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當太子

第858章 大明的趨勢

字體:16+-

眼下的永王的情況,並沒有比定王好。

和定王不一樣,永王眼下正在一處騎兵營之中,馬匹的顛簸,讓眼下的永王幾乎可以說是生不如死了!

關於二人的在軍營鍛煉的情況,自然會有人將消息完整的傳遞給朱慈烺。

“還不錯啊!”

朱慈烺看了一眼情報,麵上露出一絲絲驚訝之色。

“怎麽還不錯?永王和定王?”

一旁的桃夭從果盤之中剝了一顆葡萄,喂到了朱慈烺的嘴裏。

“恩!”

朱慈烺點了點頭。

“這才過去一天,怎麽就說還不錯了啊?”

桃夭有些好奇。

朱慈烺微微一笑。

“好的開頭,等於成功的一半!我原本以為,他們兩個堅持不過一天就要死要活了呢!”

“哪有那麽誇張!”

桃夭笑了笑,看著眼前的朱慈烺說道。

“他們既然願意去,應該都是心中做好準備了的,怎麽會這麽滑稽,剛剛去就要離開,他們也是要麵子的啊!”

桃夭微微有些無奈的看著眼前的朱慈烺。

“那不一樣!”

朱慈烺笑了笑,他認真的看著麵前的桃夭。

“想象中的東西,和現實中的困難是不一樣的,他們把事情想的再糟糕,但是因為他們從來沒有經曆過真正糟糕的事情!

這次第一次進入軍營的事情,直接就會跌破他們的認知底線,那種情況,正常如果他們承受能力稍微弱一些,第一天,他們就會求著離開了。

但是實際上,他們並沒有那麽做,這其實就是一種進步!”

朱慈烺笑了笑,看著眼前的桃夭說道。

“第一關,他們算是過了,隻要是過了這一關,其實剩下的就沒有什麽很難的事情了,接下來就是熬了,越是到了後麵,其實他們就越能夠適應這些事情!”

聽到朱慈烺的話,桃夭眼神之中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所以,其實永王和定王,最難熬過去的,其實是開始?隻要是開始能夠熬過去,剩下的就沒什麽問題了?”

桃夭好奇的看著朱慈烺。

“是也不是!”

朱慈烺笑了笑,。

“開頭固然是他們最為難熬的時候,但是後麵難熬的時間還有很多,並不是說開頭過去了,未來就萬事大吉了!”

桃夭點了點頭,麵上露出若有所思。

“行了!你也不需要想這些,安心給朕生一個兒子就好了!”

朱慈烺笑了笑,看著眼前桃夭。

看著桃夭,朱慈烺眼底深處露出一絲絲希望之色,但是這一絲絲希望深處看起來,卻還閃爍著一點點的擔憂。

桃夭懷孕了,讓朱慈烺興奮之餘,心中其實還是有些擔憂的。

傳人啊!

朱慈烺有些感慨,眼下朱慈烺基本上能夠保證自己的大部分的政策都是帶著大明朝著正確的道路上走!

但是到了自己兒子呢?

朱慈烺不知道。

也許自己兒子,朱慈烺還能夠壓住,那如果到了自己孫子輩乃至曾孫輩呢?

自己遲早有一天會死,朱慈烺雖然有好好保養身體,但是朱慈烺也不知道自己能夠活多久。

施政者最怕的是什麽??

人亡政息。

也許,自己應該開始培養一些能夠在政治上接替自己的人了!

朱慈烺稍稍沉吟了一下。

而且自己的皇子的教育,一定不能落下!

應該怎麽教育呢?

朱慈烺眉頭微微一皺。

“陛下在想什麽?”

旁邊的桃夭看到了朱慈烺麵色的變化,她有些好奇的問道。

“沒什麽!”

朱慈烺笑了笑。

“朕在想,咱兒子的教育問題!”

“陛下!他都還沒出生呢!誰也不知道他是男是女啊!”

桃夭有些嗔怪的朝著朱慈烺說道。

朱慈烺麵上帶著笑沒有說話。、

要忙的事情,還是有還能多啊!

朱慈烺有些感慨。

對於朱慈烺來說,有些事情,的確需要未雨綢繆,沒辦法,誰讓他站在如此高的位置上呢!

有些事情,他必須要做到最好!

否則,對於整個的大明和大明的後世子孫來說!

就是災難!

和桃夭坐了一會兒之後。

朱慈烺重新回到了禦書房,繼續處理政務。

“錢塘縣令貪腐五千兩白銀,問如何處置?”

“批複:斬了!”

“洛陽出現神跡,一尊佛像拔地而起,問如何處理?”

“批複:妖言惑眾,蠱惑人心!將佛像挖出,看看裏麵有沒有豆芽,有豆芽,發現之人斬了!”

…………

皇帝每日的生活,其實也沒有很多人想的那麽逍遙,尤其是像朱慈烺這樣有追求的皇帝。

他們每天至少要工作十到十二個小時,幾乎每日看到的都是一些看起來無關緊要的事情。

當然,朱慈烺眼下處理的,還算是重要的事情。

身為皇帝的朱慈烺,還需要向整個天下破除迷信。

還有就是改革的事情。

但是眼下,改革已經基本上走上了正規,大部分的事情,都是手下人在做。

朱慈烺非常喜歡用年輕人,而且是上過義學的年輕人。

所以,眼下義學裏麵已經是來了很多的有誌向的年輕人。

公務員考試,一年一次。

但是在朱慈烺的引導之下,已經是分為省考和國考。

省考的公務員,一般都被分在當地。

而國考的公務員,一般都會派到上級一些的機構。

當然,這些還都處於雛形狀態,並沒有形成一個慣性。

但是站在朱慈烺的高度,其實已經是看到了社會風氣的轉變,這些東西可以從各地店鋪之中售賣的書籍量可以看出來。

這兩年以來,原本一開始,銷量最好的是四書五經,但是眼下,書肆之中銷售最好的,是朱慈烺的那些科學普及書籍。

然後就是皇明至誠大學裏麵出版的一些書籍。

雖然這樣還是不能說明科學已經在大明傳播開來了,但是,這至少證明了一種趨勢!

對於朱慈烺來說,趨勢比結果,還要重要!

然後眼下,商品交換在整個大明之中,也開始變得異常活躍,已經是達到了這麽多年以來的一個巔峰!

因為馬車已經大量的普及了!

而這其中,最大的一個利好,就是官道的重新休整!