走到正三品的高位。

“孤覺得,必須進行科舉改革!”

朱慈烺直接拋出這麽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