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當太子

第743章 鐵器私營

字體:16+-

“太子!商人是不可開之先河啊!”

崇禎皇帝眼神之中帶著遲疑的神色,朝著麵前的朱慈烺說到。

“曆代皇帝重農抑商,就是因為商人是天下之亂的根源,就比如,大明因為稍微鬆懈了一些,導致了晉商這些亂臣賊子瘋狂的斂財!

在這些商人眼裏,是沒有國家的!他們會為禍整個國家,更關鍵的是,商人對於天下,實在是沒有什麽益處!”

崇禎皇帝眼神嚴肅的看著麵前的朱慈烺。

“太祖皇帝很早就奠定了重農抑商的國策,就是因為太祖發現了商人的問題,商人攫取巨額的財富,對於普通百姓,對於戶籍製度,乃至於對於吏治,都會有巨大的妨害!”

很明顯,崇禎皇帝已經開始再用現在的情況來套用朱慈烺說的日後的情況了!

朱慈烺微微一笑,眼神之中閃過一絲無奈之色。

“父皇,我說的東西,可能跟父皇想的不太一樣!”

朱慈烺稍稍沉吟了一下,看著眼前的崇禎皇帝說到。

崇禎皇帝微微愣了一下,他眼神之中帶著疑惑之色,看著麵前的朱慈烺,想要從朱慈烺的口中聽出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朱慈烺定了定神。

“父皇所疑慮的,無非就是商人以財蠱惑人心,霍亂天下!可是?”

“不錯!”

崇禎皇帝點了點頭。

“這也不是朕所疑慮的事情,從春秋至今,商人所做的事情,可以說是世所共知。”

“兒臣以為,一切不過是生產力沒有發展,我們的商人沒有走出去而已!”

朱慈烺微微一笑,看著眼前的崇禎皇帝說到。

聽到朱慈烺的話,崇禎皇帝微微愣了一下,他眼神之中帶著不解的神色看著麵前的朱慈烺。

“生產力是什麽東西??走出去??走出去又是哪裏??”

不得不說,見識的長短,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取決於眼界,這個不需要你有多麽專業和多麽細節的知識,眼界這種東西,隻在於一件事!

那就是你見過!

天才為什麽是天才??

天才在於他們不會被眼界所束縛,能夠想象出超出他們眼界的事物。

而眼下的朱慈烺,擁有超出天才的眼界,因為他不是想象出來的,而是真正看到的!

“生產力,就是指的是百姓生產各項物資的能力!”

朱慈烺頓了頓。

“就比如,一戶農家,一年可以產糧多少,然後可以織布多少,這就是這戶農家的生產力!放在整個大明,那就是大明的生產力有幾何。

比如,大明一月生產的物資,價值幾何,大明百姓勞作產生的物資,價值幾何,這就是我大明的生產力!”

聽完朱慈烺這番通俗易懂的解釋,崇禎皇帝眼神之中露出恍然的神色。

原來如此!

若是這樣說的話,那就明白了很多啊!

“可是,關於這些,全國的統計,難度很高啊!”

崇禎皇帝眼神有些遲疑。

“兒臣當然知道這些,關於這個,我們得讓各地縣裏去調查,然後是省裏調查,我們最終從省裏獲得數據即可,這些可以作為納稅的憑據!”

崇禎點了點頭,太子的這個想法倒是不錯。

“可是,這跟商人有什麽關係?而且還是商人走出去?”

崇禎有些不解的看著麵前的朱慈烺。

朱慈烺微微一笑。

“其實,兒臣說的重商,跟父皇想象中的商人,應該不是同一個東西!”

崇禎微微一怔,沒有多說什麽,隻是有些不解的看著眼前的朱慈烺。

“兒臣所說的商,從來都不是那些靠嘴皮子吃飯,到處販賣土特產的商人,也不是那些開設錢莊,發放高利貸款的市儈!”

崇禎愣了,他有些疑惑,繼續看著眼前的朱慈烺,在他眼裏,商人不就是這些嗎???

還能有什麽??

“兒臣所說的商,其實應該換個說法,叫做工才對!”

“工?”

崇禎愈發不解,這事兒難道和工部還有什麽關係不成??

“沒錯!”

朱慈烺笑著點了點頭。

“準確來說,應該稱之為,工業!若是父皇還不了解,那父皇可知我們的鋼鐵工廠??”

朱慈烺認真的看著眼前的崇禎皇帝問道。

“這個知道!”

山東的鋼鐵工廠,崇禎皇帝是有專門關注的,還派人去代替他看過!

的確,非常的壯觀。

到處都是高爐,每日都有鐵水源源不斷流出來,被鑄造成為真正的鋼鐵!

“去歲,山東鋼鐵工廠,足足產鋼鐵一六十萬石!而這,還不是全部產能~!這就是工!”

朱慈烺微微一笑,看著眼前的崇禎皇帝說到。

崇禎皇帝眼神之中帶著疑惑的神色。

看著一旁的朱慈烺。

“鋼鐵生產,也隻是國家之力生產,這的確是工,然而,這跟百姓又有什麽關係?跟商又有什麽關係??”

“兒臣準備開放鐵器給百姓,讓百姓也可開山鑿鐵!”

朱慈烺麵上帶著微笑,看著眼前的崇禎皇帝。

崇禎麵色陡然一變。

鹽鐵官營都已經持續幾千年了!

從漢朝就是如此,沒想到,太子居然想要將這個權力給交出去!

崇禎的麵色變幻了好一陣,他的眼神之中帶著遲疑的神色看著眼前的朱慈烺。

“這又有什麽意義???”

崇禎感覺自己已經是完全跟不上自己兒子的思路了!

自己兒子是真正的天才,他的每一步,都會下在自己完全不了解的陌生領域,讓崇禎有些難以招架!

聽到崇禎的話,朱慈烺微微一笑。

“當然有意義!朝廷將鐵器官營業,雖然表麵上的確是控製了鐵器這種東西,但是實際上,讓鐵器鍛造技術,少了很多才智之士的加入,技術變革速度也變慢了!

讓這些商人涉足這個領域,朝廷眼下完全不缺鐵器,甚至可以在市場上售賣,這些商人生產出來的鐵器,隻有兩種情況,要麽比朝廷生產的便宜,要麽比朝廷生產的質量要好!這兩點,無論是哪一點,對於朝廷來說!

都是好事!而且,鐵器花樣會變多,更關鍵的是,也可以作為商品,從國外賺取利潤,而我們則可以收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